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 为何大家感受不到

2017-01-26 09:06来源:中青在线作者:王林 陈晶等关键词:雾霾治霾PM2.5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年关将至,雾霾在华北大地再次登场。

1月22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预测信息称,春节前夕华北地区将再度遭遇重污染天气,24—26日,河北中南部及其邻近区域可能出现重度污染,影响地区可能包括河北、河南等省的大部分城市。1月23日12时,郑州发布了雾霾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响应。

对于生活在京津冀地区的人们而言,近几年,一到冬天,雾霾总是挥之不去。今年1月初,一场持续近一周的“跨年霾”席卷了华北大部分地区,京津冀三地概莫能外。

雾霾治理的复杂与艰巨也日益凸显。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国土面积只占7.2%,却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燃煤机组占全国的27%,机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的28%,还有大量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的化工产业。

更大的压力还在于,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平衡,环境治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三地整体治霾的效果在一定意义上打了折扣。2017年是“大气国十条”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京津冀地区该如何实施治霾?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实现京津冀雾霾协同联动治理?

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为何大家感受不到

每到雾霾天气,范心怡就不愿出门上班,因为单位没有安装新风系统。这个“北漂女青年”原本最期待每周五晚上的综艺节目,但在去年末今年初的“跨年霾”中,她最期待的事情变成了西北风。

这并不是调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到冬季重度雾霾天气,京津冀地区的许多人就在“等风来”,希望强劲的西北风能吹走地表的雾霾。而在十几年前,这股西北风给北京等地带来的可能还是沙尘暴。

西北风俨然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救星”。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3~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明显下降,但很大程度上靠“天帮忙”,“人努力”的效果并不显著。

作为一个生活在京津冀的居民,范心怡的感受是这两年的空气污染程度似乎加深了。“今年年初那次大雾霾持续那么久,而且那么严重,我身边都有朋友想辞职回家了。”

但实际上,“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等污染指标确实降下来了。中国清洁空气联盟(CAAC)自2015年起就持续发布《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其中不仅有对各省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还包括对卫星反演数据的分析,其结果都印证了这个结论——空气年均质量确实在好转。

既然PM2.5年均浓度在逐年下降,为何许多人仍感觉空气质量不佳?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向记者解释,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对快速解决雾霾污染问题有强烈预期,但改善的进程没预期那么快;另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城市冬季空气污染确实改善程度有限,今年冬季有些地方的空气质量甚至比往年还恶化。

“这里面有气象的因素,也有冬季取暖消耗燃料,特别是散煤的使用等原因,确实需要特别关注。”解洪兴说。

在发布上述《报告》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晋涛认为,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京津冀地区治理雾霾不能说没有努力,也不能说政府不够重视,但治霾效果公众感受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努力了但方法不太对,“这里面有很大的政策改进空间”。

《报告》提出,重污染天气的出现频率是公众可以直接感知、也是公众更加关注的环境质量指标。随着PM2.5年均浓度下降,重污染天气出现频率也会降低,但重污染天气出现频率和PM2.5年均浓度之间并非线性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PM2.5年均浓度下降,并不意味着重污染天气出现的天数一定减少。

《报告》发布人、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石敏俊教授认为,降低PM2.5年均浓度仍然可以作为雾霾治理的政策目标,但雾霾治理的政策重点应转向如何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出现频率,尤其是冬季静稳天气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

延伸阅读:

"四问"北京治霾:霾天何时可通风?机动车污染如何破?

原标题:京津冀该怎么治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