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山西印发《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2018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推广煤化工园区产业集聚、能源有效利用、排放集中治理等先进生产方式,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强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加快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支持开展煤化工高浓盐水杂盐纯化和结晶盐分离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煤化工生产废水超低排放。加大煤化工废弃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鼓励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区、北留周村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企业建设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余热锅炉,为煤化工生产提供蒸汽的同时,发展热电联产,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2018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山西省“十三五”化学工业发展规划》、《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推进我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我省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推进思路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企业、项目、产品、技术、园区(基地)”五位一体推进思路,实施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加快化肥、甲醇、氯碱等传统煤化工提质升级,实现产业高端化、产品差异化、生产集约化,构建山西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实现由原料制造向材料制造转变。
二、年度目标
力争2018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重点推进100个项目建设,力争50个建成投产,力争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培育5户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3个100亿元以上的化工园区(集群)。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煤基费托合成高端油蜡与精细化学品升级示范,依托潞安集团16万吨/年费托合成油蜡工程示范装置和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100万吨),认真总结前期产业化示范经验,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市场新要求,优化产品结构,有序的生产高端蜡、无芳溶剂、特种燃料、生物乙醇、高档润滑油、专属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学品。
加快推动焦煤集团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同煤集团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建设,并做好下游配套产业链规划,在发展聚乙烯、聚丙烯等大宗材料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苯乙烯、EVA树脂、乙丙橡胶、环氧乙烷、苯酚丙酮、环氧丙烷、ABS工程塑料等下游精细化学品和合成材料,与东部地区烯烃项目形成差异竞争。
依托晋煤集团100万吨甲醇制汽油示范项目,开展甲醇制高清洁燃料示范,并积极争取开展百万吨级的煤制芳烃(MTA)的产业化示范。进一步依托阳煤集团乙二醇项目,探索合作建设大型聚酯纤维项目,实现芳烃和乙二醇等产品就地转化,实现由输出原料向输出材料转变。
以保障京津冀地区成品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战略储备、应急供应为目标,全面评估我省和京津冀等周边地区市场供需情况,科学布局煤基能源(煤制天然气、煤制油)项目。重点支持中海油和同煤集团合作建设40亿m3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开展主甲烷化技术工业化示范并开展煤制天然气联产油品和化学品示范,提高煤制气项目生产的灵活性和综合效益。
(二)大力推进焦化化产深加工。
积极发挥我省焦化产能优势,加快探索以低阶煤为原料,通过配煤技术,生产用于加压或常压固定床气化原料即气化焦或民用清洁焦,降低我省固定床气化的成本和环保压力。以化产深加工推动我省焦化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兼并重组集中优势产能或者“馏分交换”等措施,推动我省炼焦化产品深加工的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全面提升我省炼焦化产品深加工能力,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加工深度最广、产品附加值最高的炼焦及深加工产业基地,争当全国煤焦化产业融合发展领跑者。
利用晋北地区低变质煤化学活性好、高挥发分等特点,鼓励同煤集团开展中低温热解、高温快速加氢热解技术等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在生产半焦、化工焦、洁净焦的同时,通过深加工联产燃料油、芳烃等化工产品。
推动利用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依托山西焦煤飞虹化工、阳煤丰喜泉稷等企业,重点发展焦炉煤气经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材料产业;依托孝义盛世富源、金岩煤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联产天然气(LNG);依托潞宝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焦炉煤气、煤制气等多气头制乙二醇及下游新材料产品;依托山西利天下新材料、潞安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费托合成蜡;依托孝义金达、润锦化工、安泰集团、通洲煤焦等企业,重点发展焦炉煤气制天然气(LNG)以及联产合成氨。
以煤焦油为原料,积极发展苯酐、高档炭黑、染料中间体、咔唑、精蒽、蒽醌、2-萘酚、2,3-酸等深加工产品;加强煤焦油沥青的利用,生产针状焦、超高功率电极、沥青碳纤维及沥青球状活性炭等碳素材料,形成碳素新材料产业优势。依托阳光焦化、永东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2-萘酚、蒽油深加工、中间相碳微球、特种炭黑;依托山西宏特、孝义金州等企业,重点发展粗蒽深加工、针状焦、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导热特种石墨、煤系沥青基炭纤维;依托南耀昌晋苑、介休昌盛、阳煤太化等企业,重点发展煤焦油馏分加氢、重苯加氢制燃料油。
通过粗苯加氢技术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产品,与煤制烯烃产业链结合,发展工程尼龙、聚酰亚胺纤维、非结晶型共聚酯(PETG)等高性能材料和功能纤维。通过粗苯萃取精制技术,生产顺酐及噻吩等高附加值产品。依托阳煤太化新材料、潞宝兴海新材料等企业,重点发展精苯加氢精制己二酸、己内酰胺、环己酮,并进一步向尼龙6、尼龙66、尼龙12等系列产品延伸;依托三维集团发展顺酐与下游1,4-丁二醇、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等产品;依托山西侨友集团,发展顺酐等产品,并进一步提取噻吩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合成医药、化学试剂、高分子助剂等衍生物。
(三)推进传统煤化工技术改造。
加快我省传统煤化工转型创新步伐,积极延伸产业链,向高端、精细、材料等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由初级资源型向高端材料型转变;通过兼并重组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规模优势,集群优势;鼓励对现有规模小、技术落后的化肥、甲醇、电石、聚氯乙烯等装置开展技术改造,提升装置现代化水平;全面开展企业管理、产品能效等对标活动,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生产装置的长稳安满优运行,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内传统领域煤化工领域提质升级。
支持化肥企业,利用企业原料、产品、装置等优势,开展技术改造,适度延伸产业链,发展化工类产品,实现“肥化并举”,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依托晋煤、阳煤、天脊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复合肥、多肽尿素、测土配方肥等专用肥;依托交城金兰化工、交城华鑫肥业生产多效肥、硝酸复合肥等产品;依托天泽集团发展化肥生产联产乙二醇、车用尿素、三聚氰胺等产品;依托丰喜集团发展化肥生产联产己二酸、三聚氰胺等产品。
