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及产业化水平处于国际前列,但煤化工污染治理问题仍然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调整阶段,水资源短缺和环保排放又是调整阶段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气化是煤化工产业的龙头,我国的煤气化企业多分布在富煤而缺水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多数地区执行着严格的水质排放标准,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受纳水体而要求煤气化废水实现零排放。就目前的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水平来说,零排放和高标准排放都存在很大难度。煤气化企业迫切需要适用性强、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有效解决治水危机,为煤气化生产解除后顾之忧。
1 煤气化废水水质特点
不同煤气化工艺所产生废水水质差别较大,共同点是氨氮质量浓度高、含氰化物。气流床气化废水无焦油,一般含氨氮400~2 700 mg/L,COD 300~1 000 mg/L,有机物以甲酸化合物为主,酚类浓度≤10 mg/L,氰化物浓度≤30 mg/L,硬度高,悬浮物浓度高。流化床气化废水COD一般为200~300 mg/L,B/C=0.6~0.65,含焦油10~20 mg/L,氰化物浓度≤5 mg/L,酚类浓度≤20 mg/L。固定床气化废水含酚、多环芳烃、苯环衍生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含单元酚2 900~8 450 mg/L、多元酚1 500~4 250 mg/L,COD高达13 500~70 000 mg/L,B/C=0.15~0.25,氨氮高达3 500~10 000 mg/L。固定床气化废水成分复杂,毒性高且可生化性差,需重点考虑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酚、氨氮的有效去除。对于同一种煤气化工艺,煤质对废水水质的影响也较为显著,采用烟煤或褐煤作原料时,废水水质相对较差。对于煤气化废水处理,国内外一般采用由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3个单元组成的复合处理工艺。
2 预处理技术问题分析
煤气化废水预处理单元主要针对悬浮物、油、氨及酚的去除,其中,固定床气化废水脱酚问题最为尖锐。
2.1悬浮物及油的去除
煤气化废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可通过混凝沉淀法去除,混凝沉淀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等优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煤气化废水,混凝剂种类、加药量、反应沉淀方式可通过混凝搅拌试验进行优化。固定床气化废水含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浮油、分散油等游离油可通过油水密度差分层去除,常采用气浮和隔油技术,而乳化油和溶解油去除难度较大。乳化油在废水中的稳定性较强,需要破乳之后再通过气浮、吸附、絮凝等方式去除。煤气化废水溶解油的主要组分为苯酚类化合物,在预处理单元仅能通过萃取的方式进行部分去除。
2.2氨、酚的回收与脱除
对于预处理脱氨,一般采用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和双塔加压汽提工艺,能耗较高,工艺运行过程中需要缓解铵盐结晶和结垢问题。针对脱氨现有问题,有学者提出双侧线汽提塔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也有学者提出将差压式热耦合与蒸汽压缩技术应用于汽提流程以降低能耗。
脱酚是固定床气化废水处理的关键环节,酚氨回收常作为整体工艺进行优化,包括脱酸萃取脱酚→脱氨、酸化→萃取脱酚→脱酸脱氨、脱酸脱氨→萃取脱酚3种工艺路线。目前常用的萃取剂包括苯、重苯、重溶剂油、甲基异丁基甲酮、异丙醚等,常用萃取剂对单元酚有较大的分配系数,但对多元酚的萃取率仅为60%~88%,过量多元酚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单元会严重抑制微生物活性,对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冲击。常用萃取剂还存在价格高、萃取损失大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有学者提出采用络合萃取、支撑液膜萃取等工艺优化脱酚效果,但目前多局限于实验室小试,新型萃取剂、萃取装置及萃取工艺的工业化应用研究很少,实际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分析。
3 生物处理技术问题分析
目前,已投入应用的煤气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氧化沟、A/O、A2/O、SBR、生物接触氧化、MBR、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研究重点包括常规生物处理工艺的改进和针对煤气化废水水质特点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开发。
3.1 常规生物处理工艺及其改型
对于固定床气化废水,一般采用多种生物处理技术组成的复合处理工艺,但考虑到运行成本和操作强度,工艺主体一般仍为氧化沟、A/O及其改型,最常见的组合工艺为水解酸化+A/O+曝气生物滤池。常规煤气化生物处理工艺一般以活性污泥法为主体,将脱氮过程中的硝化和反硝化限制在不同反应器或时间段进行,水力停留时间较长,能耗高,构筑物占地面积大,污泥膨胀问题频发,抗冲击负荷能力差。为进一步提高处理效能,部分学者对常规工艺的运行方式和工艺组合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污染物负荷和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升。
3.2 新型生物处理技术
对于煤气化废水脱氮方式的优化,已有学者通过试验研究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高效脱氮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工艺参数,通过应用生物固定化及生物强化技术、改进反应器和优化控制参数等方式可有效提高脱氮效能,实现氨氮、总氮及COD的有效去除。为减轻酚类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生物处理单元还可以通过前端厌氧工艺优化加强对酚类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等厌氧工艺都具备提高总酚去除效果的能力。对于固定床气化废水的处理,不应简单套用常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而应该充分考虑特征污染物对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目前已有学者开展了典型酚类污染物对生物处理单元生物降解特性和脱氮效果影响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工艺改进提供理论基础,在工艺运行中,还可以通过脱酚功能菌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脱酚效果。
4 深度处理技术问题分析
