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4月28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总量达9.26万亿元的情况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18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8.0%,与2017年相比保持稳定,13个设区市优良天数比率介于56.2%~79.7%之间。主要污染物中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浓度同比有所下降,臭氧浓度同比持平。其中,全省PM2.5年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2.0%,达到国家年度考核目标。2018年,按照《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全省共发布5次蓝色预警、5次黄色预警、1次橙色预警。
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为12.1%,降水年均pH值为5.69,酸雨年均pH值为4.94,与2017年相比,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下降3.5个百分点。
二、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纳入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104个断面中,年均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8.3%,较年度考核目标高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0%,优于年度考核目标0.9个百分点。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的380个地表水断面中,年均水质符合Ⅲ类的断面比例为74.2%,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5%,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8%。与2017年相比,符合Ⅲ类断面比例上升6.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持平。
长江干流江苏段总体水质为优,10个断面水质均为Ⅱ类。41条主要入江支流的45个控制断面中,年均水质符合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断面分别占73.3%、15.6%、4.4%和6.7%。与2017年相比,符合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淮河干流江苏段4个监测断面年均水质均符合Ⅲ类标准,与2017年相比水质保持稳定。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均处于Ⅱ类,总磷和总氮年均浓度均处于Ⅳ类。列入省政府目标考核的太湖流域137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4.2%,较2017年上升9.5个百分点。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6.0,同比下降0.8,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全省近岸海域31个国省控海水水质测点中,达到或优于《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的比例为64.5%,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7%、16.1%和9.7%。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量为66.7亿吨,占取水总量的99.8%。
三、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各类声源、声强及分布情况无明显变化,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仍是影响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省设区市昼间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9分贝,13个设区市中有7个市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二级(较好)水平,有2个市达到夜间二级水平,其余均为三级(一般)水平。全省设区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2分贝,同比略降0.1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6.0分贝,较2013年上升0.3分贝。
四、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
生态遥感监测结果显示,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6.2,各设区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处于61.4~70.7之间,生态环境状况均处于良好状态。全省13个设区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微生物指标达标率为100%。64个城市空气微生物测点中细菌含量评价为“清洁”的测点比例为76.6%,较2017年上升9.9个百分点。
2018年,对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实施了环境质量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邻近海域水质符合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标准的站位分别占27.3%、33.3%、30.3%、0.0%和9.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物密度丰富,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资源稳定。
五、辐射环境状况良好
全省辐射环境59个国控点和231个省控点监测结果表明,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体及近岸海域海水、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与1989年江苏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测量结果处于同一水平;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放射性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环境中电磁辐射监测结果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六、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70座,其中焚烧处置设施53座,焚烧处置能力121.4万吨/年;填埋处置设施17座,填埋处置能力41.9万吨/年;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63.3万吨/年,同比增长66.8%。
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扎扎实实改善,有力促进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但是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部一系列部署要求,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导向,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主动仗主攻仗,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涉及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状况,图解如下: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5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北京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变化趋势。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主要包括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措施与行动等内容。详情如下:
5月2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数”说了2022年及新时代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展示了十年来北京生态“颜值”变化。2022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继续降低、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3年4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全文如下: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23年4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
连续五年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从严从实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力推进湘江流域涉铊专项整治、排查全省“一废一库一品”企业、全面完成全省关闭矿山矿涌水污染调查……6月28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布《2021湖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亮出湖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1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一、综述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谋划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荣获美丽浙江考核
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2021年贵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1年,贵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为《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公报》称,2021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77,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0年相比基本稳定。生态质量为一类
5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1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其中透露,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4.3%,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七年全面达标。广东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1.997亿吨和46.1亿元,居全国首位。碳市场
日前,《深圳市水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实施,旨在构建支撑超大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水务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以水务高质量发展支撑和保障全市发展大局。《行动计划》坚定不移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对实现水资源充足均衡、水安全韧性稳固、水
近日,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公司中标华阴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建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1.1亿元。该项目位于华阴市太华办、华山镇等辖区内,拟新建污水处理站18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16座,敷设污水收集管网长度约4.9万米。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华阴市及周边区域的水环境质量,为当地的生态环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茂名市人民政府发布《茂名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修订)》,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9月11日上午,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与贵阳水务环境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何小丽,局长伍向东,党委委员、副局长卢鑫,贵阳水务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仕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朝虎,财务总监李琳出席签约仪式。此次战略合作旨在深入推进贵阳市“生态立市”战略。
近日,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金科环境”)与巴中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巴中发展控股集团”)、巴中优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巴中优渥新材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巴中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提高、供水厂提标改造、再生水厂等层面开展务实落地合作,持续为巴中经济社会发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十堰市2024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持续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于印发十堰市2024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丹江口水库湖北境内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实现存量问题全面解决,潜在风险
重庆市万州区住房和城乡建委发布《重庆市万州区镇乡污水处理厂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万州区镇乡污水处理厂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规划制定的背景、指导思想、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第2部分(第五条至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于3月8日上午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记者: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有目共睹,老百姓明显能感觉到身边的环境在变好,但去年多地仍然出现重污染天气,想请问黄部长,如何看待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对今年
1月10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征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于2024年2月8日。该规范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依据、审核过程以及审核细则要求。适用于陕西省级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工作,其他可参照执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发布2025年1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1月份,江苏全社会用电量667.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63%;年累计全社会用电量667.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63%。本年调度用电最高负荷11631.40万千瓦,同比下降7.61%。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电力市场数字化监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促进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江苏能源监管办积极推进江苏电力市场数字化监管工作。江苏能源监管办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过程管理,结合省内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行实际,明确数字化监管工作机制,加强与交易中心、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江苏院中标国信溧阳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包含建设方案、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及手续办理等。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别桥镇,是常州地区首个启动建设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项目拟建设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储能电池舱采用非步入式液
日前,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2025〕115号),将常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列为我省首批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连接电池企业和绿电电源的绿电专线的创新试点,旨在通过“绿电直供”模式,
近日,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氢能装备制造项目(以下简称“氢通金湖项目”)签约仪式隆重举办。江苏金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建保与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梁云红代表双方进行签约。氢通金湖项目的目标是把氢能领域的核心装备——电解槽的制造项目落地到金湖,并将把电
日前,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2025〕115号),将常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列为我省首批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连接电池企业和绿电电源的绿电专线的创新试点,旨在通过“绿电直供”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源网荷储等新业态的成本分析、跟踪服务与信息共享,支持政府和企业算清“安全、经济、公平、消纳”四本账,合力促进一体化项目有序发展,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企管部会同发展部组织召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信息报送机制研讨部署会,开启了全新征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能源领域
为推动整村光伏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的高质量发展,最近,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前往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县调研整村光伏建设工作,推动了整村光伏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能源转型贡献更大的力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新沂双塘镇双井村为试点,探索出的“地方政府统一规划、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江苏省绿色电力交易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达12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参与绿电交易的经营主体数量从20余家扩展至1530家,覆盖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外贸等十大行业。江苏创新构建了“省内+省间”双轨交易模式。2024年,江苏省间绿电交易占比从10%提升至59.74%。同时,
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常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为我省首批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连接电池企业和绿电电源的绿电专线的创新试点。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绿电利用的工作要求,省发
2月11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省级配网故障分析系统发出告警:射阳县某重要民生客户线路20号至23号杆之间发生缺相故障。根据警告,运维人员赴现场排查,发现因线路线夹脱落引发故障,立即处置后避免了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应用缺相故障定位功能模块识别定位缺相故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