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四川攀枝花是一座因钢而生、因矿而建的城市。曾经被称为“微雕钢城”的攀枝花,如今换上了一张崭新的名片“康养胜地”。这里PM2.5指数常年显示“良”或者“优”,常年平均气温20.3℃,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近日,国际在线四川频道走近攀枝花,切实了解了攀枝花从重工业城市到康养胜地的蜕变过程。
摩梭河煤矿片区全面复垦复耕复绿
“这一片以前是煤矸石矿场,现在经过修复全部复绿了。”在宝鼎矿区摩梭河片区,攀枝花市西区国土局矿管股负责人陈亮介绍说,2015年经过平整,从异地拉土3000多方进行覆盖,然后种植上三角梅,目前该地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赏花的好去处。
2015年6月,正式开工实施摩梭河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程。通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提灌站建设,管线布设等工程,对采矿废弃建筑、设施进行拆除后复垦,共复垦面积383.142亩。
2015年9月,正式开工实施摩梭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该项工程共争取省级补助资金投入484.72万元,对矿区废弃地、排矸场、采空沉陷区进行恢复治理,治理面积约71.25亩(其中耕地19.34亩、林地51.91亩)。种植乔木824株,灌木30700株,修建护脚墙85m,房屋及地面硬化拆除合计6040立方米,塌陷坑填埋100平方米,填土8010立方米,排水沟247米。
石灰石矿山遗址变成国家级苏铁自然保护区
在攀钢石灰石矿的采矿现场,绵延2公里错落有致的“梯田”,这是经过50年露天开采后的矿山遗址,酷似梯田。每级“梯田”的台阶上面都清楚地标注了海拔定位标号,一些工人还在“田间”劳作,或浇花或培土,或整理着“田埂”,正在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工作。
自2007年以来,攀钢石灰石矿对采场台阶和边坡面进行了恢复治理,到2016年底累计复绿56亩。2017年,通过修建台阶联络巷及防洪排水沟、台阶覆土、种植耐旱植物、边坡挂网等,累计恢复治理面积72亩,预计在2024年逐步退出后关闭,将按计划全面完成废弃区域的恢复治理。
治理矿山地质遗留问题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
据攀枝花国土部门初步统计,全市由企业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约5.8亿元(含矿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治理),恢复治理面积共达2000余公顷。2013年以来,攀枝花争取到上级恢复治理资金2172.52万元,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达8115余亩。
在治理遗留问题,恢复历史矿山生态的同时,攀枝花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了。一是从源头开始,在矿山开采前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在开采前对其开采可能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问题进行评估,提出保护措施。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纳入了矿山年检工作之中。矿山年检时安排专人到矿山现场检查,2013年以来共抽检矿山84个。三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收取,将保证金缴纳情况作为矿山年检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截至目前共收取保证金近2.2亿元。矿山企业申请使用、退还保证金时,须完成恢复治理,并由县(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及县(区)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予以退还,确保矿业权人切实履行恢复治理义务。
如今的攀枝花,城区规划的花街、花道、花海基本成型。攀枝花芒果享誉世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一块块沉甸甸的“国字头”金字招牌肯定了攀枝花的发展。生活在攀枝花这座城市,日日享受着这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宜人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3日上午,河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河北滦平县局部地区风力极值将达10级。上午10时,国网滦平县供电公司火斗山镇供电所巡视人员在进行辖区线路特巡时,发现位于滦平县长海沟门村都市优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多个农业大棚覆膜因大风被掀翻,部分塑料薄膜飘至临近电力线
近一周,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合计22.593MWh!广东东莞六个工商业储能电站纳入示范应用项目!12月26日,广东东莞市发改委公示了拟认定东莞市2024年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共有六个工商业储能电站纳入示
2024年12月28日,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武安300兆瓦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示范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河北省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项目,在采矿沉陷区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使废矿场得到了再利用,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该项目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装
12月16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加强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到2028年底,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力争持证在产生产规模为大型的矿山95%以上、中型的矿山85%以上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
11月20日,由河北院总承包、河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项目——中广核武安300MW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广核武安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项目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规划建设容量300兆瓦,配套储能60兆瓦,总占地面积约8000亩。项目创新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光伏”新模式,打造
2024年11月20日,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武安300兆瓦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依托项目建设,矿山环境修复面积可达750亩,实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可再生能源综合治理的有机融合,对于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中广核武安300兆瓦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示范项目效果
——访新华发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指出,截至2023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其中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3.7亿千瓦。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7月27日,从“西藏住建”微信公众号获悉,目前,西藏住建厅已启动《西藏自治区县域统筹优化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建议书》的公开征集,欢迎有意向的企业积极参与。根据印发的《县域统筹优化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试点工作方案》要求,西藏拟在定结县、边坝县、措美县等6县开展县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促进烧结砖瓦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在工艺装备、窑炉设备等方面开展极致能效和清洁生产优化设计,支持企业探索采用氢能、生物质能源、电能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推广厂房
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社会监督,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切实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水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到2028年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
