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印发(政策全文)

2017-03-09 14:5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四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着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源头防控。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引领作用,配合开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环评,严格开展开发建设规划环评,深入开展城市、新区总体规划环评,强化规划环评生态空间保护,完善会商机制。推行规划环评空间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实现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强化规划环评刚性约束。组织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与核查。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效能,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建设三级环境保护部门环评审批信息联网系统。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后评价。

优化能源消费。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年均下降6%,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34.2%,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全面实施电机、变压器等能效提升和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大力实施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以及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等节能工程,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替代工程。禁止高硫高灰煤民用销售,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散煤治理。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组织开展千家万家企业和省千户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开展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

推进全社会节水。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抓好工业节水,鼓励废水深度处理循环利用,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实施取水量和排污总量协同控制。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企业(单位)、小区创建工作,在成都市、自贡市等缺水城市开展雨水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升天府新区再生水利用水平,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发展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鼓励中水灌溉。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保护和增加绿色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城市生态用地不得占用,除必要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外其他用地类型逐步退出。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城镇周边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保护,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探索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恢复。

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强化矿产资源特别是中低品位、共伴生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钒钛磁铁矿、稀土矿、有色金属矿和川南硫煤矿等绿色矿山综合利用示范。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8%。积极发展农林牧渔共生、工农复合的循环型农业,开展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等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建设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绵阳再生资源产业园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鼓励攀西经济区建设以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绿色工业园区,加快泸州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内江市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和新津等省级循环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推进达州经济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支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市工业集中区等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四、实施三大战役,改善环境质量

(一)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限期达标规划。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形势分析,定期考核并公布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实行空气环境质量改善财政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强化目标和任务的过程管理,已经达标的城市,应当加强保护并持续改善;未达标的城市,应确定达标期限,向社会公布,并制定实施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时间表、路线图和重点任务。到2020年,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全部达标,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明显下降,二氧化氮浓度继续下降,臭氧浓度保持稳定、力争改善。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显著下降。

精准发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引导城区重污染产业退出,加大对城区现有技术工艺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微企业“关、停、并、转”力度,加快调整不合

理的历史布局,城区工业项目“只出不进”,污染物排放量“只减不增”。完善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分。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面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加大实施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力度,推进建材、冶金、燃煤火电、水泥、平板玻璃、石油加工、化工等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开展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强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工业堆场的扬尘污染控制,综合防控机动车污染,协同推进重点污染物控制。产业聚集区逐步建设热电联产机组或大型集中供热设施。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划定秸秆禁烧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秸秆禁烧体系。开展种植业、养殖业重点排放源氨防控研究与示范。实施清洁能源工程,推进生活燃料清洁化,大力整治餐饮油烟污染,加强城市露天烧烤管理和整治。

分区施策推进颗粒物污染物控制。成都平原经济区突出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运输扬尘控制,推进城市裸土覆盖绿化,加强水泥、砖瓦、平板玻璃等行业和燃煤(油)小锅炉综合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强化机动车污染控制,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提高外电输入比例,深化秸秆禁烧联控机制。川南经济区优化城市发展布局,综合治理城区大气污染,加强产业升级改造,压缩煤炭、水泥、化工等过剩产能,限制高硫高灰煤炭开采使用,实施火电、钢铁、水泥、煤矿、化工等企业提标改造,推进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川东北经济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实施能源清洁工程,强化生活污染源和机动车污染控制。攀西经济区加快推进钢铁行业除尘设施提标改造,加强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加工业综合整治,开展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强工业堆场和道路扬尘污染管控。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格环境准入,严控工业污染物排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保护查看更多>绿色发展查看更多>四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