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汞、铬、砷、镉、铅等都是重金属;因含量超标而造成污染乃至影响人体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重金属会破坏人的细胞、脏器、皮肤、骨骼、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有些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土壤重金属超标、农产品镉超标、大米污染等,均是热点议题。
土壤是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土壤对重金属污染没有自净能力,反而有累积性、隐蔽性、持久性等特性。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危害将长期存在:土壤性质会恶化、植物功能会失调等。通过精密仪器化验土壤样品、检测农作物或研究对人畜健康影响后,才能确定重金属污染的存在与否及严重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因而须有正确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图。本文提出摸清家底,效法自然,需求导向,保障健康,用好政策,创新模式等24字方略,目标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摸清家底。就是要研究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机理。现有研究均认为,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地区污染严重。有色金属矿分布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较高;西南碳酸盐岩区、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虽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检测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受取样密度、测试条件等的限制,现有数据仍十分有限。针对污染物来源复杂、土壤污染问题凸显、家底不清等现状,开展区域和重点地区场地的污染调查,分析诱发原因和变化趋势,十分必要。从治理需求出发,应当区分人为活动的次生污染和非现代人为的原生污染;次生污染可以防治,原生污染是否需要治理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评价,进而为采用什么样的治理思路和技术路线图奠定基础。
效法自然。自然恢复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效仿自然,也应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原则。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植物法等。2015年7月8日,《中国科学报》发表《防控农田重金属污染须多措联用》一文,其中提出的技术模式包括客土法、翻耕混匀法、去表土法、化学介入法等。2015年7月20日,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环境修复联盟网站发布“15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解读”;不同技术各有奥妙,关键是辨明病症病因对症下药,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效法自然,以较低成本治理重金属污染。自然条件下,物质浓度由高到低是熵增过程;植物将分散的物质富集起来是熵减过程。避免地球熵增,可利用植物富集土壤中的有毒元素。研究矿床的人均知,某类矿床的地表长有标志性植物;找到这类植物就等于找到了矿。据《中国矿业报》2015年1月13日报道,湖南省应用桑树治理土壤镉污染取得初步成效。加入土壤改良剂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危害;通过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也可以收到一定防治效果。
需求导向。以土壤修复后的用途为导向,确定修复与否或采取什么措施修复。对次生污染,应重视预防,包括关停、搬迁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农药、电镀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等。没有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生产就不会有排放,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好的企业排放会少一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因而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修复后的土地须达到相应的用途标准。对农用地而言,不同农作物对土壤成分的吸收能力不同,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因而是间接影响;不必“谈虎色变”。环保部已经发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判别污染治理效果的依据。建筑土地也应重视土壤污染问题。2004年北京修地铁施工时出现熏死人事件,土壤修复因此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多氯联苯(PCBs)等永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建筑工地因而要开展土壤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并在需要时加以治理。
保障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目的是保障健康。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以达到保障健康的目的,不仅要因地制宜,设立目标和治理绩效,还要考虑采矿、有色工业生产、有色金属再生等行为主体,更要考虑治理土地后的用途,这些影响投资是否物有所值。通过目标导向(确定中长期目标)或问题导向(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污染问题),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治理重金属污染。应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使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协调;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以法律、标准、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措施,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同一场地,采用不同评价方法,由不同群体评价,会得出不同结果。因此,应加大监测、评价力度,建立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强化检查和处罚,确保收到预期效果。
用好政策。政策的本质是利益调整。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修复涉及到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用好政策是企业的期望。对企业而言,从实际出发,申请到治理项目也就争取到了政策,须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对重金属污染治理而言,如果污染企业迁走了怎么办?美国称找不到“污染主”的土地为“褐土地”,并成立“超级基金”加以治理,这一做法和经验,值得文明借鉴。提到土壤污染,美国人会想起“拉夫运河事件”;更让美国人心惊的是,当时全美有成千上万个类似的危险废弃物简易填埋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在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1980年通过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批准设立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即“超级基金”。美国超级基金对褐土地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需要提出的是,原来设计的投入规模远不能满足治理需求,甚至成了“无底洞”。美国的经验表明,即使基金化运作企业也会形成“政策依赖”。
