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项目正文

【案例分析】从南京市城东、仙林污水处理厂项目看污水保底水量的确定

2017-11-24 13:35来源:PPP创新结构作者:吴代红关键词:污水处理厂PPP项目污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污水处理量与最低需求风险

本项目基础水量的设定采用“分阶段确定基础水量,水量逐年增长”的方式。基础水量从商业运营日开始后第一运营年按日污水处理量?万立方米,以后运营年度在上一运营年度基础上逐年增长7%。最终在第?运营年及以后年度保持设计水量不变直至合作期满。约定对固定成本按基础水量结算,即保障对项目公司的投资成本的回收,而对运营成本,则根据实际处理的污水量据实结算。若项目实际进水量高于基础水量,则高出部分水量只按实际发生的可变成本(含利税)结算,若项目实际进水量低于基础水量,则低出部分水量只按固定成本(含利税)结算。如图所示:

从南京市城东、仙林污水处理厂项目看污水保底水量的确定

在已公开的信息中没有看到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定义,因此并不能判断其这样设置的目的和只设置保底水量和污水处理单价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在有些方案中看到的是这样的规定:“由于运营期内污水处理量存在不确定性,本项目通过设计基本水量的方式为政府方合和社会投资人有效分担该风险。水量不足时政府方应就基本水量支付基本污水处理服务费,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水量超过基本水量,超额水量部分按60%付费。项目每年根据人工、电费等成本变动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仅设置了一个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设置了保底水量。

设置保底水量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公司的投资保底收益,在方案的风险分担板块约定最低需求风险由政府承担,表现形式为污水处理量的变化,即最低需求风险由政府承担,采取承诺最低需求或基础水量,以及既定范围内拥有排他性。

由于大部分的PPP 项目由社会资本负责具体实施,但顶层设计是地方政府做出的,因此包括项目规划不合理、最低需求预测不准确、配套设施不到位、出现竞争性项目等在内的事项导致的风险责任在于政府,相应的风险也应由政府承担。因此,可能大多数的污水处理项目都相应的设置最低需求保证即基础水量。

延伸阅读:

全面解析|污水处理PPP模式的运用(附污水厂PPP案例)

首创农村污水处理PPP模式 常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

原标题:【案例分析】从南京市城东、仙林污水处理厂项目看污水保底水量的确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厂查看更多>PPP项目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