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城市与水相伴而生的历史,改变了水环境,重塑了水生态。在自然界中,水的性质不发生变化,但是在社会中,水的性质却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1.72亿提高到了8.13亿,走完了发达国家上半年才完成的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化相匹配的,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40年内,我国农业用水减少了10%,工业用水增长了1.5倍,用极其有限的水资源,完成了对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支撑,创造人类和城市史无前例的壮举。回顾中国水环境40年的变化,可以总结以下规律:1978年~1999年以开发为主,1999年~2012年以综合利用为主,2010年~2018年以保护修复为主,预计到2050年,可以实现我国水环境的全面好转。同时,中国也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第一:基础设施方面截止2016年,全国城市供水能力达到3亿吨/天,供水管道75.7万公里,污水处理能力1.82亿吨/天,排水管网长度57.7万公里;科研投入方面,中国已牢牢占据SCI论文发表数量第一的宝座,各方面的科研资金投入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回顾40年,我国城市水环境变化的核心问题一直是水质,从而衍生出水质与健康、水质与循环、水质与生态之间的问题,并集中反映在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污染与清洁的胶着、恶化与改善的博弈、提升与下降的涨落。
1、供水:水质与健康
在水质安全保障的目标下,水源微污染的现状成为了供水的主要矛盾。为了在保质引导下发展,供水行业高度投入于护水源、修标准、强净化、建管网,供水事业快速发展。但也总体体现出以下特点:
1污染与保质博弈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1999年期间,我国地表水体质量恶化、污染加重,逐渐体现在有机污染严重和湖泊富营养化。经高度的重视和努力,2002年起,我国地表水质量达到I~III类水的比例逐年增加,水质整体向好。
2修标与技改协同
在保质目标的引导下,我国饮用水标准也经历了发展的过程。自1955年《自来水水质标准暂行标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城市试行以来到198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发布,是解决标准从无到有的过程;1985年到2006年,国家标准完成了从35项指标到106项指标的拓展,我国饮用水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2006年以来,饮用水标准逐渐将有机物和微生物作为控制重点的趋势,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世界水质标准发展趋势一致;进入2018年,随着上海地方标准的发布,指标进一步拓展至111项,标准体系逐渐向对标全球卓越城市高品质饮用水的目标努力。
标准先行,标准的完善引领技改的协同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原有以水介烈性传染病控制为目标的第一代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基础上,开展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研究,大面积推广了以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为目标的第二代工艺。进入21世纪后,以“两虫”等微生物为目标的纳滤膜、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逐渐进入水厂,形成第三代处理工艺,而在标准的进一步引领下,未来的水厂将以高浊度、高藻含量和微污染物净化为控制目标,探索超滤膜、高锰酸钾及其复合剂的应用。除了工艺本身以外,未来的水厂也将更多地关注少投加甚至零投加化学药剂、节约土地资源、满足健康需求等技改方向,以膜为代表的技术将进一步改变传统净水工艺的模式和效率。
3水质与能力俱增
可喜的看到,40年的不断科研投入和实践,使我国供水从量变到质变,水质与能力俱增。2006年以前,我国供水行业主要弥补历史欠账,以保障居民饮用水的基本需求为主,2006年以后,逐渐从关注量向关注质转变,水厂工艺不断完善,管材选择也更注重对水质的影响。原水III类水达标率超过70%,出厂水达标率超过99%,末端水达标率也已超过96%。
4挑战与创新同行
但是,健康安全保障是饮用水供给无终点的诉求,我们将面临着地表水源的水质标准完善与精准管理、水源水质改善及生态系统修复、水源水质与净化工艺的优化适配、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水质安全、饮用水的健康安全及民众的心理认同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系列创新的发展方向,例如制定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条例、实施先进长效的治理与修复措施、创建简单低耗的清洁工艺、打通无药剂或少药剂的绿色过程、形成标准与效应协同的控制系统等相继被提出,形成挑战与创新同行的局面。
2、污水:水质与循环
控源减排始终是污水处理的主导目标,在减排的驱动下,通过减排量、严排标、促技改、明理念,污水处理事业高歌前行。但是,围绕污水处理的争论始终不断,标准上限值从高到低、指标从少到多、变化从缓到慢;技术上灰色技术到绿色技术、资源能源消耗型处理到回收利用型处理;以及污水的资源属性、再生水的生态融合、排放的风险控制等,污水行业在争论中前行。
1环保倒逼排放提标
1988年以来,我国从水环境污染到水环境治理,排放标准逐步提升。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部分有条件的省市结合各自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所规划的水体水质目标、水环境的生态安全水平,并结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按需定标等原则,进一步制订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不断探索标准“宽与严、高与低”的困惑。
2科技支撑工艺进步
与供水行业相似,污水技术的支撑也与标准的发展同步。上世纪70年代A/O工艺作为污水处理主流工艺,80~90年代,A/A/O工艺、AB法等逐渐成为主流,21世纪初,改良A/A/O、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硝工艺逐渐得到应用,近十年,膜工艺、高级氧化、厌氧氨氧化技术逐步兴起,工艺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创新提升综合水平
随着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污水处理行业逐渐依靠创新提升综合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做法即通过高级厌氧消化产沼自给能源,同时产生有机营养土服务周边农林土地利用等具体措施,实现厂网一体,使能与量高度融合。
4理念引领先进方向
前沿的理念,必然将进一步引导行业的进步。近年来,业界普遍认可了污水处理行业应当从达标排放与水污染控制,转向污水再生利用与水生态恢复的处理目标。并就污水的资源属性达成了一致,即N(营养物、资源Nutrient)、E(能源Energy)、W(水资源Water)和I(智慧Intelligen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污水的排放需要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并可使再生水具有生态融合的可能,用于生态蓄水补给、水体生态修复、水环境生态美化等。
3、水环境:水质与生态
40年中国城市河流和水环境的演变,经历了从惑到求的转变,先后承受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任性之果、黑臭之殇,在治理之惑中不断求实,期望生态之合,重回鱼游之境。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实在污染胁迫下进行应对,历经曲折,从蒙昧到觉醒,如今初入理性之门。
1从清洁到黑臭
记忆中的家乡溪流,水质清澈、鱼虾成群,但如今很多河流却水体黑臭、功能丧失。经排查,我国城市黑臭河流总认定数高达2100条,污染现状不容小觑,黑臭合体治理刻不容缓。
2从分治到综合
2015年4月,随着“水十条”的发布,明确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消除。2017年6月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纳入“河长制”,从法律层面明确各级政府的水环境治理责任。
