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从污染治理转向生态修复 看湖泊湿地如何回归?

2016-12-16 09:0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周迎久关键词: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湿地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了让衡水湖的鸟类及各种动植物有个更安静的家,衡水市在2015年再做决定,将国道106线衡水湖段“挪出”自然保护区。国道106线是我国南北方向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交通量逐年增大,平均每天有万余辆中小型车和4000多辆重型及大型载货车,在位于保护区内约21公里长的路段通过,排放的大量尾气及噪音污染,干扰了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育。

今年9月10日,国道106线衡水湖段改线工程正式通车,万余车辆被分流到新道路上,不再穿越保护区。

保护带来了显著效果。衡水市滨湖新区(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袁博说,衡水湖有水域、沼泽、滩涂、草甸、林地等多种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目前我们已在保护区内发现并记录到植物383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鸟类329种,包括丹顶鹤、白鹤等7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等49种Ⅱ级保护鸟类。鸟类种类比建保护区时的286种增加了43种。”

鸟飞鱼跃,衡水湖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考 验

保护和恢复湿地,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一方面需要生态补偿,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绿色发展来反哺生态保护

“衡水湖是个草型湖泊,水质要保持在Ⅲ类或以上,最为紧迫也最为艰难的任务是,如何彻底清除湖体内源污染。”在李宏凯看来,衡水湖的生态修复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前期割草也好、底泥清淤也好,都还只是小范围的、实验性的。”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衡水湖约有2.7万余亩的湖面长着蒲草、芦苇等各类水草,越是水浅的地方水草越茂盛,一艘割草船连续作业1个月也只能收割1500亩左右的水草,全年能收割的面积在5000亩左右。而目前收割上来的水草还不能实现饲料化或综合利用。此外,衡水湖底泥清除工作也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与衡水湖东湖的内源污染相比,西湖的退耕还湿、退居还湿工作更是困难重重。由于连年干旱以及居民开垦和开发,衡水湖西湖湿地面积呈退化趋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也在减少。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一方面急需科学调配水资源,探索建立每年多次的引水补水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对涉及的退耕还湿、退居还湿群众要给予合理的补偿。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衡水湖西湖核心区,仍然有韩家庄、崔家庄等6个村庄。按照相关规定,这些村庄需要整体搬迁,退居还湿;此外西湖蝇头村、前赵家庄等9个村庄的耕地也在保护区范围内,需要实施退耕还湿。

何时能够让衡水湖西湖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河北省也给出了湿地修复的时间表。

今年出台的为期5年的《河北省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中,对于缺水造成湿地面积萎缩的衡水湖西湖提出了修复对策:要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开展衡水湖西湖湿地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全面实施西湖保护区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农村环境整治、湖滨带建设等工程,将保护区范围内的西湖逐步恢复为湿地,逐步建立良好的鸟类生活栖息地,扩大湿地面积,恢复自然面貌,恢复西湖湿地面积32.5平方公里。

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对此,衡水市提出,一方面要多争取各级生态补偿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绿色发展来反哺生态保护。

在《衡水湖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0—2020)》中,衡水市围绕衡水湖对城市及产业布局进行了战略性调整。衡水市滨湖新区、冀州区、枣强县域等环湖县市区被纳入了主城区管理,打造“一湖多区”城市组团。工业项目远离湖区,另设工业新区;滨湖新区则以无污染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桃城区、冀州区也在调整优化湖区产业结构,严禁污染项目落地,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区保护相协调。

为保护衡水湖,国道改线了,湖中村搬迁了,甚至整个衡水市的发展方向都在进行调整。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衡水湖的生态保护工作,将有助于衡水湖回复往日的风采。

延伸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原标题:一个湖泊湿地的回归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湿地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湿地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