4月16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指出,到2028年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各地可
3月5日,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峰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利用双峰县气候资源,强化清洁能源生产消费激励措施,落实绿色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建设整县光伏开发试点项目,结合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矿山废
近日,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辽宁等22个地方陆续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风光基地、分布式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被多地政府重点提及,结合国家层面释放多重利好,双碳战略下光伏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主角,光伏行业发展愈发值得期待。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梳理了各地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对光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统筹电力、国土、气象、地质、生态等数据资源,深化光伏、风电资源调查,强化新能源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科学有序发展海上风电。探索在大连、抚顺、阜新等地开展渔光互补、光伏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修复重点地区等重点领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
2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点领域,其中包括:沙化土地治理修复重点地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针对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等重要沙地和重要风沙源区、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沙化地、贺兰山
2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开展西华经开区、焦作矿区等增量配电网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推进濮阳、商丘、信阳等“风光火储一体化”“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推动新能源场站合理配置
12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规划提出在太阳能产业方面,要推进建设光伏装备规模化产业基地,加快扩大光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多措并举提升太阳能资源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利
12月6日,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发布,通知提出,吉林省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陆上风光三峡”发电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山水蓄能三峡”形成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基地,外送新能源电力1000万千瓦左右。打造三个战略定位: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高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0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支持郴州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将郴州作为全省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布局重点,鼓励郴州按规定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巩固提
近日,随着浙江、苏州、湖北、山东、江西、咸宁市等省市“十四五”规划陆续发布,各地区十四五期间对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也逐渐清晰。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追踪,截止目前山东、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江苏、广东、江西、湖北、宁夏、浙江、四川、河南、西藏、辽宁、文山州、黑龙江、海南、苏州
近日,平凉市人民政府发布平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源清洁化水平明显提高,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85万千瓦,配套储能设施10万千瓦以上,占到电力总装机的30%左右,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80万千瓦。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以现有集中式、分布式光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攀枝花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氢能源车辆采购公告,公告显示,需采购30辆49T氢燃料电池牵引汽车。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片区的炳草岗四单元中北部,该项目用地面积26711.66㎡,总建筑面积267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31日~4月3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山东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3月24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作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送出工程,弥河输变电工程的投运拉开了国网山东电力以高电压等级、大容量方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罗宇龙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390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打造绿氢制备供应基地”的建议近年来,我省正大力发挥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经正式发布后,目前,已完成与一汽解放蓝途“星熠”液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的跑车测试,凭借其行业领先的性能指标与稳定的系统输出,在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性能优势,标志着液氢重卡研制和示范迈入新阶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0日,当升科技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回复及募集说明书的公告》,提到为加速“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首期项目”建设,布局海外市场,应对供应链本土化发展趋势,新建“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进行前瞻技术研发,提升下一代新型动力电池关键材
北极星氢能网汇总整理了2.24-2.28日氢能项目动态,项目涉及加氢站、氢能综合利用、绿色甲醇项目等项目。具体项目信息如下:1、中石油新疆首座加氢站正式启动!2月18日,中国石油集团新疆销售克拉玛依分公司白碱滩综合能源站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石油集团在全疆建设的首座加氢站。该项目位于
电池技术的创新关键在材料。近年来,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在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层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近日,在日本东京电池展(BATTERYJAPAN2025)期间,当升科技董事长陈彦彬应邀作题为《高能量密度锂电正极材料的进展、挑战与机遇》
2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段东平科研团队主导的首个光解水制氢生产线“多面体钛酸锶聚光制氢氧技术”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攀枝花。这项颠覆性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标志着我国在绿氢制备领域实现了一次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重要跨越,将为清洁能源发展开辟全新路径。该项目的三大创新点将产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