对于达标排放,深度处理单元需要进一步强化氨氮、总氮、难降解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而对于再生回用和零排放项目,不仅需要将煤气化废水处理后满足生产用水水质要求,还需要妥善解决浓盐水处理、高浓盐水固化、膜污染等问题。目前国内煤气化废水排放一般都执行严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废水治理难度,氨氮、总氮和有机物的深度脱除是防治重点也是难点。从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上考虑,生物处理技术仍是脱氮除碳的首选,工艺路线上,一般在二级生物处理后首先通过高级氧化提高废水可生活性,然后再通过生物膜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氨氮、总氮和有机物。
4.1 高级氧化
对于高级氧化,常用处理工艺包括臭氧催化氧化、芬顿氧化、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氧化 。高级氧化技术的共性问题是药剂消耗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是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的瓶颈问题。非均相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对臭氧也有较高的分解利用率,催化剂可再生,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另外,也有学者通过试验提出超临界水氧化、等离子深度氧化等新技术,但实际应用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4.2 吸 附
吸附技术可强化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在深度处理单元一般与生物处理技术联用,也可在膜分离工艺之前优化入膜水质。活性炭等常用吸附剂难再生,处理成本高,低成本新型吸附剂的开发是煤气化废水吸附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活性焦(由褐煤制备)发达的中孔对大分子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已应用于鲁奇炉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但焦粒的去除需要通过混凝沉淀加以优化。
4.3 膜分离及浓盐水蒸发
膜分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工业废水的再生处理,具有脱盐率稳定、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将其应用煤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仍需要解决膜污染和浓盐水处理等问题。在膜分离系统中需要减少膜污染和浓盐水产生量,单级反渗透(RO)浓盐水产生量大,回收率仅为70%左右,两级RO回收率可达90%,但RO膜污染严重,而RO膜污染又是影响膜分离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问题。由超滤(UF)及RO组成的双膜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机物对RO膜的污染,但Ca2+、Mg2+及部分微生物通过UF膜之后仍会在RO膜表面沉积并产生无机盐结垢和微生物污染,需要定期对RO膜进行化学清洗。为此,高效反渗透(HERO)工艺在预处理环节去除硬度及其他易引发无机盐结垢的物质,通过提高pH防止微生物污染RO膜。
常用煤气化废水浓盐水蒸发技术包括自然蒸发、多效蒸发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自然蒸发的实际蒸发能力差、可控性差、占地面积大、防渗结构简单,因潜在环境风险问题而在工程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多效蒸发技术成熟,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淡水回收率可达90%,但设备投资较高。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可节能并节约冷却用水,但在国内仍处于工业试运行阶段。
5 结语与展望
1)煤气化废水成分复杂、生化抑制剂多、水质波动大,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需要针对特征污染物运用由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3个单元组成的复合处理工艺,预处理单元需有效去除悬浮物、油、氨和酚,生物处理单元需加强难降解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深度处理单元需抑制膜污染并有效提高浓盐水蒸发效率。
2)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氨氮、多元酚的高效脱除、高级氧化工艺运行成本削减、膜分离工艺水回收率提高、膜污染抑制和浓盐水蒸发。
3)解决煤气化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需要从多工艺复合和各处理单元优化升级两方面着手,在提升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约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生物处理单元对酚、有机物、总氮等多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对于降低整体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处理工艺与高级氧化工艺的优化组合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废水近零排放分盐技术可产出硫酸钠、氯化钠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外排固废量,创造环境友好煤化工项目。结合中安煤化污水场项目从废水水质特征、分盐工艺选择、污染因子、结垢因子、特征因子的控制、长周期稳定运行等方面探讨了废水近零排放分质结晶技术的工业化应用。01渗排型透水铺装径流控制1.1项目
文章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对现代煤化工废水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回用,现代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从重视单元技术发展为统筹考虑工艺衔接和源头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了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再生水回用-含盐废水膜处理-蒸发结晶处理的基本技术框架。同时,针对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优化技术集成,进一步破解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瓶颈,降低废水近零排放的经济成本并提高运行稳定性。
摘要:介绍了煤化工废水中油的5种存在状态和煤气化废水、焦化废水、兰炭生产废水等3种煤化工含油废水,探讨了静置沉降法、气浮法、过滤法、粗粒化法、化学破乳法、吸附法等在煤化工含油废水中应用的可行性,总结了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优势的除油技术。关键词:煤化工;废水;除油;探讨我国淡水资源贫乏
