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暴雨后 长沙的这些“海绵地”怎样了

2017-06-07 13:23来源:华声在线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长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LID设施的设置,小区管网重现期将从三年提高到五年,同时考虑到小区需有效应对50年一遇的涝水,小区的内涝防治系统及措施要求也相应提高。

“海绵建设应该是一个生态的系统工程,以‘自然’为先导,以‘循环’为关键,以‘功能’为切入点,推进区域整体治理。”该负责人介绍,源头、管道及内涝治理三大系统全面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同时可对面源污染起到削减作用。

目前,望城城区已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内划出以斑马湖为核心(潇湘北大道以西、雷锋大道以东、沩水河坝以南、旺旺东路以北)约8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重点打造,力争在2018年年底之前,70%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核心区内,包含道路、小区、水系和绿地公园等公建项目。

展望

降雨逐步就地消纳和利用

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5月,长沙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各项工作,示范总结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力争用15年左右时间将长沙市建成我国中部地区特色鲜明、功效完善、产业健全的海绵城市典范。文件还指出,区县(市)人民政府是辖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海绵城市建设也被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

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套政策、技术、管理体系制定工作陆续展开,今年初,《长沙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大纲》通过专家审查。这份待批复的大纲为实现海绵城市目标设定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类别指标,同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实施路径,并明确了近期建设重点示范区,以及建设的规划实施建议和保障措施。

根据这份大纲,至2020年,长沙市建成区超过20%的面积达到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到2030年时,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三旧区域基本完成海绵城市化改造,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实现“小雨不积、大雨不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

试点

沙湾路,长沙首条海绵城市道路

如果有机会在长沙市雨花区高铁南站前的沙湾路上逗留,你或许可以看看,这里路面两侧绿化带是否有所不同——沙湾路是长沙市第一条在道路绿化上进行“海绵城市”理念试点的道路。

在劳动路至曲塘路一段,沙湾路两侧绿化带中做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浅草沟设计,即将植被下的土壤进行分层:最底下是颗粒大、空隙足的砾石层,能涵养一定水源;往上是砂层,接着是种植土壤层,然后才是植被覆盖层。在覆盖层中,还铺设了有孔的软式透水溢流管,这样,当土壤中的水分达到饱和有余时,多余的水会渗透进溢流管,再通过与其相连的市政管网自行排出。

原标题:暴雨后,长沙的这些“海绵地”怎样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排水系统查看更多>长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