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长流程是钢铁发展的压舱石
首先,近几十年全球长流程高炉炼铁工艺日趋成熟、快速稳步发展,满足了全球市场的需求,2017年全球高炉生铁产量达11.748亿吨,我国占60.5%,达7.108亿吨。
多年来,炼铁工艺的装备大型化是炼铁技术的发展趋势。明显提高的高炉操作系数和生产效率,大大改善了高炉工艺的经济技术指标。
其次,中国钢铁业发展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例如:干熄焦技术的推广),改善了钢铁工业生态环境,成为钢铁生产的压舱石。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长流程为钢铁工业发展带来高质量高化学能气体资源——焦炉煤气,可以弥补天然气短缺地区发展直接还原炼铁的发展短板,构成钢铁未来发展又一块压舱石,保证钢铁大船破浪前进。
3、直接还原炼铁是钢铁发展的驱动力
直接还原炼铁基于氢冶金原理,由碳冶金转为氢冶金是钢铁工业的一场革命,它必将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直接还原即用氢还原炼铁,所以首先要解决氢资源问题。全球直接还原炼铁普遍采用天然气经转化、重整、裂解生成H2+CO作为还原剂,完成炼铁工艺。
然而,在天然气短缺,长流程为主导的钢铁厂中,采用焦炉煤气为还原剂实现短流程工艺是最佳的选择。
其原因有二:
1)长流程中自产高化学能的焦炉煤气,不需要外购天然气,质量和数量上均满足直接还原工艺的需要;
2)焦炉煤气中含氢60%以上,大大优于天然气,是节能高效的还原剂。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是成熟的,被钢铁业普遍认可。气基竖炉单模块产能不断扩大,由年产20万吨扩大到30、50、180、250、300万吨;
DRI的质量不断提高,金属化率由90%-92%提高到94%-96%;焦炉煤气生产DRI技术的突破,是钢铁工业的重大创新,推动钢铁转型升级的新发展。
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钢铁厂中实现直接还原-电炉炼钢短流程工艺,具备以下八个特点和优势。
1)根据数据统计,高炉铁吨铁CO2排放量为1600kg,直接还原铁吨铁CO2排放量为800kg。
据此计算,年产100万吨钢铁厂年减少CO2排放量80万吨,按照吨CO2交易费用为每吨40美元计算,年节约CO2交易费用为3200万美元,将极大地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
2)根据大数据统计结果,直接还原铁-电炉钢吨钢的生产成本比高炉-转炉炼钢吨钢成本低42美元,按年产100万吨计算,年降低成本4200万美元,为传统钢铁厂转型升级提供莫大驱动力。
3)根据工厂实际运行状况统计,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是焦炉煤气发电产生经济效益的2.6倍。
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是利用焦炉煤气的还原潜能,燃烧发电则是利用焦炉煤气的热能。
H2的热值为2586 kCal/Nm3,而CH4热值为9000-9500 kCal/Nm3,用天然气燃烧发电才是正确的选择,而焦炉煤气应用作原料(还原剂)。
4)由于焦炉煤气中含氢气为60%,而天然气中含氢气为0,用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并降低纯氧消耗。
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天然气匮乏的地区,用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经济和技术上都是合理的。
5)在当今的钢铁联合企业中,用“五联供”的办法(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气、煤制气、天然气)可以做到焦炉煤气供应量的平衡,用顶替出的大量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可谓是一次能源革命。
6)直接还原铁是纯净铁,最适合于在电炉中生产纯净钢,可以明显增加钢材的附加值,推动供给侧改革。
7)用100%的球团矿作为直接还原的原料,用100%的直接还原铁作为电炉炼钢的原料,这是世界钢铁发展的新趋势。
单模块的直接还原装置生产能力已达250万吨/年,由此不难看出,直接还原-电炉炼钢短流程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8)直接还原与大型铸钢的对接或直接还原-电炉炼钢短流程工艺的复制,项目的落地,成为直接还原电炉炼钢短流程的工业实验厂,将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转型升级取得技术和生产经验。
长流程与短流程的融合将构成中国特色的钢铁发展方式,成为全球钢铁工业的最先进流程。我国钢铁工业应颠覆式发展,推进直接还原铁的发展,实现钢铁转型升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首钢集团下发《关于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稳妥有序推进首钢“双碳”工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分为“总体要求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2020年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6%,但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严重依赖煤基化石能源,是导致碳排放量较高的首要因素。2020年,钢铁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6%左右。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加强碳捕捉利用是钢铁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因此,钢铁产业亟待研发和应用碳中和前沿技术,实现低碳绿色化转型升级。即将实施的碳税政策更凸显其倒逼作用,将对资源能源密集型的钢铁产业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目前,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钢铁工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转型升级、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钢铁企业的惟一选择。要走好这条必由之路,就必须选择合适的环保技术,并对当前的流程、装备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造。当前,钢铁行业需要关注的节能环保技术主要是工艺流程优化和再造技术等方面。从钢铁
从钢铁生产过程来看,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炼铁工序(含炼焦、烧结、球团、高炉),其能耗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70%以上。根据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排放量进行的等标污染负荷分析得出,烧结工序的污染负荷最高,是长流程钢铁生产中最主要的废气污染源,焦化和自备电厂次之。烧结厂排放的废气
