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大数据的优势在于克服了政府部门间数据资源的开放度、关联度、共享度,海量的排污数据、资源数据以及互相关联产生的数据,使未来统一监管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从公共事务服务向公共数据服务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作为未来自然资源管理和自然生态的统一监管单位,实行什么样的运行机制、拥有多少管理权限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的产生背景主要源于过去环保监管职能的“碎片化”。按照现状分类,除了环保部门承担的环保职能之外,其他环保职能主要分割在三方面,如在污染防治方面包括海洋、渔政、交通、铁道、民航等部门;在资源保护方面包括林业、农业、水利、矿产等部门;在综合调控方面包括发改、财政、经信等部门。这种职能的交叉分散了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部门之间权力级别的高低降低了执法行为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面对这种情况,形成统一监管机构是大势所趋,而难点无疑聚焦为“部门之间如何组织协调”的问题。因此,找到加强组织间协调能力的切入口是关键。
在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数据”这一最为核心的信息表现,形成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形成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这为提升组织间的协调性指出了一条高效途径。未来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统一监管机构的运行,若要达到各部门科学高效的融合,用好大数据是必修课程。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大数据的优势在于克服了政府部门间数据资源的开放度、关联度、共享度,海量的排污数据、资源数据以及互相关联产生的数据,使未来统一监管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从公共事务服务向公共数据服务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就包括了机构设置的综合化,即进一步减少机构的设置数量,在各资源要素管理上建立一个综合部门进行管理。行政审批智能化,即涉及自然资源的项目审批,每一个环节都被切成模块,每个模块之内设置一个类似问答的机制,每个模块的材料可以实现自助服务,所有的审批流程都是通过机器进行。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事前监管,数据将是未来主要的工作对象,但数据只是工具,其目标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融合,完成组织的一次更新。具体而言,未来的统一监管机构主要围绕四类主题开展工作。
第一,搭建“全数据”共享平台。大数据时代,部门协作的前提无疑是数据共享。这里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自然资源资产、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相互因果关系,前端资源的不适当利用,会造成末端的污染排放。所以,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在于全数据的构成,将涉及资源和污染的数据全部共享、前后打通,这样便于从污染的数据中找到资源不合理利用源头,在资源浪费中预警污染产生的可能性等,充分挖掘出数据的价值,形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双向监管。
第二,构建完整的事件处理链条。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的统一监管聚焦于打破部门分割、地域分割、权责割裂,一旦形成数据管理,就是将产权明晰、权责匹配、产权流转、资源定价等工作内容用数据语言“具象化”,从而可以图示化为可执行的任务或链条。特别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关系,跨区域、跨流域之间的自然资源管理关系,都能够通过数据分解为直观显见的图示,形成一条条可执行的任务或链条。
第三,量化影响政策“最后一公里”落实的风险因素。自然资源的监管难度产生于不对称性,既有监管对象本身的信息不对称性,更有政策落实是否精准的不确定性。自上而下层层落实政策,使得治理效果逐渐消散,而数据管理能够追踪“政策设计—政策执行—政策绩效”各环节的纰漏。利用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规避基层管理机构的数据造假,避免生态环境治理向下传递中的效力离散化,形成一个个地方管理的自驱动。
第四,加强相关制度间的相容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具体解释中,包含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明晰。但如何量化自然资源资产,或者说如何细分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转让权等权利,仍在探索中。应做好与其他生态文明制度的衔接,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相关政策的衔接。通过数据将自然资源资产数量、质量、价值量的本底摸清,再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纳入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之中。这种通过数据工具落实各项政策的措施,本身就是在加强政策间的相容性,这是从制度源头进行的协调性实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提升的通知。《通知》主要包括治理范围、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重点任务方面,主要从摸排建档、制定“一群一策”方案、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加强移动源监管和开展环保绩效提级等6个方面对传统产业集群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一、《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印发实施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炼焦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噪声、本标准未规定的恶臭污染物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及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脱硫脱硝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专业委员会田恬、张弘、路光杰。
1月1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对《大兴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关于对《大兴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区生态环境局牵头起草了《大兴区持续
1月13日,广东省能源局公布省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节能降耗)专项资金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其中包含广东广青科技余热发电扩产增效技术改造项目、湛江钢铁炼铁厂烧结大烟道余热利用改造项目、绿色综合节能能源改造项目、2号汽轮机通流改造等火电项目。详情如下: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公布省级打好污染防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7819万元)分配方案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间,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并将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公示日期:2025
重庆积艺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重庆永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财资环〔2022〕106号)、《重庆市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渝财环〔2023〕5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我区已调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实施库的大气污染防治
四川省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1月8日发布《攀枝花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代拟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本条例适用于攀枝花市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攀枝花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代拟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噪声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月8日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省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合计下达资金13335.2万元,其中包含:一、2024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预下达资金。根据《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办法》预下达补偿资金,2025年将根据2024年全年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清算。二、监测能
通知文件会议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生态环境质
近日,ldquo;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rdquo;持续走热,引起业界无限遐想。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构想,它给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带来了的冲击,似乎不仅仅是一个机构的设立那么简单。1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到,一些新机构将成立或组建。这里为您梳理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其目标又是什么?机构一: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报告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