此后,全国各地的综合解决方案纷纷出图,从截污纳管、新建污水处理厂和现有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再配合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水环境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如火如荼展开,目前共完成治理的河道已占全部黑臭水体总量的83.1%。但客观而言,“完成治理”中有一部分仅是阶段性初步治理,不能确定其长效保持,生态系统是否可以重构、黑臭会否复发等问题也尚不明确。
近两年来,随着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水环境治理逐渐由截污治污为先,转变为生态修复为主。关注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成为了综合治理案例的主旋律。
3从控污到循环
黑臭河道的整治,并不单纯是一条河道的治理,我们逐渐意识到,水环境是一个循环系统,水环境的有效整治,不仅仅是控污的结果,更将对饮用水水源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过程中,应用资源回收技术,可有效回收污水中的纤维、碳源、沼气、磷等资源,实现更为绿色的生态治理。
4从环境到生态
必须认识到的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必然是将生态破坏的现状扭转为生态文明的建设。
必须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恢复水生态功能、控制水生态风险、保障水生态安全三方面进行着手,力争早日恢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水环境。
挑战与展望
从认识到实践,从理论到方法,从人的意识到行为,历经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水环境和水行业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治水的理念也从环境上升到生态,我们对水环境的最大进步是从生态破坏走向生态文明。四十年来,我们完成了诸多壮举,破解了诸多难题,为世界水行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期,依然将在较长时间内面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空间萎缩、水生态破坏等问题。面对复杂并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还要面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如何回应民众关切、如何化繁为简并应对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等挑战。
但正是在挑战鞭策下,才能实现跨越。我们必须意识到,城市流水与我们血脉相通,深入共识生态优先的理念,全社会为城市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形成强大合力,鱼游之境才能是我们不再遥不可及的梦想。
迎接未来,未来已来,让我们共同开创中国水环境水生态更加美好的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发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北极星整理环保项目如下:延安创
1月9日,菏泽市水务局、市河湖流域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市建设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及工程各参建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成立验收组到北控水务菏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及再生水回用项目开展竣工验收工作。菏泽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河湖流域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正县级)刘军担任组长,菏泽区域公司总经理兼菏泽
近日,四川营山县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施工任务,即将投入使用。营山县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处理能力5万方/天,处理排放标准执行《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预处理+改良AAO生化池+深床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处理工艺,项目建设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
近日,安徽无为城东污水处理厂顺利实现通水试运行。无为城东水厂一期服务范围为无为市城东、城南及经济开发区,服务总面积约14.25平方公里,现状处理规模日均2.5万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无为市每天的污水产生量不断攀升,无为城东水厂一期已近满负荷运行,二期扩建工程应运而生。新工艺高指标无为城东
10月8日,天源环保公告,公司与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协议》,将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南宁市投资环境治理设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合作项目包括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飞灰集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和天
近日,珠海市斗门区水资源和水质监测中心主持召开了斗门区黑臭河涌水生态修复PPP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竣工验收会议。会上,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项目将进入正式运营阶段,为打造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新样板奠定坚实基础。项目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施工范围分布在三个镇区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以及生态环境共性问题,也找准各省(市)突出问题。各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
4月28日,江西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简介,详情如下:1、裘家洲生态保护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城市水系类工程。施工完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1.65%,面源污染削减率为87%。项目通过设置大面积生态绿地、生态驳岸、植被栽植、硬质铺装与透水材质相结合的海绵设施,不仅实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安徽区域公司各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铆足干劲跑出龙年“加速度”,奋力冲刺“开门红”。火力全开!宣城市政管网项目完成环保验收近日,宣城水管家公司市政管网项目通过安徽省省级环保验收,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任务。宣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9.75亿元,主要包括敬
3月7日,2024华南水环境大会在佛山南海开幕。恰逢春暖花开之际,一场盛事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处,就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污泥、节水等问题和挑战提出系统优化提升方案,共谋华南水环境发展大计,共绘南海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大会以“人水和谐,水城相融,促进高质量发展”
3月6日—8日,“2024华南水环境大会”在佛山南海召开。会议由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运营商联合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会议旨在围绕华南地区水资源、水生态、
