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8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
2019年4月
一、综述
2018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载入宪法,生态环境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全面启动。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
这一年对江苏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设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确立“1+3+7”攻坚战体系并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聚焦突出环境问题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省政协牵头开展了长三角污染防治联动民主监督,省纪委出台了《切实履行监督首要职责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工作方案》,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等专门出台文件,动员部署全系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全省各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一是强力推进治理修复,扎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组织实施9100多项治污工程,出台空气质量改善、断面水质改善2个强制减排方案,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针对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地区,严格采取驻点帮扶、强化督查、公开约谈、区域限批、挂牌督办等一系列“硬措施”。修订《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成功保障上合青岛峰会、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活动环境质量。太湖治理连续11年实现“两个确保”。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构建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推进“绿盾2018”问题整改,取缔拆除项目55个,恢复湿地7.2万亩。
二是重拳开展环境执法,有力震慑环境违法行为。全力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建立领导包案、整改销号、奖惩挂钩等机制,督察组交办的3910件环境信访问题整改完成率达63%。完成第三批省级环保督察。联合出台两法衔接实施细则,建立“2+N”重大案件联合调查处理机制。组织开展沿江八市“共抓大保护”交叉互查、辐射安全综合检查等10余个专项行动,依法查处“辉丰案” “灌河口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全省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91万件,罚款金额21.29亿元,同比上升36%和136%;配合公安机关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53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75人,同比上升6%和68%。连续10年组织环保局长大接访,赴京到省信访批次、人次、来信均明显下降。省生态环境厅接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34起,同比减少35.8%,连续四年无较大及以上等级突发环境事件。泗洪受上游来水影响受灾得到妥善处置。
三是围绕大局主动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便民服务“十二条”、畜禽规范养殖“九条”,建立“厅市会商”机制,推动苏南沿江高铁、盛虹炼化等一批大项目顺利落地。开展“企业环保接待日”,组织“千名环保干部与企业结对帮扶”。建立“金环对话”机制,联合9部门出台绿色金融“三十三条”,在全国率先推出“环保贷”,牵头举办“环保项目银企对接会”,促成意向融资169亿元。与国开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出台环保应急管控豁免“十一条”,首批200家企业纳入豁免名单。深化“放管服”改革,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8项核与辐射审批事项并入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
四是坚持系统长远谋划,生态环保基础不断夯实。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8个地方性法规,出台《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发布《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4项地方标准。制定“三线一单”,初步划定4431个环境管控单元,完成31.3万家污染源普查工作,“十三五”水专项涉苏项目扎实推进。编制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标准等三个基础性工程建设方案以及化工园区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意见,辐射预警监测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成功举办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与英国埃塞克斯郡、日本爱知县、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部门签订7项合作协议,数量为历年之最。
五是强化组织宣传引导,汇聚生态环保强大合力。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精准帮扶、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在主流媒体持续发声,充分运用“两微”平台,不断放大生态环保声音,特别是对“环保一刀切” “环保影响发展”等杂音、噪音,主动发声、有力回击,切实坚定了决心,增强了信心。全省环保社会组织联盟增加到34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点增加到40个,生态环境部在南京召开现场会,推广江苏经验做法。“江苏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跃居全国省级环保政务微信排行榜第三名。
六是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更好破解难题激发活力。完成生态环境厅转隶组建工作,设区市局领导干部调整为以省厅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环境监测机构“垂改”基本完成。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1+8”文件,省政府诉安徽海德公司案被最高法评为2018年全国十大行政民事案件。深化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建立企业环保信任保护原则。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全省参评企业达3.45万家,同比增长15%。连云港四级“湾长制”全覆盖。大力推行“试点工作法”,鼓励基层大胆改革创新。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生态环境面临各种挑战压力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应对,精准施策,进一步巩固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稳的局面、进的势头、好的状态,努力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二、空气环境
