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专家视角|2017年全球环境焦点问题展望

2017-01-10 16:20来源:中外对话关键词:环境治理二氧化碳卢思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见证了始料未及的、可能会影响2017年国际关系和气候行动的政治事件。中外对话采访了4位专家,请他们展望下一年度的大事件。

张海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中心主任。

2017年全球形势将呈现不确定性急剧增加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值得特别关注。

自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备受世界瞩目。国际社会纷纷用领导力一词来赞扬中国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当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后,由于其比较鲜明的怀疑气候变化的立场,美国将告别奥巴马致力于发挥全球气候领袖的政策几乎是肯定的。由于巴黎协定本质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减排安排,如果没有引领者,《巴黎协定》的落实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谁来扮演全球气候领袖的角色将是未来巴黎协定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一环。目前国际社会最期待的眼光都转向了中国。面对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期待,中国如何回应?这是中国2017年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国内必将引起一场巨大的辩论。这场辩论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乃至其它领域的全球治理的走向。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将首次由中国主办。中国在此次缔约方大会上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思想,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约深深打上中国烙印?这将是2017年中国和世界普遍关注的议题。

2017年中国也将首次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此次论坛上,相关国家领导人将相聚中国,共商推动“一带一路”大计。届时,中国将出台什么政策把“一带一路”变成真正绿色的“一带一路”将是一大看点。

最后,中国政府已公开承诺将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由于中国碳市场潜在的巨大规模,其运行成败不仅事关中国能否兑现其国家自主减排贡献的承诺,也将对世界产生重大的示范效应。因此,中国的碳市场建设能否在2017年开好局,启好步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卢思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总干事

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大气浓度全年平均超过了400ppm , 敲响了气候变化迫近红线的警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同意,人类已经步入了新的地质纪元,一个“人造”纪元——人类世(Anthropocene),即人类活动成为改变地球系统的主要力量,而所造成的变化在地质上是持久的,更有甚者,是不可逆的。根据“地球界限”(planetary boundaries) 理论的研究,人类活动已将九大关键地球支持系统中的四个推出了安全运行界限,包括:气候、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氮磷循环和土地使用,人类活动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将地球推向极限。

此外,WWF最新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6》也揭示了人类活动规模之大和对生物圈产生的影响——我们正使用着1.6个地球的资源来满足每年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1970年到2020年的50年间减少了67%。简言之,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地球危机,但也正是对此危机的共识日益加强,我们手握改变未来的机会。

展望2017年,中国应努力应对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提速以及不可持续的消费生活方式而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和影响,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压等等问题。国际层面,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继续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如继G20之后,将在中国主办金砖国家峰会时继续推进倡导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共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继续落实《巴黎协议》。

延伸阅读:

美国态度恐生变 《巴黎协定》落实难?

原标题:2017年全球环境焦点问题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治理查看更多>二氧化碳查看更多>卢思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