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印发(全文)

2017-01-01 11:20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碳排放温室气体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改变煤炭主体能源的地位难度大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煤炭在我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仍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9%左右。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耗煤行业,仍将是我省“十三五”期间的主导行业;与发达省份电力需求相比,我省人均消费电量还有很大差距,电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电力供应的增加会带动以火电为主的煤炭资源消费量增加。另外由于资源禀赋、经济、技术等多方因素制约,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仍然较弱。因此,“十三五”期间,煤炭在我省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还难以被取代。

4.科技创新基础难以支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支撑。2014年,我省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0%,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仅占5.4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62%;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20家,仅占全国总数的0.66%,在中部六省处于末位。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普遍存在“重引进、轻消化”现象,产业化制度建设和市场环境培育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支撑全省低碳发展。

5.分散的行政资源尚未形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合力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环保、林业等多个领域。多数职能部门尚未充分认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重要性,在政策制定、项目审批、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纳入。分散在各部门尚未有效整合的行政资源,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合力,制约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推进的深度与广度。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战略,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增加碳汇为手段,主动控制碳排放强度,着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和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努力走一条符合我省特色的经济发展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低碳引领、统筹协调的原则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低碳引领作用,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切实增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能力。

2.坚持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原则

重点控制能源和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开展交通和建筑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同时兼顾农业、废弃物处置等其他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3.坚持科技支撑、全面创新的原则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低碳科技自主创新,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技保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深化改革、全面创新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

4.坚持全民参与、社会推动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低碳发展,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加强低碳知识宣传和普及,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累计下降45%以上,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得到初步控制。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碳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低碳产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提升,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深入推进,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推进顺利,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氛围基本形成;森林碳汇建设逐步加强,碳汇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国际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基本建成;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基础能力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基本匹配。

2.主要指标

与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相对应,结合《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主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增加碳汇等方面,合理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指标,具体见表1。

注1:天然气包含煤层气。

注2:需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新调整指标。

注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两项指标需与国家下达目标对接。

注4: []为五年累计数,且为目标值,不为实际值;*为2014年数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温室气体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