2018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8.0%,与2017年相比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中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浓度同比有所下降,臭氧浓度同比持平。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2.0%,达到国家年度考核目标(49微克/立方米)。受颗粒物、臭氧及二氧化氮超标影响,13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二级标准。
2.1 城市空气
全省环境空气中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48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和3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浓度分别为1.4毫克/立方米和177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相比,PM2.5、PM10、SO2、NO2和CO浓度分别下降2.0%、6.2%、25.0%、2.6%和6.7%,O3浓度保持稳定。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年度评价,13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标,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O3和NO2。其中,13市PM2.5浓度均超标;除苏州、南通和连云港3市外,其余10市PM10浓度超标;除南通市外,其余12市O3浓度超标;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5市NO2浓度超标。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8.0%,与2017年相比保持稳定,13市优良天数比率介于56.2%~79.7%之间。
2018年,按照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全省共发布5次蓝色预警,5次黄色预警、1次橙色预警,预警天数达41天。
2.2 酸雨
2018年,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为12.1%,降水年均pH值为5.69,酸雨年均pH值为4.94。13个设区市中有9市监测到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酸雨发生率介于0.9%~25.1%之间。徐州、连云港、盐城和宿迁4市未监测到酸雨。
与2017年相比,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下降3.5个百分点,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均有所减弱。
三、水环境
2018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纳入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104个断面中,年均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8.3%,较年度考核目标(66.3%)高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0%,较年度考核目标(1.9%)低0.9个百分点。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的380个地表水断面中,年均水质符合Ⅲ类的断面比例为74.2%,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5.0%,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8%。与2017年相比,符合Ⅲ类断面比例上升6.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持平。
3.1 饮用水源
全省饮用水以集中式供水为主。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苏水治办〔2018〕3号),2018年,全省实测12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总量约为66.85亿吨,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取水量分别占99.7%和0.3%,其中长江和太湖取水量分别约占取水总量的55.5%和17.6%。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评价,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量为66.70亿吨,占取水总量的99.8%。全年各次监测均达标的水源地有116个,占90.6%。
3.2 太湖流域
2018年,太湖湖体总体水质处于Ⅳ类(不计总氮)。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均处于Ⅱ类;总磷年均浓度为0.087毫克/升,处于Ⅳ类;总氮年均浓度为1.38毫克/升,处于Ⅳ类。与2017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稳定在Ⅱ类以上,总氮浓度下降16.4%,总磷浓度上升7.4%。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6.0,同比下降0.8,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4-10月太湖蓝藻预警监测期间,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共计发现蓝藻水华聚集现象119次。与2017年同期相比,发生次数略有增加,但最大和平均发生面积分别减少48.6%和35.3%。
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有11条年均水质符合Ⅲ类,占73.3%;其余4条河流水质为Ⅳ类,水质同比稳定。
列入省政府目标考核的太湖流域137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4.2%,较2017年上升9.5个百分点。
3.3 淮河流域
2018年,淮河干流江苏段水质良好,4个监测断面年均水质均符合Ⅲ类标准,与2017年相比水质保持稳定。主要支流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符合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7.8%、20.3%、6.7%和5.2%,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与2017年相比,符合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8个百分点。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15个控制断面年均水质均达Ⅲ类标准要求。
3.4 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江苏段总体水质为优,10个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与2017年相比水质保持稳定。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41条主要入江支流的45个控制断面中,年均水质符合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断面分别占73.3%、15.6%、4.4%和6.7%。与2017年相比,符合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
3.5 近岸海域
2018年,全省31个国省控海水水质测点中,达到或优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水质的比例为64.5%,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7%、16.1%和9.7%。与2017年相比,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达到或优于二类海水水质测点比例增加22.6个百分点,劣四类测点比例减少6.4个百分点。
全省26条主要入海河流监测断面中,年均水质处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比例分别为23.1%、34.6%、15.4%和26.9%;与2017年相比,符合Ⅲ类断面比例下降1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持平。
