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新霾说:“大雾霾”VS“局地霾”

2016-12-09 09:07来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夏光关键词:雾霾PM2.5污染物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重霾笼罩在广袤的国土,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人们对雾霾的态度,从几年前“只要采取措施就一定能够解决”的自信和期待,开始变为现在“雾霾到底还能不能治好啊?”的困惑和焦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感到压力山大,采取了淘汰产能、超低排放、散煤替代、企业停产、车辆限行、严格执法、分省督察、质量排名、干部问责等各种强力手段,也是拼了。

应对和治理雾霾首先要对雾霾的机理有所认识,科学家们对此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这里再做一点探索。

根据雾霾的存续状态,我们可以把雾霾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大范围、短时间的大雾霾(简称“大雾霾”),其特点是:

① 发生范围广,覆盖上百万平方公里国土,即使非城市区域或山清水秀之处也有浓重雾霾;

② 细颗粒物PM2.5浓度高,也夹杂着较高含量的大颗粒物PM10等,天空浑沌,能见度低,感观十分强烈;

③ 持续时间较短,三、四天散去;

④ 霾的来源复杂,有人为排放的污染物,也有自然界存在的大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例如干涸湖泊或河道的盐类物质,以及自然扬尘等),其性质接近于沙尘暴;

⑤ 主要由极端气象因素(例如混合层高度下降、湿度大、风速低、逆温层等)引发;

⑥ 因持续时间短,除特殊过敏体质外,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第二类是局地性、常态化的城市灰霾(简称“局地霾”),其特点是:

① 发生范围小,只存在于城市中心区或工业区上空(例如北京市五环路以内);

② PM2.5浓度不很高,但天空有一定浑浊,能见度低于周边地区,例如北京市五环路以内上空有一个浑浊的黑灰色“盖子”,而同时间内昌平、延庆等郊区没有;

③ 此霾经常发生,只要不刮风就会在城市上空出现,持续时间长;

④ 霾的来源较单一,主要是城市本地排放的污染物,特别是机动车尾气、锅炉燃煤和餐饮油烟等;

⑤ 气象因素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引发因素,因同时间内城区和郊区的气象条件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引发因素是本地集中的污染物排放;

⑥ 因常态化发生,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产生一定的人群健康危害。

由上对比可见,这两类雾霾的发生机理有比较大的区别。第一类雾霾(大雾霾)可视为一种自然灾害或准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产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即使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也会发生。犹如台风登陆会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一样,人类对此类大雾霾较难干预。第二类雾霾(局地霾)是人为污染为主要原因造成的,通过改变人类活动例如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

因此,我们在应对这两种雾霾的对策上也应有所区别。对第一类雾霾(大雾霾),主要是适应和防御,例如做好预警,在重霾来袭的时候暂停一些工业生产和城市经营活动,告诫市民减少室外活动,戴口罩进行防御等,保持一定耐心,熬过几天,这也是被动应对的无奈之举。作为长期的治理之策,主要是增加湖泊蓄水和广泛植树造林,以减少盐类物质和自然扬尘的来源,但这非一日之功。对第二类雾霾(局地霾),应该作为治霾的重点对象,采取根本性治理措施。首先大幅度进行本地源减排,例如对城区内的汽车,逐步把市内所有燃油汽车全部换成电动汽车或其他非汽油车(例如太原市就已开始把公共汽车都换成电动汽车)。其次征收城区机动车通行费,以降低城区机动车出动密度并提高车速。第三是增强大气环境的循环和净化能力,在建筑过密的城区内市,拆除部分建筑,腾出土地作为生态空间之用,形成城市生态廊道,以增加天地之间的水气交流,减少雾气发生概率,提高空气流通强度。

总之,对待雾霾可采取分类应对的态度,近期内以治理局地霾为重点,远期则通过大规模国土生态建设的方法控制大雾霾的发生和影响。

作者:夏光,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编

延伸阅读:

【热议】中国霾与伦敦雾为何不同?

对雾霾说拜拜 不让雾霾“卷土重来”

原标题:(夏光)新霾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PM2.5查看更多>污染物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