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中国绿色产品有了统一的认证标识

2017-05-09 14:53来源:夏青说绿作者:夏青关键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绿色产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7年5月4日,认监委发布《绿色产品标识认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建立绿色产品标识合格评定活动的管理办法。回顾这一办法的出台过程,首先会想到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全文,在总体方案第八部分“健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市场体系”中的第四十六款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在这一重大举措提出之后,经过有关方面一年多的努力,2017年我们将迎来中国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问世,也将迎来中国绿色产品统一的认证标识和认证活动。这对于认监委规范认证认可活动的职能是新增加的新任务:

第一,赋予认证新使命。如果说过去提规范认证认可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质量监督范畴的内容,那么现在中央提出的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则要求绿色认证为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贡献力量,圈定了新的工作内容,成为绿色发展时代新的着力点。按照此要求,认监委发布《绿色产品标识认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了中国绿色产品标识,中央文件点到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分头设立的标识都应改用中国绿色产品标识。这一行动是为贯彻中央通过统一标识形成统一的绿色生产力,推动“三生共赢”的战略决策,比起继续沿用本部门的老标识宣传本部门的绿色行动和绿色影响,意义要大多了。

第二,攀登认证新高度。过去规范认证认可活动,无论是体系还是产品,常用的现场检查、审核员审核模式需要补充新内容以适应国家绿色产品标准“4-2-1-1”的要求,如:补充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资源、能源、环境、品质的数据分析,特别是企业和产品两个层次的不同代表性数据,从获取数据的代表性、系统性、可靠性分析起,直至获得绿色结论;另外还必须加强设计创新的认定,作为绿色产品通常要抓设计和材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需要通过专业化的调查分析,从设计理念、研发基础、专利拥有和国际标准比对,依托关键指标的检测、实验数据取得判断依据;服务承诺更是公众享受绿色产品价值的重要方面,众多绿色亮点如节材、节能、确保健康安全和舒适是与服务质量紧密相连的,不能脱离产品维护和耗材匹配来空谈绿色产品质量测试。绿色认证增加了更多的生命周期分析内容,也将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等待认证单位去解决。

第三,建立认证新导向。过去的绿色产品认证市场,占市场份额高达30%,还不包括同一产品获得不同的认证称号。现在全国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控制达标份额在5%以下,鼓励产品标新立异,优中创优,跨越国际标准,这样绿色认证市场就不可能以量取胜,而代之以高标准、优服务引导公众享受绿色生活。这需要认证机构从证书数量的绩效评估模式中走出来,转向挖掘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潜力,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提供新增长点。绿色认证的目的在于倒逼供给侧改革,重要的在于指明绿色生活的方向,为全社会评价产品和服务绿色给出样例,让公众通过实际使用这些产品获得各种效益,使公众能将绿色产品标识和自己的绿色享受融成一体。因此认证单位的绿色认证结果采信比认证过程更重要,社会更加关注的是认证导向什么,效果和效益又是什么?

第四,支持认证新伙伴。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新体系中,除了认证,绿色声明将成为认证的新伙伴。按照国务院标准化改革的要求,每个企业必须具备的企业标准不再备案,而代之以自我声明,其意义在于不再强调企业标准执行国家标准的共性,突出企业标准超越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个性;同样,每个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自我声明其中的绿色追求,也可以用绿色声明来表达,这一绿色声明不受现有绿色标准指标项目的约束,可以提出对新项目的考核要求;这一绿色声明也不受现有标准指标值的约束,可以提出更高的指标值作为绿色领跑者的评价依据。这样的绿色声明更体现创新和为民服务,是更适应市场信用评价和公众多样性追求的产物,所以国务院决定放开企标自我声明评价市场。可以预期绿色认证和绿色声明将以不同的方式声张绿色、低碳、循环,丰富社会生活的绿色选择和绿色创新氛围。

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都在努力驱动绿色,国家生态文明规划和国务院的指示正一步步变成现实,社会上许多公益团体都在围绕绿色设计活动,对原有从事绿色认证业务的单位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从原有的发展模式和利益追求中走出来,去适应绿色认证的新形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治理查看更多>生态保护查看更多>绿色产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