支持甲醇企业延伸产业链,生产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甲醇蛋白等化工产品,或统筹区域内甲醇集中深加工,发展MTO、MTP、MTG、MTA等材料产品。依托焦煤集团,加快推动甲醇制烯烃示范项目建设;依托兰花集团开展甲醇制二甲醚等工程,推动甲醇作为清洁燃料的使用范围。
支持氯碱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大力发展1,4-丁二醇、EVA乳液、PTMEG、特种聚氯乙烯等乙炔化工下游产品。依托襄矿集团,开展煤—电石—氯碱—乙二醇全产业链建设;依托阳煤昔阳化工,发展氯化聚乙烯、糊树脂等特种聚氯乙烯;依托榆社化工、霍家工业等企业,开展高附加值氯产品的开发,生产水合肼等精细化工产品。
严控产能规模,推进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化肥、乙炔化工、氯碱等传统煤化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依托晋煤、阳煤丰喜、天脊、天泽等化肥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端增值尿素、增值型作物专用复合肥料;依托山西三维、阳煤昔阳化工、霍家工业等企业,大力发展1,4-丁二醇、EVA乳液、PTMEG、特种聚氯乙烯等乙炔化工下游产品,延伸发展二氯苯等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重点推进山西晋煤华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置换合成氨产能)示范项目、霍家工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聚苯硫醚项目。
(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示范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山西焦煤、晋煤集团、潞安集团、阳煤集团、同煤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天脊集团、天泽集团、丰喜集团等传统煤化工企业,以及翔宇化工、永东化工、侨友化工等精细化工企业发挥资源、资金、管理优势,强化招商引资,鼓励其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引导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带动中小企业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带动全省化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密切跟踪成熟大型煤气化技术在我省示范项目中的运行,及时总结评价潞安集团180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采用的3200吨级壳牌干粉煤气化炉和同煤集团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采用的壳牌气化炉运行情况及与当地煤种的适应性;加快推进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装备开发研究,支持阳煤集团开展第四代晋华炉的工业化升级示范,支持晋煤集团开展以晋城三高煤为目标原料的晋煤炉工业化示范;加强与国外专业机构在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合作研发,重点支持阳煤集团与美国燃气技术研究院R-GAS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装置建设。
(六)支持重点园区建设
推广煤化工园区产业集聚、能源有效利用、排放集中治理等先进生产方式,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强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高碳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示范区。
依托大同市左云煤化工园区、忻州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加快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支持开展煤化工高浓盐水杂盐纯化和结晶盐分离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煤化工生产废水超低排放。加大煤化工废弃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依托潞城现代煤化工工业园区、襄垣县王桥新型煤化工园区企业积极开展造气炉渣、电石渣等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建材。
鼓励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区、北留周村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企业建设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余热锅炉,为煤化工生产提供蒸汽的同时,发展热电联产,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洗煤厂产生的泥煤、中煤和煤矸石等作为燃料,并大比例掺烧工业造气炉渣;余热锅炉采用造气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吹风气、合成氨和甲醇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燃性尾气、电石炉气等作为燃料,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煤化工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切实加快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成立部门、地市联合推动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不定期专题研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我省煤化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要基地(园区)建设发展中涉及的立项、土地、水资源、安全、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资金保障、税费等问题,形成推动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结合我省实际,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2-3个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园区,要做好园区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严格审核入园项目,实现化工园区内部做到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开展现有煤化工园区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明确产业方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园区内现有企开展技术改造,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创优营商环境,统筹管理土地、环保、安全、项目审批等事项,做好水、电、气、路、通讯、污水及危险废物处置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立园区统一的环保、安全、消防等应急指挥平台。
(三)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瞄准建设全国“煤化工产业人才高地”的目标,着力构建从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多层次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一方面积极要利用我省出台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招揽一批国内外煤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我省煤化工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人才观念,为现有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更优环境,减少人才外流;同时抓住我省实施“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的有利时机,吸引山西籍煤化工人才回流,服务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调整优化省内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对员工专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
