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报道正文

北京市政协会议:制定京津冀协同治理水污染方案

2017-01-16 14:56来源:北京晚报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防治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巫永平委员 引导北京地区产业技术有序转移

“北京市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新阶段,建立以产业转移、技术合作为主的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利益共享、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

致公党北京市委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巫永平委员说,当前,京津冀产业技术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技术转移主要靠国字号推动,民营企业转移合作意愿不足;承接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不高,京津冀区域间差异化发展、互补式合作的产业链条并未形成;北京地区技术交易规模在全国遥遥领先,但大多数还是基础科研成果的对外交易,成果转化增值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津冀许多园区存在重招商、轻服务的现象;由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北京人口有序转移的效果还未充分显现等。

针对以上问题,巫永平代表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应建立起北京市产业技术协同发展工作联席会,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市相关委办局领导为成员,由主管技术和产业合作的部门组成联席会办公室。联席会成员单位定期针对天津、河北的重点产业技术需求进行梳理,与津冀两地政府共同发布产业技术转移目录,引导北京地区产业技术有序转移。

此外,应加快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在政策层面对北京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转移进行支撑和指导。同时联络天津、河北制定京津冀产业技术协同发展的地方政策,共同完善京津冀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的辖区政策。

还应设立京津冀产业技术协同发展基金,支持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并以需求为导向多方配置资源建设一批产业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园区、社区、校区三区联动模式开展远郊区的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创新资源由城区向远郊区的转移创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吸引人才就近工作。

高彦彬委员 社区卫生中心应有大作为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常委、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中医药研修院院长高彦彬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发言时表示,由于人员不足、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因素限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不高,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

因此,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提出建议:首先,由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成家庭医生团队,既要发挥三级医院的技术人才优势,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保障接收老年人急危重症的绿色通道;又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联体中的医养并重的作用,切实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在医联体内部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对于社区不能提供的老年慢病药品,患者可依据电子处方到医联体内医院取药。鼓励社区医疗机构面向居家养老的老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其次,采用多元化手段丰富养老医疗资金来源。一是医保支持,应将医疗护理服务项目中的医药费用、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范围;二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三是发展商业保险助推养老医疗服务,将社区医疗养老服务项目纳入商业保险;四是对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和运营,政府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五是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第三,完善养老需求的软硬件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应尽快促进有关法律条款的修订或出台新政策,从法律角度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尽快制定上门医疗服务制度和收费标准。

第四,将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从全额拨款单位变为差额拨款单位,真正实现绩效的导向作用。健全全科医学体系、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制度,完善薪酬增长、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

延伸阅读:

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关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

原标题:制定京津冀协同治理水污染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