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研究|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宁波生活垃圾分类?

2018-07-25 09:20来源:《宁波经济·三江论坛》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宁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加快推进宁波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探索将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坚持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下一代树立环保理念。同时,“以小搏大”,通过孩子们的言行进一步影响带动家庭参与生活垃圾的分类。同时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等专项行动,以微视频、微短文、微语录等载体,丰富宣传内容,强化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推广,引导公众身体力行。

(二)优化处理流程,健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收运流程,着力解决好中间混收混运和终端混合处理等问题。在前端投放阶段,制作并发放流程清晰、内容明确、分类细致的指导手册,推进手册进家庭、进单位,并适时配套出台赏罚措施;在中间运输阶段,探索建立分时段运输方式,根据全市各区垃圾产生情况,分类制定收运专线,配置特色鲜明的专门垃圾运输车,推进定时、定点、定类垃圾运输;在终端处置阶段,加快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与再利用网络,鼓励再生产企业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以垃圾末端处理方式引导前端分类,通过废品回收和垃圾收运融合、先期实施干湿简便分类、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处理等举措,妥善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三)完善法律政策,强化垃圾分类的制度保障

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城市均已就垃圾分类出台了地方法规。在前期立法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宁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尽早出台,明确主管部门、居民等相关主体权责,并探索将垃圾分类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强化制度约束。同时,抓紧研究和配套出台法规中相关条款的具体操作实施细则,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可考虑将部分具有一定危害性的产品生产厂家纳入垃圾分类责任圈,要求在说明书中明确产品后期处理方式,改进商品包装,并负责回收相关部件等,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灵活运用奖惩双向激励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快谋划建立全市性绿色积分账户制度,以社保卡为基础,确定个人账户信息,建立积分兑换机制,丰富兑换形式,逐步扩大绿色积分在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公共服务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广智慧垃圾分类收运技术,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同时,探索实施垃圾分类纳入信用体系的细化办法,在“芝麻信用分宁波加强版”的基础上,研究增加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可行性。此外,研究推进部分垃圾处置收费政策,鼓励和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不断完善多方参与的机制,强化工作合力。

延伸阅读:

实践|宁波生活垃圾分类整体解决方案探寻实践

原标题:加快推进宁波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宁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