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企业正文

一滴水环保污水处理终端超滤替代

2018-06-05 11:25来源:一滴水环保关键词:污水处理一滴水环保企业在行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下取典型的现场案例进行分析:

某开发区城镇污水一级A提标至地表四类水,为了使SS达到5mg/L,终端采用了超滤膜组件,设计流量每天5万吨。工艺流程为:

生化---絮凝---气浮---机械过滤----超滤---产水

◎ 运行出水悬浮物稳定达标,维持在1—2mg/L。

◎ 运行流量逐渐衰减,平均每年10%。

◎ 期间由于水质波动或气浮不稳定会导致机械过滤器(不锈钢网)堵塞。

污水处理的原则是:够用为好,达标即可,由于受到运行成本的控制,一般不建议单方提高出水指标,因为这将导致运行成本增加,由于超滤膜的精度是固定的,因此不能根据需要而调整,达到1—2mg/L固然是好事,但是与SS达到5mg/L要求比,则过多增加了运行成本,本案例实际上也是普遍现象,流量小可以不关注,但是每天5万吨或10万吨则不得不考虑运行成本问题。

污水处理是保本微利,需要处处精打细算,才能挖掘利润空间。

四 工艺路线分析

以一级A再提标至地表四类水典型工艺为例:

生化---絮凝---气浮---机械过滤----超滤---产水。

◎ 生化至絮凝阶段,会有部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微生物代谢物,他们都是水中粘性物质的一部分,然后进入到絮凝阶段,絮凝阶段目的在于化学除磷,这个阶段会添加聚氯或聚铁从而产生繁花,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团聚长大,繁花是粘性物质,聚丙烯酰胺是粘性物质,微生物群体,微生物代谢物也是粘性物质,他们通过气浮会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运行好的气浮出水肉眼观察悬浮物已经很少,清澈透明,检测可以达到10---20mg/L。

◎ 注意这个现象和指标:肉眼观察悬浮物已经很少,清澈透明,检测可以达到10---20mg/L。既然清澈透明为何检测仍然是10---20mg/L呢?根据国标,悬浮物SS的检测方法是重量法,用0.45微米的膜片过滤后烘干,万分之一天平称量,因此尽管肉眼看着清澈透明,但是水中的微量胶体在烘干后仍然显示重量,四类水要求5mg/L的含义是:一升水的百万分之五,这就是技术瓶颈所在,也是污水提标的最后一公里。

◎ 问题在于面对10—20mg/L的水质,用什么工艺技术路线和设备,才能达到四类水要求的5mg/L?用砂滤吗?进出水差不多,难以稳定达标,关键是每天数万吨的流量,采用砂滤要消耗大量的反洗水和电耗,相比之下用超滤膜工艺并无道理,超滤膜精度可以在0.1—0.01微米,完全截留胶体,所以出水会稳定达标。

◎ 分析到这里可以看出,选择超滤膜的目的主要是截留胶体类细小悬浮物,但是膜组件又恰恰容易被胶体阻塞,下图是现场运行中的膜组件,可以看出,

  

原来白色的膜丝逐渐变成了黄色---深黄色---黑色,他们包裹在膜丝的周围,堵塞了膜孔,因而造成了流量下降。无论采用水洗,气洗或药剂清洗都难以完好如初。都难以100%回复膜通量,但是污水处理却要求:即要满足技术指标又要保持处理量。因此可以认为,选择膜工艺作为污水处理的终端,作为截留悬浮物的设备系统,完全可以使得出水悬浮物达标,但是难以满足长期稳定的水通量,而气洗,药剂清洗,离线清洗,定期更换膜组件都增加了运行成本。

◎ 如果说选择膜工艺是为了截留包括胶体类悬浮物,那么只要达标,只要有合适的性价比,尤其是既要达标还要保持水通量,用什么工艺都可以,包括膜工艺但是不限于膜工艺,既然传统砂滤不理想,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呢?这就是北京一滴水深床微滤研究的初衷。

◎ 如前所述,超滤是绝对精度,深床微滤是相对精度,从这个意义上将,深床微滤不能替代超滤,但是就类似上述污水提标终端来讲,就产水指标来比,深床微滤完全可以替代超滤,而且比超滤更有优势,更具性价比,例如深床微滤可以通过调整滤材颗粒直径和滤层高度,借以控制过滤精度,从而可以调整出水SS指标在用户要求的范围,例如:要求达到5mg/L,则深床微滤控制在小于3---4mg/L即可,这样比超滤可以降低运行费用。在实际运行中,深床微滤出水悬浮物SS最好指标可以达到0.9mg/L,SDI(污染指数)可以达到小于4。

五 实施案例

以下是某工业园区日处理5万吨膜工艺终端技术改造情况。

第一步:技术交流

用户提供运行情况和要求,供方现场考察后提出改造的技术方案,双方讨论修改确认。

第二步:中试验证

提出采用深床微滤替代超滤难以让人相信,尽管技术交流和原理探讨都认可,但总是不放心,因为毕竟是大型膜系统,污水处理也会有一定的波动,因此一滴水公司提供了一套中试设备现场运行测试。这是一套放在集装箱内的完整系统,采用了商品的最小规格,当需要增加流量时,仅需要并列模块设备或增加滤罐直径即可。设备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送交第三方检测和用户

 

 

用户随时取样检测,各项参数均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内容,用户最终同意实施技改方案,采用一滴水深床微滤替代超滤。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一滴水环保查看更多>企业在行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