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视野】5个国外海绵城市案例解析 看他们怎么玩转海绵城市

2016-12-22 14:39来源:景观中国和隧道网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清洁科技园区内,建筑物将被组织成为城市群,为在其中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和活动提供可能。这些建筑群形成了大面积公园/森林内的一个个"口袋",每一个建筑将有一面面向城市,而另一面则面向绿色、生态的大自然和森林。

基于整体的设计方式,5公顷的裕廊生态园中央核心区规划充分尊重大自然,不仅保留、而且在它所有不同的功能和层面上理解从而尊重自然和场地内独特的自然特征。通过一系列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植物以及动物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场地的原始状态被清晰解读。这些层面信息的集成显示了在山谷地势较低的沼泽之地开发淡水湿地森林的潜力。从历史上看,裕廊镇曾拥有更大面积的此类型的生态栖息地。多年来,尽管它们当中的许多已经被移除,且并不确定清洁科技园区场地构成其中之一,不过一些淡水沼泽树种已被确定在场地之内存在,并被证明适合在该场地内生长。

现有的生态栖息地,包括草地、林地和泥炭沼泽区都被尽可能地保留。现存的野生动物物种被记录,通过增加的植被种植,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将场地与更大范围的周边环境相连,特别是跨越南洋大道的北部森林区域,自然野生动物廊道功能被增强。

同样,自然地形会被尽可能多地加以保留,并与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的"活跃、美观、洁净"(Active,Beautiful,Clean)水域方案理念相呼应。该ABC水域方案将被实施,以支持场地内现有的水文流动。生态洼地将净化雨水,并将之从路边排水渠道引流至中央核心区。在那里,一系列的沼泽和池塘将收集和保存雨水。这些雨水将通过生态净化群落加以循环,以进行进一步的净化,被重新利用成为厕所冲刷用水。

所有这些只为轻轻触动地表的方法和努力表明了人类期许与自然可持续共存的愿望,同时展示人类与自然融合、连接的愿景。对大自然的深深敬意成为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设计方法的基调。以这样一种方式,人类和自然都能够相互受益、相互成长和发展。

4、布里斯托尔海滨可持续公共空间

原标题:【海绵城市】5个国外海绵城市案例解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城市生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