摘要:通过分析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汇总了我国主要煤化工项目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近年来,在国内煤炭库存积压、价格下跌而原油、天然气等石化产品需求扩大、价格
摘要:对煤化工废水水质特征、治理方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煤化工废水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煤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流程为:针对性的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后续(或深度)处理,其中针对性的预处理至关重要。关键词: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物;针对性预处理;生物处理;后续(或深度)处理我国富煤
摘要: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分析了不同的煤气化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水质特征;推荐了不同的煤气化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及回用处理工艺;介绍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工程设计实例,并就“零排放”技术在工程运行中存在的
污水处理后的色度经常困扰着很多污水处理人员,因为工艺没有考虑色度的去除,所以色度高时很让人头疼!引起污水色度的因素主要有物质的光折射和水中存在带色物质两种。光的折射除了视角上的污染外,并不会造成水质污染。而水中存在带色物质就不同了,其污染程度由水中污染物所决定。1、污水出水色度超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CoO3钙钛矿型催化剂用于紫外-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并考察了各因素对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投加量1.2mL/L,催化剂投加量0.8g/L,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强0.5MPa,pH=3,反应时间60min时,COD的去除率为89.7%,TOC的去除率
摘要:煤化工技术主要是以原煤为原料,应用物理、化学等各类工艺方法将煤炭转换为气态液态与固态,并进行深度的加工。开发煤化工技术有助于提升煤炭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煤炭能源高效利用。文章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希冀有效促进煤炭能源高效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Lurgi碎煤加压气化技术、Shell干粉煤气化技术和Texaco水煤浆气化煤气化技术,总结了上述3种煤气化废水的水质,综述了煤气化废水的预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及回用(或近零排放)技术,列举了上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出了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和回用技术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高浓度有机废水大量排放带来了巨大环境压力。详细介绍了传统的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的应用,重点论述了膜分离法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突出了该技术工艺优势。进一步探讨了污泥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该类废水资源、能源化技术的进展。最后,总结了各工艺的优缺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Lurgi碎煤加压气化技术、Shell干粉煤气化技术和Texaco水煤浆气化煤气化技术,总结了上述3种煤气化废水的水质,综述了煤气化废水的预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及回用(或近零排放)技术,列举了上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出了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和回用技术
难降解废水,顾名思义,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难降解或有毒有害物质,单纯使用生化技术,出水水质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和回用要求。如何实现难降解废水的高效处理,一直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热点和难点。在众多的物化处理技术中,吸附技术由于其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更是受到关注和青睐。吸附简介在
煤化工废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综合废水中CODcr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
目前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为富煤、少油、有气,以至于能源工业更大程度地依赖煤化工,因此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煤化工占很大比例。当前国内煤化工领域应用最多的气化工艺为SHELL、GSP、WHG、HT-L等几种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在带来洁净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生产过程排出废水对环境的恶劣
有一个趋势近来引起业内广泛关注:7月份,环保部批复的《中电投与道达尔合资年产80万吨煤制聚烯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之前批复的《内蒙古北控京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国际水协会(IWA)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国际水协会亚太地区水大会及展览于2015年9月20-2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设主题论坛和分会场论坛,同期举办相关展览。大会吸引了近千名国际和国内的代表参加。国际水协亚太水大会现场在亚太水大会期间,由国家环境保护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废水
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综合废水中CODcr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废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
