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餐厨垃圾评论正文

上海明确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一分到底”才是真正的垃圾分类

2018-05-14 09:14来源:解放牛网作者:李茂君关键词: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末端:提高湿垃圾周转处置效率

下午4时45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路,“沪环运货6002号”集运船靠泊在老港固废处置基地的东码头,船上是总重近600吨的几十只集装箱,里面装着徐浦转运码头打包好的生活垃圾

没多久,集装箱被吊机逐个吊放到运输车上,分别送去焚烧发电或填埋。老港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该基地每天填埋的生活垃圾1万多吨,而焚烧发电的约有3000吨。

不过,他坦言,就末端而言,要将上海生活垃圾严格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置,尤其是湿垃圾的专门处置,目前条件还不够成熟。2017年,上海生活垃圾清运量超过800万吨,日均清运量约2.2万吨,假设清运的垃圾都进入末端处置环节,且其中近三成是湿垃圾,那么全市需要配套近7000吨/日的湿垃圾处理能力。因此,在老港基地规划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等投运前,上海湿垃圾尚无能力做到100%的针对性处置。

对于未来全市日均需要处理的湿垃圾量,《方案》也作出了类似的判断,提出要重点推进一批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力争到2020年,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日。“随着设施到位,届时上海的湿垃圾就将真正实现全程分类。”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解决湿垃圾的处置问题,并不能把“宝”都押在老港基地,根据日本、美国等国的经验,就近处置是最为环保、经济的方式。因此,《方案》提出在老港基地以外,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在浦东曹路、闵行华漕、普陀桃浦、宝山月浦等地再设置一批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提高湿垃圾周转和处置的效率。

目前,上海一些农村和社区,湿垃圾已经初步实现小区域“内循环”。

在长兴镇的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整座长兴岛每天产生的十几吨湿垃圾都被运来,分别送入7台处理机内,一周后,它们将被特殊的菌剂“消化”成不到1吨的有机肥。如今,这些有机肥已经成了周边居民眼中的“香饽饽”。

“不时有人过来,免费领回去种花种草,所以几乎没有库存。”长兴镇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所长施鸣表示,湿垃圾产自居民,又回归居民,这样的“内循环”让全镇居民在垃圾分类上有了切实的获得感,更直观地看到垃圾分类的意义,如此促进垃圾分类的方法,远比村居委会干部一次次登门拜访、苦口婆心要有效。

原标题:“一分到底”才是真正的垃圾分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厨余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