(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企业债券、信托资金、金融租赁和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运用银企联手、银团贷款等方式增加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贷款支持。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及我省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加大对我省煤化工产业重大示范项目、技术改造、高端产品发展、绿色安全生产、智能制造试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设立500亿元煤化工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投入,通过收益让渡等方式,引导省内外社会资本在我省落地,最大化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杠杆效应。
(五)深化行业合作交流
加强省内煤化工企业交流,密切跟踪我省焦煤、同煤、阳煤、潞安、晋煤等企业大型煤化工项目建设、调试、运行情况,针对问题,总结经验,信息共享,不断深化对我省煤种、煤质以及与大型煤气化技术的适应性的认识,深化对大型煤化工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的规律的认识,使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少走弯路。加强与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较为发达地区的合作,在产业创新模式、技术研发、项目运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交流。支持我省煤化工企业与国内外创新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研究和攻关关键技术,适时在我省开展产业示范项目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评估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共计44个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通过评估。通过评估的试点项目,试点对象所属范围内单个企业,视同开展一次清洁生产审核。两批试点项目中符合入库条件的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可按程序纳入中央生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11月25日公布2024年第二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名单,本名单共有39家企业,要求各相关企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持续发挥清洁生产节能、减碳、减排污染物的协同作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第一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名单,其中包含吉林省宇光大岭热电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布2024年第一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名单的通知吉环科财字〔2024〕24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新区(梅河口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按照《清洁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4年第一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单位,共包含润嘉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27家公司。关于对2024年第一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单位进行公示的通知京发改〔2024〕1290号各有关单位:按照《北京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京发改规〔2013〕6号)相关规定,市发
近日,经江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江苏省“两高”项目管理目录(2024年版)》。目录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9年9月30日,根据国家规定和江苏省实际动态调整更新。相关要求如下:“两高”项目认定以主产品为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4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结果(第一批),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环办科技〔2018〕5号)的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对2024
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评估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共44个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评估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
近日,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发布了2023年“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评价结果的公示,深能环保宝安能源生态园凭借其在清洁生产领域的卓越实践与创新成果,荣获全省新标准下首批“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成为广东省16家、深圳3家上榜企业之一,亦是此批次唯一一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本次通过省级评级是对深能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进一步科学规范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保障清洁生产审核质量,指导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的通知各盟市发展
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为全面推动郑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了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加强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等八大方面35项主要任务。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严管严控“两高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佛山市2023年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通过名单,共有102家企业纳入该名单。1佛山市中鸿装饰材料有限公司2佛山华旭塑胶模具有限公司3广东天安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4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5佛山宝源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6佛山市南海合源纸类制品有限公司7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
11月18日,宁夏宁东绿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2024年一期复合光伏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发布。招标公告显示,主要建设560兆瓦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复合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其他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建设地点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招标范围:本项目光伏场区及集电线路,包括但不限于:项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新疆发改委近期发布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新疆发改委将督促指导企业研究探索“CCUS+减排技术”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实现用能需求绿电替代,做好现代煤化工、炼化与新能源深度耦合,确保绿色低碳发展。详情如下: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情况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现代煤化工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11月11日,全国现代煤化工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晓军致欢迎词,希望通过共同体的建设,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孔军峰作了致辞
