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释疑|PM2.5浓度降低 为何霾天又来?

2016-12-30 09:38来源:世界环境关键词:重污染天气雾霾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如何产生,这些预报结果靠谱吗?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有规范流程,专家称今年对城市污染峰值的预报准确率80%。

预报员刘冰告诉记者,空气质量预报以现有可供利用的最高水平科技应用为基础,有严格的作业流程。要做预报就要对污染源、大气条件对扩散传输影响、实时空气质量监测等变化情况,以及大气化学机理规律尤其是重污染过程影响有全面了解。

有人认为,所有预报其实都是超级计算机精算得出的结果。但在空气质量预报方面,却不能这么简单归结。

在预报作业流程中,预报员们需要分析未来7—10天数以百计的空气质量相关数值预报、气象数值预报、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气象实况观测相关图形和数据产品。预报员需要比较至少三个不同的空气治理数值预报模式、至少三个国际主流气象机构至少两个主要时次的气象产品,而这些信息经常不一致或者矛盾,如何取舍,最考验预报员的经验和水平。

预报的偏差客观上主要来源于影响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产品的四个主要因素:污染源清单、气象初始场、大气污染物监测初始场、大气化学反应机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预报员王威说,今年预测预警中心对区域污染的预测准确率为100%,对城市污染峰值的预报准确率为80%。


专家说,空气污染过程的发生没有太多时间规律,但确实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王晓彦打开12月16日—21日的污染过程图,向记者解释“跨周大霾”与此次“跨年大霾”的关联。

“还没喘口气,重霾又来了。在河南北部、河北的一些地方,应该说上次污染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清除。”王晓彦告诉记者,从目前的预报看,与16—21日重污染过程相比,此次跨年区域空气污染,虽然影响范围、峰值可能比不上上次,但持续时间可能长达7天。由于5日之后的气象预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污染结束的时间还不好太早下定论。在整个过程中,最重污染区域可能出现在河南,因为按目前气象预报,短时的小股冷空气作用将北部地区的污染向河北南部、河南下压,与原有污染团遭遇,将出现加重趋势。

世界环境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消息

延伸阅读:

数据说话:北京雾霾“超标”持续时间在增加

原标题:释疑|PM2.5浓度降低,为何霾天又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污染天气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