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记者从环境保护部获悉,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已经获批,总投资2.86亿元,土建前期工作已展开,预计2020年底前建成。
据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负责人介绍,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将依托卫星遥感手段和地面生态系统监测站点,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控网络,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数据,掌握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实时监控人类干扰活动,发现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行为,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借助这一平台,环保部将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机制,对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密监控和严格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部署,加快构建完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设置方案》,在全国共布设16400个样地,基本实现县级行政单元全覆盖,补齐地面生态质量监测短板。结合已布设的171个生态质量
广州市人民政府11月20日印发《广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修订)》,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详情如下:广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修订)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产业用地保障管理的通知》,提出将包括光伏方阵和配套设施用地在内的项目所有功能分区纳入用地预审范围,并在预审意见中提出光伏方阵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分类管理及用地备案有关要求。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光伏方阵用地实行用地备案管理。用地单位签订
为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省自然资源厅9月30日发布《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公开征求《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建议的公告按照自然资源部工作部署,我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生态保护
天津市人民政府8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维护市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详情如下: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贯
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征集意见,详情如下:关于《关于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公示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决定》《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
4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原则同意《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0.69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
2024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79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条例》的出台背景。答: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本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和规范生态保护补偿,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展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批复中提到到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1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7万平方千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国家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35%;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40.0亿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联合印发《湖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坚持系统观念和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部编制并发布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该报告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近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典型草原退化打草场和严重退化放牧场分别安装了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草原碳汇自动测定系统并投入正常使用。据悉,为科学监测分析草原碳源汇年度内、年际间形成与积累效应及机制,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在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中国
5月1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2021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其中在水生态方面,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改善;127个河湖水体重现土著鱼类或土著水生植物等。水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水生态监测,水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17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成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暨生态系统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详情如下: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成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暨生态系统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
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0次飞行。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中切实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核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根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预计将于8月上旬择机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由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支持,聚力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品质”遥感,可在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方向上提供遥感监测服务,将提高我国应对全球
2021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将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作为重要试点内容;省生态环境厅随后制定并印发了《江苏省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试行)》。近期,省环境监测中心按照两个方案要求,选取苏州市吴中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开展了地面生物量试验性监测研究,同时积极协调租用
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获悉,7月11日,北京市发布《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建设规范》(DB11/T1989-2022),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的建设原则与建设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的构建。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联合印发《湖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坚持系统观念和综合治理
近日,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远光软件在大会“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专题会议”上作主题报告,分享AI赋能电力企业数智化发展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远光软件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张永铅表示,远光软件自2015年就开始启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致力于“为企业打造人机共进的
生态环境部8月6日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等3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内容包含“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详情如下: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7月19日发布《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355号),目标到2030年,全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资源充分开发,试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达1000万吨以上。在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业减污降碳、公众低碳行为(碳普
近日,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印发《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如下: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特锐德“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携全新产品及新一代数字化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亮相SNEC,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集成生态系统,为源网荷储全场景用户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技术创新引
趋势一:数智技术生态协同、业务精简敏捷迭代、推进数字化业务网络构建。能源数字化转型在业务数据化、流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等方面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数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决策中信息不对称、决策效率低下等难题,并形成了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管理、人工智能分析、优化决策相配合的数字
生态环境部编制并发布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该报告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推进110余个海湾建设美丽海湾,探索推进厦门市等7个城市全域建设美丽海湾,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制定印发《方案》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重
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17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立足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城市能源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城乡建设、交通、生活低碳转型,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创新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开展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目标到2030年,全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资源充分开发,试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达1000万吨以上。在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业减污降碳、公众低碳行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