8月29日下午,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京会见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一行,双方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化工项目开发进行座谈交流。包头市政府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王秀莲参加座谈。双方表示,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从多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对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进一步强化煤炭主体能源地位,按
《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从多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对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进一步强化煤炭主体能源地位,按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引导现有现代煤化工企业实施节能、降碳、节水、减污改造升级。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绿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引导现有现代煤化工企业实施节能、降碳、节水、减污改造升级,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标准引领和约束作用,稳步提升现代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动现代煤化工装备数字化建设,鼓励现代煤化工企业、装备企业、服务商组建联合体,研究开发现代煤化工智能装备与场景融合技术,培育一批智慧生产典型场景。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
6月份,全区监测的7大类现代煤化工产品价格1升6降,其中,煤制高温煤焦油价格上涨明显,其他品种价格小幅下降。一、我区现代煤化工产品价格运行情况(一)煤制天然气价格微幅下降6月份,天然气市场供应量充足,下游需求先弱后强。上半月受煤炭、钢铁等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天然气车用需求偏弱,生产企业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山西太原市妇幼保健院2025-2026年度电力交易服务项目公开招标,项目内容为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南内环院区、长风院区2025年-2026年购电。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两个院区,年度用电量约1100-1200万度(以实际发生量结算),拟通过售电企业代理购电服务。项目预算金额850万元,最高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售电公司启动强制退出程序的公告,山西龙城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售电公司(详见附件1)不满足市场存续条件,且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经请示政府主管部门及能源监管机构同意,拟对上述公司启动强制退出山西售电市场程序,并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山西能监办修订了《山西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其中提到,火电、水电、自备发电厂机组自并网发电之日起参与有偿辅助服务费用分摊,自完成整套启动试运行时间点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山西新型经营主体电力响应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晋监能市场规〔2025〕1号)。文件明确,电力响应交易可采取集中竞价或挂牌摘牌两种方式开展。市场运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交易方式,提前向参与经营主体进行公告。经营主体按市场运营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能监办公示山西独立储能和用户可控负荷拟参与电力响应交易企业(试点),辅助服务聚合商华工优能(山西)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凯瑞达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深电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山西能源营销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电力能源有限公司、临汾汾能电力科技试验有限公司等6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平定县400MW/800MWh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五局电力能源有限公司、元工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1968.1337万元,折合单价1.27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内蒙古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1978.226万元,折合单价1.275元/Wh
2025年1月13日,国网山西电科院晋中实验基地正式进入虚拟电厂实体化入市运行阶段,这是山西省第一家进入电力现货市场的多能互补园区虚拟电厂用户。电科院依托晋中实验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科研实证平台”良好建设基础,利用中低压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聚合了兆瓦级风、光、储、充、冷、热等各类能量元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开展零碳乡村试点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集中开发和分散发展并举,在保护生态、保护耕地,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支持县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在具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D级售电公司进行风险预警的通知,据显示,山西业强售电有限公司等3家售电公司2024年年度信用评价结果为C级,应在2025年1月16日前完成相关整改。经核实,山西业强售电有限公司以及山西旭之光能源有限公司未在截止日期完成相关整改。为规范山西电力市场信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山西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创历史新高。其中,绿电外送交易电量75.38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参与绿电交易的山西新能源企业大幅度提升,已由2021年的1家发展到如今的143家,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据了解,2023年年底,山西率先在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8日,山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大同市委会主委张海兵作了《积极发展储能产业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发言。他表示,山西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规划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实现市场化发展。但随着产业规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