4月29日,梅钢焦炉煤气精脱硫能力提升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上海梅山工业民用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60999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江西新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6762600元;第三中标候选人: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152849.54元。
4月25日,《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发布暨氢贸易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隆重召开,活动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会上举行《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T/SEESA025-2025)团体标准首批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正式发布《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T/SEESA025-2025),并将于4月15日起正式施行。该团体标准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美锦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
4月3日,梅钢焦炉煤气精脱硫能力提升项目-EPC招标公告发布。主要工程建设内容:(1)在原预留脱硫塔基础上新增一套焦炉煤气脱硫装置备用塔及配套系统。(2)优化原介质管路,新增检修泵1台,改造原再生泵进出口管道、贫液槽、再生槽及事故槽,新建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和除雾冲洗水系统。原再生泵A与循环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中集新能(六盘水)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LNG)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二次)结果公告,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投标报价为6.74亿元。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杨柳街道麒麟路隧道东侧,建设工程以首钢水钢焦化副产品的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为推动实施《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原文如下: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河北省国资委发布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创建氢能冶炼新生产秩序实现氢还原铁技术赋能增值。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工序指标优化、DRI产品质效提升、全绿氢近零碳技术研发等重点工作,深挖降本创效潜力,全力实现氢冶金连续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2月份,氢基DRI产量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简称“氢能促进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从技术发展现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山西省长治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长治市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分析。其中显示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建立,目前,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已完成项目备案等工作,潞城区仁和、屯留区鼎轮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集中式风光开发利用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
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空气质量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一氧化碳(CO)作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六项基本控制污染物之一,其治理工作正悄然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热点。一氧化碳的来源广泛且排放量巨大,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等行业化石燃料的燃烧、垃圾焚烧以及汽车尾气等。近年来,随着我
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对当地氢能产业发展做出相关提议,他呼吁将贵州省六盘水市纳入氢能产业发展重点城市,支持其试点氢能发展;鼓励设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煤一焦一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开设氢能专业,培养技术人才;深化与山西、长三角、大湾区氢能合作,促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资金、技术、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已连续20余年保持全球第一。但是,钢铁行业也是耗能和排污大户,是我国“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10月13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来到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随着绿色钢铁工业战略的推进,短流程工艺在钢铁企业快速发展。2018年预计有20多座电炉投产,电炉钢的增加量在3000万吨以上,电炉钢的比例接近或达到10%。新上电炉炼钢的设备,工艺技术及产品呈现出一些需要提升和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服务会员单位,共同建设服务平台,进行电炉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