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年终总结之“海绵城市”那些事 图解工艺、设备与技术

2016-12-23 13:55来源:管廊建设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雨水储存

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

雨水调节

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一般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

雨水渗透

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

断接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通过渗透、调蓄及净化等方式控制径流雨水的方法。

雨水收集回用

利用一定的集雨面收集降水作为水源,经过适宜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通过管道输送或现场使用方式予以利用的全过程。

面源污染

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

初期雨水径流

一场降雨初期产生的一定厚度的降雨径流。

雨水滞留

将雨水存储下来予以入渗、蒸发蒸腾的过程。

雨水滞流

将雨水存储下来慢慢排放的过程。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下垫面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土壤渗透系数

单位水力坡度下水的稳定渗透速度。

流量径流系数

形成洪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雨量径流系数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径流污染控制量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面源污染控制目标而需要处理的初期径流水量。

雨水入渗滞留控制量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而需要入渗和滞留的雨水量。

雨水滞流控制量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外排洪峰流量控制目标而需要滞流的雨水量。

径流污染控制降雨厚度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面源污染控制目标而需要控制的净降雨厚度。

径流污染控制系数

径流污染控制量与径流污染控制降雨厚度与总汇水面积乘积之比。

汇流时间

汇流时间是汇水面汇流时间和管渠流行时间之和。

下沉式绿地

用于蓄存和入渗雨水,并且标高低于周围汇水区域的绿地。下沉式绿地一般不需更换填充土壤,不设置砾石层。与雨水花园相比,其雨水入渗和滞留能力较弱。下沉式绿地一般低于周围汇水区域100~150mm。

透水铺装

透水路面最上部的透水层。主要包括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凝土等。

生物滞留设施

通过土壤的过滤和植物的根部吸附、吸收,以及微生物系统等作用去除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人工设施,包括入渗型、过滤型和植生滞留槽三种类型。

延伸阅读:

【干货】第二批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城市2016最全盘点

【视野】5个国外海绵城市案例解析 看他们怎么玩转海绵城市

原标题:年终总结之“海绵城市”那些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城市生态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