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垃圾分类经验得到全国推广!浙江凭啥能解“垃圾围城”?

2017-02-06 13:20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黄平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是解决垃圾‘进城下乡’的有效途径。”浙江省农办有关负责人说,在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一半以上,这部分垃圾采取不同工艺,经过科学的处理就可以还山还田当肥料。

垃圾分类的关键是人,怎样让群众主动参与是重点。浙江一些地区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在村里设置“红黑榜”和“笑脸墙”,用考核机制激发村民自主性。

“哪个农户家里被点名没做好,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很没面子。”金华婺城区下张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告诉记者,每次垃圾分类检查情况通报时,村民们都会早早地等在那里。变被动为主动,将垃圾分类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来完成,效果自然就好了。

在富春江畔的桐庐县,183个行政村中有29个取消了保洁员;在浦江县,全县409个行政村已完成垃圾分类处置,建成16个生态处理中心和17座阳光房,垃圾分类实现了从“政府推着走”到“村民主动干”的转变。

因地制宜 变废为肥

前端分类只是垃圾减量的第一步,只有抓好终端处理,才能实现资源化利用,让垃圾“各行其道”。

从现实来看,目前垃圾分类存在“先分后混”的情况,一些地方将分好类的垃圾混同装车,严重挫伤了居民的分类热情,垃圾分类不免显得费时费力多此一举。而如果采用分车装运,但终端处理依然采用混同填埋的方式,那分车的成本也相当于“打水漂”。

为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浙江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浙江正以末端分类处置促进前端分类长效推进,到2020年,50%以上市县将具备两种(含)以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能力。

浙江各地因地制宜,垃圾分类自创“样本”。

目前,浙江已形成机器快速成肥、太阳能普通堆肥和微生物发酵处理等模式,全省农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其中,浙江独有的机器快速成肥措施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配置700多台机器;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快速成肥已在500多个村庄试点。

在浦江县郑家坞镇的垃圾处理站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用粉碎机将垃圾绞碎,再倒进微生物处理机器的处理仓。“经过24小时的高温发酵,就能产出有机肥。”工作人员介绍,一台微生物处理机器,一天可以处理2吨垃圾,产生400公斤左右的有机肥原料。

与郑家坞镇的微生物发酵处理不同,金华市塘雅镇因部分村庄规模较小,采用八村联建阳光堆肥房的方式。每日可烂垃圾的投入量多,使堆肥房内持续高温发酵,确保了堆肥质量;多村联建,节约了30%的建设资金和70%的土地资源。

目前,浙江省各地新建太阳能垃圾堆肥房1849个、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快速成肥机器120台,垃圾车8000台,垃圾减量40多万吨,减少垃圾运输费用4500多万元。

垃圾资源化产生的有机肥供不应求。金华市灃浦镇东张村76岁的张樟彩是堆肥房的常客,家里一亩三分地的肥料都从这里取用。说起垃圾分类,他竖起大拇指:“垃圾分类能变出肥料,太好了。”

建章立制 长效管理

无论从顶层设计、体制完善,还是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角度,垃圾分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

长效保障机制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据统计,浙江省财政按照试点村数量和平均每村30万元的补助标准实行切块下达。补助资金由试点县(市、区)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生物堆肥设备设施购置和安装等。试点两年来,省拨财政资金4260万元,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总投入13.6亿元。

为突破资金瓶颈,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市场化运作。

延伸阅读:

垃圾分类十问十答 ——经济日报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

原标题:浙江凭啥能解“垃圾围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