煤气化是清洁、高效的煤炭利用方式,但煤气化工艺过程却会产生大量的高污染煤气化废水,其废水中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如酚、氰、氨氮和数种脂肪族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等,其中很多物质难以生物降解或带有生物毒性,长期超标排放对环境危害极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常用的煤气
9月6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召集中国神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华能集团、中国大唐等11家已涉足煤化工产业的中央企业,主持召开了“涉化”央企发展煤化工座谈会。这是继国家发改委前不久举行有关省、市煤化工工作座谈会后,就健康发展煤化工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传出消息,今后国家发改委会简化对煤化工审批程序,具体办法正在研究之中。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发展新型煤化工规划和政策的出台,一些中央企业凭借煤炭资源和资金、技术优势,率先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领域开展示范工作,并相继取得成功。但随着煤化工热的出现,近期出现了
说起寻甸,这里出产的牛、羊、马铃薯以口感绝佳名声远播,但要说寻甸这个传统农业县有一项全国技术领先的工业项目,是不是让人觉得有些意外?随着昆明跨越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在各县区的遍地开花,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作为一个煤磷资源大县,寻甸特色产业园区依托这一优势,成为了云南省和现代新昆明新型重化工与能源基地。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寻甸特色产业园引进了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褐煤洁净化项目、中化云龙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16项企业开发的“高新技术”成为了农业县里新的“工业骄傲”。
作为保障《环境保护税法》未来顺利实施、深化依法治污的一项重大举措,排污许可制度已经逐步落地。环保部率先对石油炼制、化工、农药、焦化、氮肥等15个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持证排污成了石化行业热议的话题。近期,多地环保部门出台了排污许可制度相关细则,并核发了全国首批排污许可证。通洲集团:全
摘要:中国在积极推进减排政策的同时,相关矛盾也日益凸显。有关部门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出台了减少煤炭消耗的政策,并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大型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项目的批准很有可能使这些努力功亏一篑,将中国推向高碳排放发展的道路,这与去年巴黎气候谈判中中国的减排态度
过去两个月,能源大嘴一直关注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管涌事故。上周六(7月23日),这场事故的原因终于得以公布,但仍然存在疑问。7月23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其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大唐多伦煤化工环保问题的公告》。根据这篇公告内容,大嘴为你梳理一下值得注意的6个信息。延伸阅读:【解读】左手倒右手
过去两个月,能源大嘴一直关注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管涌事故。上周六(7月23日),这场事故的原因终于得以公布,但仍然存在疑问。7月23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其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大唐多伦煤化工环保问题的公告》,根据这篇公告内容,大嘴为你梳理一下值得注意的6个信息。关于事故应急2016年4月4日,大
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者去过一个叫多伦的地方。这个西部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到北京直线距离最近的旗县,多伦的上都河与滦河汇合,从而成为引滦入津的水源之一。在历史上,六百多年前,元朝皇帝忽必烈曾经把位于多伦县的元上都作为避暑行宫。现在,这个有着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的小城除了拥有美丽的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偷排污水事件日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涉事企业声、光、味等污染问题近年来屡屡发生,环保部门曾针对该企业蒸发塘隐患问题进行12次检查、巡查并责令整改,但收效甚微。今年4月,隐患重重的蒸发塘发生管涌,周边环境被污染,1000余名居
当下,国内煤化工行业站到了发展十字路口。一方面,去年以来,有不少煤化工项目的环评遭到环保部否决;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油价下跌,煤化工的经济性受到极大影响。无论如何,煤化工要发展,环保都是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污水处理已成为煤化工企业绕不过去的关卡。到底有无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助煤
入夏以来,有关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煤能)位于咸阳市长武县100万吨/年煤基二甲醚项目的天价罚单成为了舆论热议的对象。自2015年1月初第一次处罚之后,因陕煤能拒不交罚款,79天之后罚单变为了1580万。一直拖到6月初,企业以咸阳市环保局处罚违法为由,一纸诉讼,上诉到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法院
随着水十条的发布,不少煤化工项目想取得路条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与此同时,在行业不景气的夹迫下,投资者的热情也大幅减退。高耗水、高排放一直令煤化工被人诟病,也成为国家煤化工项目发展的阻力。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的发布,煤化工的环保转型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不过,连
5月20日,中国煤化工产业环保技术应用与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为煤化工三废处理问题出谋划策。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表示,煤化工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落实水功能区限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