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院士也为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写了殷切的希望: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审慎、适时地调整钢铁生产结构,发展电炉炼钢工艺,建设绿色智能的钢铁工业。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出席会议并致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龙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李晓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李玉爽博士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参加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炼钢厂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秘书长王新江主持。
赵沛在致辞中表示,采用高效、清洁的电炉短流程炼钢,对于减少主要污染物和CO2排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截至2016年,我国规范企业有电炉超过200座,产能超过1亿吨,产能利用率约60%。预计,在产能不断减少的情况下,2025年我国电炉钢的比例有望达到或超过25%,电炉使用废钢量超过1.5亿吨,可节约8000多万吨标准煤,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他同时指出,近两年来,国内新增加了大量电炉,对化解过剩产能形成严重挑战。一些新上电炉水平不高,也将成为今后的环保压力。因此,应该把握正确的技术发展方向。一要高效、高质量、低成本,二要环保。
他希望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服务平台能为中国钢铁绿色智能化流程发展做出贡献,并能更好的引导钢铁工业短流程发展,同时呼吁各电炉生产厂、科研院所等单位要支持此平台的健康发展,为中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做有益工作。
王新江在题为《中国电炉炼钢的炉型分析》的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当前主流电炉炉型与经济技术指标以及下一步趋势。他认为未来电炉流程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连续加料、“不开盖”,控制灰尘;“平熔池”、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噪音;废钢预热,充分利用能源;废钢预处理,提高生产效率;烟气中余热回收及二噁英治理;智能化等几个方面。
他按区域对未来电炉钢产能布局提出了具体建议:华北京津冀地区环境承载量已不堪重负,未来电炉钢产量应控制在3000万吨左右。华东及长三角地区工业较发达,整体考虑不应超过4000万吨,应以板材或加工材为主鼓励华南地区发展电炉短流程钢厂,珠三角地区电炉钢产量达到1500万~2000万吨,应生产满足区域性消费特征明显的板带材、建筑钢材和特殊钢棒线材。适度鼓励西南成渝地区发展电炉短流程钢厂,可控制在1500万吨,生产满足区域性消费特征明显的建筑钢材。西北地区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适度发展电炉短流程钢厂,电炉钢可不超过1000万吨,以建筑钢材为主。鼓励中部和晋南及东南等地区钢铁企业,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原燃料供应、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可发展总量不超过2000万吨的电炉钢,以长材为主。东北老工业基地,电炉钢的比例应控制在2000万吨,以特殊用途钢为主。
他认为优化我国钢铁产能布局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统筹总量调控,促进布局调整与产业技术结构优化相结合,避免少数地方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加剧产能总量过剩。其次,我国废钢铁资源供应环境的改善将是逐步、长期的过程,很难呈爆发性增长,未来,应循序渐进促进电炉短流程健康发展。第三,长期制约我国电炉短流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电炉钢的成本竞争力问题,未来,电炉流程的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电力价格,因此,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对提高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龙凤、李晓亮、李玉爽分别作了题为《环境保护税实施要求与要点》、《环境防治攻坚战对钢铁行业环境管理的要求、影响和展望》、《固体法修订与固废鉴别》的报告。
参加平台建设的各单位代表就目前电炉炼钢的技术发展现状,工艺技术指标以及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各生产厂关心和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大家在座谈中纷纷表示:中国金属学会建设的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服务平台会对各单位的短流程建设和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和指导作用。
应与会代表要求,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服务平台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按月交换信息和资料,并对各单位在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安排有关专家进行调研、咨询和提出解决方案,此外,针对电炉炼钢的系统标准和电炉规范等开展工作,促进短流程的合理发展,提升电炉炼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主要观点: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内部升级将极大重塑用电结构,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进入后工业阶段,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比值降至1以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增强,能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高耗能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等行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碳减排的主战场。高耗能企业对待碳减排的态度、进展、技术难点是当前的行业关注的重点,而碳交易市场则成为高耗能行业跃跃欲试的主战
2月8日,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现予以公告。其中指出,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建设应用工业绿色微电网,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争创环保绩效A级、能效“标杆水平”。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创建
2025年2月8日,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以下简称《2025年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和《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6日,工信部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专家解读之三:推动氢冶金研发与示范助推清洁低碳氢绿色应用。详情如下:近日,为加快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
工信部就《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环境保护方面,要求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要求。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履行依证排污责任,落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2026年起须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0号)、《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1号)、《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2号)、《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3号)。为便于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0号)、《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1号)、《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2号)、《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3号)。为便于
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欧盟CBAM走完了全部立法程序,CBAM范围涵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等商品,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2023年10月1日CBAM开始试运行,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最近CBAM开始了首次报告,虽然只有小部分欧洲企业提交的报告符
2024年1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的通知,重点支持节能减污领域、绿色低碳领域、装备制造领域、新兴技术领域等多个领域标准制定。节能减污领域:修订升级乙醇汽油、润滑油、燃气等标准,提升锅炉、电机、泵、冷水机组、冷库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修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废旧电池综合利用等优势产业,培育完善农业固体废物、废旧家电家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条,实现由固体废物产出大省向固体废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6日,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投产。该项目是河钢集团积极践行“双碳”目标,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依托张宣科技“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工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全球首条氢
各有关单位: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问题依然突出。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水需求持续增长。工业用水效率总体偏低,部分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高耗水和污染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如何在保证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开发建设。支持电解铝、工业硅等生产用电量大、负荷稳定的企业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支持
四川印发《四川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电解铝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铜、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山东将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发展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绿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培育壮大1000家左右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5-8个产业规模大、创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省工信厅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贵州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电解铝企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50%,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到2030年,电解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省工信厅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贵州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电解铝企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50%,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到2030年,电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印发《湖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文如下:湖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印发《湖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全文如下:湖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根据《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
10月31日,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到,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挥绿色发展基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服务,试点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建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