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报道正文

浙江逾四分之一国土纳入红线管控

2018-08-10 08:44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朱智翔 晏利扬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浙江生态保护红线》近日发布,划定3.89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一以贯之探索实践,开生态红线制度之先河

漫山遍野的竹海、清新怡人的空气、潺潺流淌的溪水,游客如织——在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这样优美的生态环境早已成为一种常态。这背后离不开当地对生态重要性的预见和有力的制度保障,生态红线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2000年,安吉将“红线”的概念引入到生态保护中,编制生态县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并斥资5000多万元,搬出了划定区域内的所有企业。

在安吉等地实践的基础上,浙江开启了应用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环境的探索之路。

2007年,浙江省环保厅在全省试行了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13年,浙江被列为全国首批3个试点之一,明确把“建立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编制全省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生态红线”作为重点突破的改革事项。

2016年9月,《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出台,划出702个生态保护红线区,之江大地上的一寸寸土地,用作何处、如何发展,从此有了明晰的目标方向。

2017年7月,浙江又发布了《关于全面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精细化绘制了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精细划定管控区域,呈“三区一带多点”格局

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特征,按照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定位,围绕“更高水平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的目标,《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将全省26.25%的国土和管辖海域面积划定为红线区域,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48万平方公里,占浙江陆域国土面积的23.82%;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占浙江管辖海域面积的31.72%。

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格局则呈现出“三区一带多点”的特点。“三区”为浙西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源涵养区、浙西北丘陵山地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区、浙中东丘陵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主要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一带”为浙东近海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海岸生态稳定带,主要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多点”为部分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及其他保护地,具有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

此外,浙江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和其他生态功能生态保护红线等4 种类型,以及浙西北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浙西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维护、浙东沿海及近岸生物多样性维护、浙中丘陵水土保持、浙北水网平原其他生态功能生态保护红线等5个分区。浙江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岸线两部分。

严格考核问责,给领导干部戴上“绿色紧箍咒”

划定红线是基础,严守红线是关键。浙江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指出,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

有标准要求,就有考核问责。生态红线还相当于给领导干部戴上了“绿色紧箍咒”。根据浙江《关于全面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各设区市党委和政府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及责任追究、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

相对应的是,越过红线将面临严重的后果。浙江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造成生态破坏的部门、地方、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还要实行终身追责。

下一步,浙江将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执法机制的基础上,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研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确保生态红线“划得清、管得严、守得住”和红线划定精确化管理走在前列。

延伸阅读:

3.89万平方公里 浙江省发布生态保护红线

原标题:筑牢生态安全“生命线” 浙江逾四分之一国土纳入红线管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保护红线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