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水十条”之下 水环境步入综合治理时代

2017-08-31 15:42来源:科学网作者:李惠钰关键词:水环境海绵城市污水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答案就是缺乏系统工程。“比如很多买来的鲜花拿回家养几天就死了,原因就是没有根!系统就像花的根,如果不在前期把系统问题解决掉,这个花是迟早枯萎的。”潘文堂说。

目前,大部分地区水环境整治都是采取行政区域逐级下分,以单条河道为单位进行单独治理,缺少对区域水系上下游等综合因素进行统筹规划。然而,健康的水环境是一个连通的有机整体,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单纯以河道为单位进行治理,只是扬汤止沸。

从整个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基于空间和时间的要求,找出问题,由于每个城市的问题不同,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治病。对于系统解决方案,潘文堂指出,目前国内很多项目基本上都是边施工边设计,更多的是工程化,而不是按照一个既定的策略分期实施。

“工程化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重要,但是只有发动机是不行的,我们需要的是整辆车,也就是系统解决方案。”潘文堂说。

张丽珍也表示,当城市污水处理逐步进入整合精细管理阶段,当PPP项目绩效考核约束趋严,系统化思维下的技术支撑日趋重要。

拐点显现

尽管缺乏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水环境综合治理市场空间体量仍在急剧放大。“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规划投资4300亿元,全国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座。2016年度,全国环保企业水环境PPP项目投资总额约达2667亿元。

“毫无疑问,我国水污染控制正处于重大战略转折期,是污染控制的拐点。”王凯军认为,这种拐点主要体现在水污染控制主战场逐渐由点源控制向流域综合整治方面转变。最为重要的是由被动污染防治,转变为主动生态恢复和建设。这种拐点为我国的水处理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上海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邹伟国表示,传统思维模式下治水工程以碎片化的工程项目为主,在系统思维下,城市水综合管理被赋予新鲜血液,按海绵城市理念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和完整系统,实现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

邹伟国表示,水环境治理系统思路应以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污染总量控制为依据,以实施排污许可手段,并行风险控制。

另外,系统思维下的环境治理技术也在发生转变。邹伟国表示,治理范围从局部水环境治理到城市流域综合治理方向转变;治理重点从点源治理到城市面源污染治理转变;治理思路注重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技术措施方面向标本兼治思路转变;治理技术措施到强化源头控制、过程、末端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思路转变,采用绿色与灰色相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最后,邹伟国总结,在系统思维指引下,城市水管理以流域为对象,以问题及目标为导向,可突破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界限,通过多专业融合、多技术手段应用、多部门协同,统筹解决水资源问题。

延伸阅读:

水环境治理前途一片光明 环保投资机会将持续!

原标题:水环境步入综合治理时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环境查看更多>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污水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