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海绵城市:生态建设不可或缺(附精彩案例)

2018-06-04 09:54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关键词:海绵城市弹性环境变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图为绿色屋顶典型结构示意图

3、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调蓄容积,且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我们这里讲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其主要满足以下几点:

1)下沉式绿地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mm。

 

2)一般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mm。

上图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典型结构示意图

4、生物滞留设施

是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为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并减缓流速。

2)屋面径流雨水可有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由路缘石豁口进入。

3)生物滞留设施用在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坡度大于1%,设置挡水堰/台坎,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用在靠近路基部分时,应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项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mm。

上图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示意图

上图为复杂性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示意图

5、渗透塘

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

1)渗透塘前应设置沉砂地、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并减缓流速。有降雪的地方,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侵害植物。

2)渗透塘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一般不大于1:3,塘底至溢流水位一般不小于0.6m。

3)渗透塘排空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

 

4)渗透塘应设置溢流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衔接,渗透塘外围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

上图为渗透塘典型构造示意图

6、雨水湿地

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

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径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为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

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

1)进水口和溢流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2)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3)沼泽区分为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是雨水湿地主要净化区。浅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0.3m,深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3~0.5m。水生植物依据不同水深进行种植。

4)雨水湿地的调节容积应在24小时内排空。

 

5)出水池主要起到防止沉淀物的再悬浮和降低温度的作用,水深一般为0.8~1.2m,出水池容积约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的10%。

原标题:海绵城市:生态建设不可或缺(附精彩案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弹性查看更多>环境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