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叶面阻隔修复技术
利用叶面阻隔剂来减少甚至阻断重金属向农作物可食部位迁移是近年来中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其作用机制为重金属在农作物细胞壁上的沉淀或螯合作用及增强农作物对重金属抗逆性等。常见的叶面阻隔剂包括含氮、磷、钾及常规微量元素(钙、镁、铁、硼、锰、锌、钼、钛、硫)成分的叶面阻隔剂、硅基(有机硅和无机硅)叶面阻隔剂、含硒或稀土元素成分的叶面阻隔剂及含农作物生理调节类物质的叶面阻隔剂等,应用于水稻、蔬菜、玉米、绿豆等农作物。从已发表的试验结果来看,叶面阻隔剂对农作物吸收累积Cd、Pb、As等重金属具有较好的降低效果,但因产地、农作物类别、重金属种类的不同,其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
4、低累积作物安全种植技术
不同基因型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特性不同,甚至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间对重金属的累积也可能有较大差异。利用这些特点,筛选可食部位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弱但生长和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的农作物品种,在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可以抑制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有效降低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已成为阻控重金属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策略之一。我国学者已筛选出多种单一污染源下的重金属低累积作物品种,如Cd低累积水稻、玉米、菜心、苋菜、小白菜、芥菜、番茄、豇豆、小麦等,但其低累积遗传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田间验证。
5、综合阻控技术
在农田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田间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加之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单独的营养调控、原位钝化、叶面调控乃至植物品种选择等措施,难以保障农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达标,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根际环境、作物品种及其他因素等,集成多种修复技术,以保障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上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2013年“镉米”事件曝光后,湖南省率先在长株潭地区启动农田重金属镉污染“VIP+N 技术”修复治理模式试点示范工作。其中,V指采用低镉品种(Variety),I 指水分控制(Irrigation),P 指调节酸碱度(pH adjustment),N指施用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翻耕改土等,即通过选用低镉品种,优化水分管理、施用石灰和土壤调理剂等综合技术措施的实施,在重金属镉中轻度污染的稻田上生产出合格的稻米,该技术模式已初显成效。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相关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创新集成的以养分运筹、改良剂应用、低累积作物种植为核心的“农艺综合修复技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以轻度污染肥料改良-中度污染钝化降活-重度污染断链改制为核心的“原位钝化修复与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的“红壤区农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等,相关技术与产品已在我国不同地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应用示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污染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使得区域作物安全种植更有保障,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三、农田重金属污染原位阻控修复技术问题
1、相关技术的修复效果评价标准缺失
多年来,我国土壤是否污染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判断依据。同样,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如何,也往往以土壤重金属总量是否降低到该标准规定的限值以下。然而,以总量作为评价标准不能有效反映土壤环境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也难以反映重金属对植物的效应,在作用定位上不能充分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土壤污染治理基本思路。因此,必须考虑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影响,揭示其有效态含量状况。
实施原位阻控技术的目的是阻控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实现污染农田的安全生产,相关技术对土壤重金属的总量影响甚微。有学者提出了用重金属有效态临界值作为评价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适宜性的依据, 通过建立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测定规范, 形成整套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然而,目前技术修复标准尚存诸多缺失,给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选择、方案的确定及修复效果的评价带来较大困扰,急需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
2、新型修复产品研发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污染土壤修复行业尚处在预热阶段,设备化、工程化、产业化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有少部分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土壤调理剂产品获农业部登记证,实现了产业化,但这些产品修复效果的稳定性和后效研究还比较缺乏,广泛的田间试验评估和适用范围研究严重不足。因此,需开展田间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来评价不同土壤调理剂修复效果的稳定性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提高产品修复效率。此外,我国修复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总体不高,新型修复材料研发力度不大,修复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缺乏,产品施用方法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大面积推广应用存在一定难度。
3、修复技术模式示范区建设支撑不足
总体来讲,就我国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面积而言,国内不同部门建设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试验性示范区数量总体偏少,规模偏小,不足以有效遏制大面积污染农田的恶化趋势,也缺乏充分调动广大种植户实施修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机制。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区域性和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现有修复技术缺少区域代表性,导致同种技术在不同区域实施效果差异很大。因此,只有把握污染土壤的发展态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修复示范区,才能充分体现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四、展望
土壤重金属污染事关我国粮食民生命脉和社会稳定,在实现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基础上,依据区域污染特点、技术产品修复成本和修复效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和策略。对于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重点开展土壤污染阻控修复技术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迁移转化、土壤环境质量及作物品质和产量等进行长期定位监测,以全面评估技术产品的实施效果,加快修复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全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阻控修复技术体系。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光能投资建设的云南禄劝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是目前已投运的国内规模最大高海拔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将助力西南地区“光伏+农业”融合发展迈入新征程。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占地面积约3800亩,直流侧装机240兆瓦,总投资约8亿元,是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二街化工园区生产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二街化工园区生产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昆明市晋宁区兴德路与倚阳路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是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可控负荷和分布式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通过配套的调控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进行整合调控的载体,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来源:能源新媒文/李忆作者供职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金璐作者供职于中国华电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八期2×1000MW清洁高效灵活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八期2×1000MW清洁高效灵活煤电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建设地点: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现有厂区南侧扩建端建设内容:国家能源集团谏
当春日的暖阳开始驱散冬日的冰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洛浦县,仍残留着丝丝寒意。在苍茫的戈壁深处,遥遥望去,无数道沙石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在这片广袤而又充满挑战的沙漠戈壁中,一场与自然共生、与时间赛跑的建设“战役”却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广核新疆洛浦县50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
近日,广州环投集团下属广州穗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穗土公司)牵头中标增城区永宁街岗丰村陈家林地块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金额达2.39亿!本次中标是穗土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所迈出的关键一步,是广州环投集团在“市场化年”和“抓落实年”取得的又一成果,体现了集团在环境综合整治领域的硬实力。该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中节能(天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天水循环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掺烧一般工业固废及污泥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公示,项目依托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生产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内容,在不改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处置规模的情况下,对入炉燃料进行调整,掺烧一般工业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什么是接地网?在电网领域,接地网非常关键。需要通过它将电气设备的故障短路电流或雷电引至地下,以此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以往都用啥接地材料呢?常见的有镀锌钢、纯铜,但这两种材料在精益求精的电网人眼中还不够完美……因为镀锌钢在高盐碱土壤地区,耐蚀性差,纯铜则成本较高。有没有更好的解
浙江省发布2024年第六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管理办法》,现将2024年度第六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本批案例涉及自然保护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土壤污染等新领域,在部门联动协作、非现场监管、有奖举报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请各地认真学习、参考借
福州市人民政府8月5日发布《福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更新)》,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详情如下:福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更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