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探索“五联治水”新模式 无锡打造升级版“河长制”

2017-03-15 14:38来源:江南晚报关键词:河长制水环境治理无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站在碧溪桥上,梁溪河从脚下潺潺流过,桥下水面上漂浮着几排红色小球窜起来的“渔网”,上前一打听才明白:原来这是正在运用高科技手段净化水体。来自上海闵行区水务局的负责人对这一新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仅咔嚓连拍好几张照片,而且还仔细询问工作人员。“我们正在治理黑臭河道,也想试试的。”她表示,无锡河长制值得学习的地方真的不少,接下来要向无锡水利局的同行好好请教一番。

据介绍,石墨烯光催化网是一张放在水里的网,只要有可见光,它就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分解水制氧,让水体恢复自净能力。它不受污染物影响,能对黑臭水进行原位处理,这是目前国际上可用于大规模水质处理的光催化技术及产品。

目标

到2020年黑臭和劣五类地表水基本消除

眼下,无锡面临新一轮治水。据介绍,无锡将抓好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探索形成“五联治水”新模式,加快打造“无锡河长制管理升级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即将推行“升级版”河长制目标也已明确:确保到2020年,全市河湖管理保护规划体系基本建立,河湖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全面落实,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并将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以及国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的比例均往“上”提了一大步,全市黑臭和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质优于Ⅲ类水的比例力争达到70%以上,河湖资源利用科学有序,河湖水域面积稳中有升,河湖防洪供水生态功能明显提升,“互联互通、功能良好、水质达标、生态优美”的现代河网水系基本建成。

举措

关注“毛细血管”河湖库全覆盖

对河湖管理保护规划体系、现代河网水系建设和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国考断面水质和地表水质优于Ⅲ类水的比例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体现河长制管理升级版的先进性和激励性。

到2020年,无锡市河长制的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基本完善,全市村级以上河道河长制管理实现全覆盖。下阶段,要把视线投向全域水系,更加关注“毛细血管”,做到全市范围内的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河长制管理全覆盖,使“河湖水网生命体”的健康得到全面维护。认真梳理和研究实践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卡脖子”项目,对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工作小组,挂图作战、限期办结。

考核

实行财政补助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

与此同时,无锡还将进一步构建完善河湖规划约束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及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和交易制度。加强治污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污水接管率、处理率和达标率。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河湖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打通山水林田湖间的“关节”和“经脉”,建设人水和谐的海绵城市。

此外,突出“督政”,健全完善包括第三方监测评估在内的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财政补助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根据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差异化考核。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将考核纳入各地区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链接

环湖大堤整治、望虞河改造拓宽三年内要开工

水利部建设管理司司长刘伟平表示,希望无锡打造河长制升级版,为江苏、为全国也为太湖流域做出一个典范。

“这次能明显感觉到无锡河湖水质的提升。”刘伟平告诉记者,以前到太湖来的时候,以前的治理虽然也有,但是采取的治理手段比较单一,收效甚微。当时无锡还只是着重研究太湖水动力的问题、增加清水的问题,但并未从本质上、内源上进行治理。如今采取综合治理,可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太湖流域防洪关系着太湖的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刘司长透露说,对于太湖的防洪治理,接下来还有几个比较大的措施,比如太湖环湖大堤的整治、望虞河的改造拓宽工程、太浦河治理以及苏州河治理工程,这四大工程都是下一步为太湖防洪治理采取的措施,目前这些都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想解决太湖洪水出路的问题,增加太湖本身的防洪能力。”他表示,到2020年这四项工程都要开工,最早开工的可能是苏州河,望虞河在2020年能开工。

原标题:无锡打造升级版“河长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长制查看更多>水环境治理查看更多>无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