4月30日,湖南零陵区城南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珠山镇、黄田铺镇)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总投资9868万元。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本项目拟对珠山、黄田铺镇2个乡镇实施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及改造,主要包括:建设管网(DN300~500)、建设支管(D300)、新建接户管(DN160/200)原排水沟改造、原污水
4.30日,广州市市区污水处理及排水排污管网改造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第一标段招标公告。最高限价71344.5万元,招标内容主要包括:①设计范围和内容:全部工程建设内容的施工图设计和后续服务(含图纸审查配合服务、技术交底、施工现场配合服务等);承包人要根据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实际需求,承担现状管
4月21日,浙江公布第五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放单位名单,共36个,详情如下:
4月29日,河北行唐县玉城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行唐县玉城污水处理厂设计生产规模:污水处理5万m3/d。本项目招标范围为行唐县玉城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服务(包括交纳特许经营权转让费,以及运营、维护、期满移交等工作),并获得污水处理服务费收入。服务范围为:行唐县城区的生活污水及县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8日,江西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工业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运营服务采购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项目为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2.0万m/d。2.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为高新区白露科技园区域,包含两
4月28日,齐河县污水处理设备提升更新项目一标段中标公告发布。山东科洋工控自动化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58419000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8日,贵州省修文县扎佐工业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特许经营者招标)(二次)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标人为贵阳市排水有限公司、贵州贵水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中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巨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项目一期工程污水处理服务费报价单价17.35元/m,一期
4月27日,关于海南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名称变更的公告发布。根据海南省水利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决策部署,为承接起原海南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供排水、污水处理等业务,经上级单位及市场监管部门同意,“海南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海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60000557380442C。详情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7日,太湖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设计》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据悉,安徽太湖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规划总面积761.30公顷。本项目位于安徽太湖经济开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日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广州资源环保”)与越南进盛投资开发及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资源环保董事长曾建宁、广州资源投资集团总裁刘锋、广州资源环保副总裁刘文清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在中越两国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双方聚焦越
主题时间地点大会主题: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时间:2025年5月9日-10日(8日全天报到)大会地点: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特邀嘉宾大会内容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02联合主办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03协办单位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日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广州资源环保”)与越南进盛投资开发及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资源环保董事长曾建宁、广州资源投资集团总裁刘锋、广州资源环保副总裁刘文清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在中越两国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双方聚焦越
主题时间地点大会主题: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时间:2025年5月9日-10日(8日全天报到)大会地点: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特邀嘉宾大会内容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02联合主办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03协办单位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壮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氢能发展“六大工程”,绿色氢能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相关链接:成都:2025年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一大批环保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亮相。湖南航天副总经理、航天凯天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郑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全力推动东郊污水处理厂搬迁PPP项目和西郊污水处理厂扩容新厂PPP项目建设,两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2024年底完工调试。
3月12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江龙会谈,双方围绕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杨贞武对黄江龙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公司全面践行“四新”能建战略,聚焦“八网”融合,锚定“水、
3月11日,豹澥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四标段工程总承包(EPC)第一标段公开招标评标结果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528.02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