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政策|《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2017-09-14 13:2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海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4 考核机制

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实行行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并将其纳入考核目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状,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规划的实施要与责任制的运行机制相匹配在责任书的编制阶段,大体要经过各市县领导小组确定原则和指标,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方案和进行综合平衡以及呈报各市县人民政府办公会议公布等几个步骤。因此,污水工程规划的管理部门必须参与责任书的编制班子,提供规划的指标和实现这些指标的具体工程内容,将污水工程规划的目标变成责任制的基本目标之一。

(2)规划指标要与责任制指标相协调环境保护责任书的指标,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各市县人民政府的环境目标,二是年度工作指标。对污水工程规划而言,可以纳入一届政府任期内环境目标的内容主要有:污水管网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水污染控制资金等。可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等。水务主管部门应在本规划的基础上,为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提供基本指标和实施方法,以利于在责任制中落实规划指标。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全省各市、县政府要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任务层层落实,实行政府首长负责制,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市、县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建立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发改部门要加强综合性政策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水务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建设和运行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削减和出水水质的监督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协调城镇设施建设规划,鼓励共建共享

全省各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要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优先保障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的用地指标。对各地城镇连片地区,要协调城乡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已有设施的作用,鼓励相邻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共建共享,逐步建立区域之间环保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3)健全环保法规,加强运营监管和环保执法

建立起政府组织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经营管理体制,推行法制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许可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监督。建立健全指标统计和监测体系,逐步建立设施运行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对运营成本、污水进出水水质、污泥处理处置情况、配套管网漏损等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强化污染物削减评估考核。对有偷排偷放行为、排放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污水处理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

6.2资金保障

全省各市、县要统筹运用水污染防治专项等相关资金,优化调整使用方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对PPP项目予以适度政策倾斜。水污染防治PPP项目有关财政资金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综合采用财政奖励、投资补助、融资费用补贴、政府付费等方式,支持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实施落实。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前补助”向“后奖励”转变。鼓励社会资本建立环境保护基金,重点支持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

6.3规范项目建设

为尽快提高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各市县政府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足额安排配套资金,精心组织,倒排工期,全力拼搏,加快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在管网建设中,尤其要注重二、三级支管和小区出户管的驳接工作。要坚持老城区优先的原则,统筹结合旧城改造和道路建设同步施工,以确保在“十三五”末全省各市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项目业主要着重强化对设计、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的行政监管,全面实行项目跟踪审计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格控制管材质量,严格控制安全事故。

6.4技术保障

1)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与评估体系

继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筛选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友好的工艺流程和处理路线,加强技术指导,促进海南省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在开展污泥产量、污泥质量、污泥处理处置及再生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基础上,加快编制适合本省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建立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2)加强技术开发和推广,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针对城镇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处理、再生水利用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等难题,加强科研攻关,积极推动污水收集、处理及再生利用,污泥处理处置重大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充分运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手段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的技术水平;通过引进新技术,优化现有工艺,探索和发展适合海南省实际情况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效率。

3)做好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和引进技术人才

定期组织各污水处理厂和相关部门开展职业培训,拓展污水处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海南省各地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方面的实际情况,引进相关技术人才,提高各地方污水处理、再生及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水平。

4)探索“互联网+智慧水务”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模式

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省各市、县对下属的各污水处理厂、泵站的关键生产指标(进出水水量、进出水污染物浓度、集水井水位等)、生产运行数据(设备开关、电流、电压等)的自动采集、远程实时监视、智能预警,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各厂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力度。并且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各类运行数据的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各污水厂运营管理提供实时运行监测、全厂过程控制、工艺运行模拟、运行异常预警、优化运行决策等功能,为市、县运营部门提供整体综合运营决策的工艺分析、设备分析、成本分析、风险分析等功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水处理设施查看更多>海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