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九)建立湿地保护考核评价制度。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湿地保护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其他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制定湿地生态状况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湿地面积、湿地生态状况、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情况等保护修复成效指标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落实各项奖惩措施。将领导干部湿地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奖励机制和湿地损害终身追责机制。(省审计厅、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
(十)建立湿地资源用途管控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科学确定各类湿地功能,严格实行负面清单制管理。禁止擅自征收、占用重要湿地,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一般湿地,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禁止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禁止向湿地超标排放污染物,禁止对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鱼类洄游通道造成破坏,禁止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其他活动。(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规范湿地用途管理。完善涉及湿地相关资源的用途管理制度,合理设立湿地相关资源利用的强度和上限,避免对湿地生态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造成破坏。加强对取水、污染物排放、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挖砂、取土、开矿、引进外来物种和涉外科学考察等活动的管理。科学确定湿地取水量、载畜量、养殖量、采砂量和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等上限。(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委、省畜牧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旅游发展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湿地保护执法。省、市、县各级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对湿地利用进行监督,对湿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或有关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领导进行约谈。探索建立湿地利用预警机制,遏制各种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认真落实《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利用湿地的行为,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的,由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情节严重或逾期未恢复原状的,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探索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机制。市、县级政府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或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湿地资源利用者的监督。(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健全退化湿地修复制度
(十三)明确修复责任主体。对未经批准将湿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承担湿地修复责任。对破坏责任主体明确的,由其自行开展湿地修复或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对因历史原因形成、因公共利益造成生态破坏以及因重大自然灾害受损的湿地,经科学论证确需恢复的,由各地区政府承担修复责任,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强退化湿地修复。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重点在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通过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河湖水系连通、自然湿地岸线维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人工补水、污染清理等手段,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增强湿地碳汇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省林业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满足湿地生态用水需求。水资源利用要与湿地保护紧密结合,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平衡,维护湿地的生态用水需求。建立湿地生态补水机制,明确技术路线、资金投入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全省各级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必须为重要湿地生态补水预留用水指标,满足最小生态用水需求。水库蓄水和泄洪要充分考虑相关野生动植物保护需求。(省水利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按照国家湿地修复绩效评价标准,逐步建立湿地修复工程绩效评价和评估体系,组织各级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开展好湿地修复工程的绩效评价。实行湿地修复公示制度,依法公开湿地修复方案、修复成效,并接受公众监督。(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
(十七)明确监测评价主体。开展重要湿地监测评价、全省湿地面积变化及湿地保护率核查工作,制定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重要湿地评价等标准,组织实施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县级以上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辖区内的一般湿地监测评价。加强部门间湿地监测评价协调工作,统筹解决重大问题。(省林业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完善湿地监测网络体系。结合实施的重点生态工程,统筹规划省级重要湿地监测站点设置,以向海、莫莫格、查干湖、哈泥、龙湾、雁鸣湖等重要湿地类型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依托,建立省级重要湿地监测评价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天地一体化”的湿地监测网络。健全湿地监测数据共享制度,林业、国土资源、环保、水利、农牧、气象等部门获取的湿地资源相关数据要充分对接,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省林业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监测信息发布和应用。建立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等。定期向社会公布全省各地湿地资源变化情况、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监测评价信息作为考核各地区政府落实湿地保护责任的主要依据。建立监测评估与监管执法联动机制。(省林业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建立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建立省级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湿地保护修复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区政府要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形成湿地保护合力,全面推进全省湿地保护工作。(省林业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健全湿地保护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湿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出台湿地保护修复、监测评价、资源利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健全湿地保护法规体系,切实保护好水、土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省林业厅、省法制办、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地区政府要将湿地保护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公益性湿地保护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研究给予风险补偿。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率先在国家重要湿地和国家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探索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提高湿地保护修复水平。(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银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湿地保护相关职能部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着力破解制约我省湿地保护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湿地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加强湿地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推进湿地碳汇研究和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开展沼泽、湖泊、河流等各类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湿地科学保护和系统修复。(省林业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科普宣教活动,普及湿地知识。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湿地、重视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抓好大中小学生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树立湿地保护意识,广泛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的主动性、自觉性。(省林业厅、省教育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2月24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部署太阳能光伏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充分利用园区、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实施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电溯源认证、绿电交易、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异构算力资源融合与协同、算力互联网、高速并行存储、算力能源保障等绿色算力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266号),提出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
6月11日,浙川县财政局召开环丹江水库源网荷储项目座谈会,发改委、自然资源局、湿地保护处、电灌局、淅富公司、丹阳售电公司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上,来访人员详尽介绍了源网荷储的概念、运作模式、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与会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对推动未来项目在淅川落地细节充分交换意见,对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部署太阳能光伏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充分利用园区、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实施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电溯源认证、绿电交易、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异构算力资源融合与协同、算力互联网、高速并行存储、算力能源保障等绿色算力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266号),提出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
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其中提出,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实施差别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政策。“双重”“三北”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含参照相关政策执行的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
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施行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行动、城镇污水系统治理行动等十大行动,持续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绿色能源消费促进行动,鼓励绿色电力消费。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加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建设。加大绿色低碳产
随着“430”并网节点尘埃落定,不少抢在节点前完成并网的经销商、EPC承包商长舒一口气,但市场的紧张氛围并未消散——距离“531”政策节点不足一月,从资本方到行业龙头,再到中小平台商与经销商,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都笼罩在焦虑之中。变局之下,分布式光伏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层次变化?又该如何在
5月8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政府与华能河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就年产50万吨水溶性材料及25万吨聚乙烯醇配套1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据了解,项目采用“绿电+消纳”的“新能源直供”模式,同时配置适量储能装置,满足项目绿电直供需求。项目总投资134.2亿元,一期建设年产50万吨水溶性生物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吉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发布吉林省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公示表(2025年4月),443人为4月份申请并审核符合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人员,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27名职工符合,职业工种为汽油煤油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共计获得45500元补贴金。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洮南东北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工作的公告,公告显示,洮南市已获取1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规模指标,经洮南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二次常务会议决策,将该项目建设指标分配给洮南东北能源投
“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是国家电投集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经营利润为目标,以降低度电成本为核心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国家电投集团系统上下向成本要效益,向内部挖潜力,推出赛马机制赛成绩晒成果,开展专项劳动竞赛比学赶超全方位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践证明,“一分钱”蕴含“高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八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5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1家售电公司新增业务范围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二批复牌售电公司情况,2025年5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1家售电公司复牌申请。该公司已按要求更新注册信息以持续满足注册准入条件,并开展2025年度公示工作,现申请恢复交易资格,重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中国钢研松原绿电-绿氢-纯氢冶金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建成世界首条绿电-绿氢-纯氢冶金工业化生产线。该项目采用中国钢研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纯氢冶金技术,产品为高纯度规模化生产工艺洁净新材料,有效促进我国高端合金材料开发与生产。同时,该项目将高效协同上下游企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山西建投安装集团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土建施工已全部收官,安装整体完成率已达90%,并于5月6日实现关键节点突破——电解水制氢、氢气增压机装置、氢气球罐、气化循环水、制氢循环水等5套装置顺利中交。该项目位于吉林西部(洮南)绿色能源化工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五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1家售电公司注册申请。该公司在公示期间修改了部分重大信息,现重新受理注册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第十三批、第十四批、第十五批施工、设备项目集中招标中标结果公告。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规模,其中能源建设规模80万千瓦,并新建制氢、储氢及一套18万吨级合成氨装置。该项目建设50套200Nm/h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