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海绵城市理念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控研究——以三门峡市为例

2018-03-09 09:00来源:UPDIS共同城市作者:李晓君,孙静等关键词:水土流失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门峡市水土保持规划》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外的非建设用地,针对较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区域进行评估及提出治理规划方案,但是缺乏中心城区内的小面积局部水土流失或存在风险区域的具体规划内容,水土流失整治工程项目也均分布于中心城区外。

《三门峡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重点规划范围是中心城区,结合海绵城市系统规划,提出中心城区范围内小面积局部水土流失及存在潜在水土流失风险区域的防控规划方案,可作为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补充,对城市建设区域也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2.2 水土流失防治常用技术分析

基于上述三门峡市水土流失成因及程度分析,适用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如下:


三门峡市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

2.3 中心城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域识别及管控指引

(1)重点防控区域分类与识别

由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三门峡中心城区主要河流均为多泥沙河流。中心城区范围内水土流失主要集中于非建设用地及现状未开发用地。综合考虑水土流失产生区域及受影响的区域,将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域分为以下5类,每类识别要点如下:

水源地保护区:主要包括地下水源地保护范围,中心城区内无地表水源地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土层薄,滞水能力差,渗流率低,致使地下水缺少补给。

河湖及其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河湖蓝线范围。水土流失极易使地表雨水径流携带泥沙进入河道,影响水质水环境,同时削减了行洪能力,影响防洪安全。

植被覆盖不足区:通过卫星影像以及遥感数据识别解译,识别出中心城区内植被覆盖不足的区域。植被对于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树冠截留降雨作用、枯枝落叶层蓄水作用、林地土壤渗透作用、林地土壤渗透作用以及改良土壤作用。裸露及少量植被地表经降雨冲刷,极易形成水土流失,并带来面源污染。

潜在汇水径流区:主要包括基于地形分析识别的潜在汇水径流区域。通过GIS地形分析,自然地貌会形成潜在汇水径流路径,除现状河流水系外,强降雨会通过潜在汇水径流路径进行汇集和排放。传统河道由于水流路径明确,都会按照防洪标准及水土保持要求进行相关的整治。但是潜在汇流路径一般是强降雨的状态下才可观察到径流汇集状态,形成具有较大冲刷、侵蚀力的径流,这类区域易受忽略,相对水安全风险大,水土流失风险较大。

地质敏感区:主要包括坡度大于25%的耕地及未建设区域。规划区台塬普遍,部分农田分布在坡度敏感区,庄稼固土保水能力较弱,开发建设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通过流域内封山育林、封坡禁牧、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水土保持生态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流域产沙量。下面针对水源地保护区、河湖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不足区、潜在汇水径流区、地质敏感区等提出相关水土保持的管控指引,并将相关管控工程与海绵城市生态水系整治类、防洪整治类、智慧能力建设类等项目库整合。

(2)水源地保护区——涵养及净化管控指引

中心城区内水源保护区主要为湖滨区及陕州区地下水源保护区,由于地表存在的水土流失现象,会降低土壤系统的入渗及污染削减能力。同时,三门峡市温泉资源水量处于下降状态,地下水系统的修复与补给可间接保育温泉资源。因此,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十分重要,加强下垫面植被修复,通过植被根系保水固土,促进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同时通过土壤植物系统净化,减轻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污染,保障温泉资源的水质。

水源地保护区范围需要遵循相关的建设管理规定,因此水土保持主要通过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来完成,水源涵养林将形成土壤植物系统,达到补充水量及提升水质的目标。

土壤植物系统具有转化、贮存太阳能为生物化学能的功能,是一个强有力的“  活过滤器”,如能配合适当的环境工程措施,就可在整体上起到利用资源、节省能源、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应选择具有较强土壤及面源净化能力的植物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定期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根据地下水水量、水质变化,不断优化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3)河湖及其周边范围区域——水利水保管控指引

河湖作为水流受纳体,上游及周边区域的流失泥沙主要随径流汇入河湖,并可能形成河道湖体泥沙淤积,严重影响行洪水安全以及破坏原有水生态系统。因此,建议对河湖小流域进行建设及治理管控。


原标题:海绵城市理念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控研究——以三门峡市为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土流失查看更多>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