创新模式。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要解决用什么技术路线,政府怎么管的问题,要解决钱从哪儿来、靠什么回报的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更需要商业模式创新。选什么技术路线的核心是成本,是性价比,本质是政府花同样的钱购买更多的服务。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PPP)文件,按照基金模式进行重金属污染治理成为可能的方向。资金无论来自政府还是社会,均要考虑营利模式。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修复需要技术进步,体现在技术思路、技术工艺和装备(固化的技术)等方面。有好的思路、好的技术即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正确的事情,能较好地解决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甚至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好的思路、没有好的技术,好的结果是好心办坏事,交了学费;不好结果是“拍胸口干事、拍屁股走人”。有好的技术、没有好的思路,可能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既没有好的技术也没有好的思路,好结果是不按规矩出牌却成功了;坏结果是留下一个没有人愿意收拾的“烂摊子”。
顺应潮流,用好政策,发挥比较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应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企业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顺应这一趋势,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应从源头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这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应当采用先进理念和成熟适用技术,尤应关注大数据这一国际潮流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研发和运用。我国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修复领域只有零星数据,还没有大数据,如何开发以往积累下来的大数据,需要企业家的探索,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应建立起全社会的诚信体系,从过去竞相压价导致“两败俱伤”的“双输”战略转变到成立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的“双赢”战略。只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解决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只有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体健康少受重金属污染的伤害,才能有美丽中国的早日到来。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168.23万元至9168.23万元,同比增加30.44%至34.17%。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营销变革成果凸显,今年上半年产品销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8月14日,“全国生态日”前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一批司法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案例,涉及种植珊瑚、认购碳汇、补植复绿和劳务代偿等多样生态修复方式。01、创新实施种植珊瑚替代修复——袁某甲、袁某乙污染环境案基本案情2022年4月,被告人袁某甲承接某公司在口岸的司机接驳点移动厕所保洁业
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7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广东大部、海南岛大部、广西东部和中南部以及苏皖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
近年来,水泥窑工艺特点与危废处置需求高度匹配的优势逐步被更多人熟知。不过,伴随而来的质疑与争论不断。今年全国两会,环保企业团体提案《关于保障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就指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局限性大、风险高、干扰市场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图为金隅冀东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
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管理办法》,现将2023年度第一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本批案例涉及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涉水超标排放、自然保护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领域,在举报奖励、舆情监控、非现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请各地认真学习、参考借鉴。温州市瑞安市某铝锭加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围绕贵州省历史遗留、土壤及地下水突出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谋划了13个重大项目。其中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18个县区耕地污染成因排查、在产企业污染源治理、农用地安全利用、建设用地
在被生态环境部门查处后,拉链厂经营主施某群不思悔改继续开展生产,将含有超标重金属锌的废水直排入周边环境。近日,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人施某群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同时,判决禁止被告人施某群在三年内从事拉链喷漆加工相关职业。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案
在病毒爆发的时期,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的中招,但是至少有预见性和预防措施!但是假如有人投毒(偷排),让污泥“阳了”(中毒),留给我们的却只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难判断性、难恢复性!所以,污泥“阳了”(中毒)后的操作尤其重要!一、污泥中毒原因的判断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毒事件发生后,为避
2022年10月12日,住建部发布《2021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和《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根据统计2021年生活垃圾焚烧厂583座,日处理能力719533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时会产生飞灰,相较于应用最广的两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型,炉排炉焚烧工艺的飞灰产生率(3%~5%)远小于流化床焚烧工艺的飞灰产生率(15%~20
11月1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两个阶段工作目标,即到2025年,全省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污染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环境质量国考点位水质达到国
前述:土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壤质量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和国计民生,是事关“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贵州省被称为“沉积岩王国”,而位于“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的安顺市,全境均系山岭与山间盆地构成的独特山地地貌,区域地势相对高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减污降碳、精准治污、亮剑护绿、科技赋能“四大行动”,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弱项,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推进生态环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