四、土壤环境
2018年,我省对国家网82个土壤背景点位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82个土壤背景点位中,有72个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达标率为87.8%。超标点位中,处于轻微污染、中度污染点位个数分别为9个和1个,占比分别为11.0%和1.2%,无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点位。无机超标项目主要为镉、砷、铜、镍和铬,有机项目未出现超标现象。
五、声环境
2018年,全省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昼间和夜间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5.1 区域声环境
全省设区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9分贝,同比上升0.3分贝;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一般,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46.3分贝,较2013年(夜间声环境质量每5年监测一次)上升0.2分贝。13个设区市中有7市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二级(较好)水平,2市达到夜间二级(较好)水平,其余均为三级(一般)水平。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昼间和夜间占比分别为51.7%和52.0%;其余依次为交通噪声(昼间28.7%、夜间27.6%)、工业噪声(昼间16.5%、夜间17.3%)和施工噪声(昼间3.1%、夜间3.0%)。
5.2 功能区声环境
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评价,全省设区市1~4(4a、4b)类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分别为93.5%、96.1%、100%、99.4%和100%,夜间达标率分别为79.7%、89.2%、95.0%、84.3%和88.9%。与2017年相比,功能区噪声昼间平均达标率上升0.4个百分点,夜间平均达标率下降1.1个百分点。
5.3 道路交通声环境
全省设区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2分贝,同比略降0.1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6.0分贝,较2013年上升0.3分贝。
监测路段中,声强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60分贝)的路段分别占监测总路长的13.7%(昼间)和21.5%(夜间),昼间超标路段比例较2017年上升0.7个百分点,夜间超标路段比例较2013年上升1.0个百分点。
六、生物环境
6.1 淡水生物环境
2018年,全省对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淮河流域126个国考断面和23个饮用水源地开展水生生物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三大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级别均为“一般”级别,长江干流江苏段情况略有改善。
2018年,对全省13个设区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与环境空气开展微生物监测。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微生物指标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升8.0个百分点。64个城市空气微生物测点中细菌含量评价为“清洁”的测点比例为76.6%,较2017年上升9.9个百分点;霉菌含量评价为“清洁”的测点比例为56.5%,较2017年下降12.5个百分点。
6.2 海洋生物环境
2018年,江苏管辖海域共布设海洋生物多样性测点26个。
浮游植物 共监测到116种,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和尖刺伪菱形藻等,平均生物密度为249.32×104个/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全年平均为2.54,物种丰富度较高,个体分布比较均匀,多样性指数较高。
浮游动物 共监测到60种,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双刺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强额拟哲水蚤等,平均生物密度为1628.21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596.70毫克/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全年平均为1.69,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多样性指数级别一般。
底栖生物 共监测到174种,优势种为伶鼬榧螺、棘刺锚参和滩栖阳遂足,平均生物密度为11.92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10.46克/平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全年平均为2.49,物种丰富度较高,个体分布比较均匀,多样性指数较高。
潮间带底栖生物 共监测到103种,优势种为文蛤、褶牡蛎、舌形贝、四角蛤蜊和疣荔枝螺等,平均生物密度为111.83个/平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全年平均为1.84,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多样性指数级别一般。
七、生态环境
7.1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6.2,各设区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处于61.4~70.7之间,生态环境状况均处于良好状态。与2017年相比,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下降0.2,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
7.2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
2018年,对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实施了环境质量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邻近海域水质符合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标准的站位分别占27.3%、33.3%、30.3%、0.0%和9.1%,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有轻度富营养化水体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物密度丰富,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资源稳定。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仍处于亚健康状态。
八、辐射环境
2018年全省辐射环境59个国控点和231个省控点监测结果表明,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体及近岸海域海水、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与1989年江苏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测量结果处于同一水平;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环境中电磁辐射监测结果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田湾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状况处于正常水平,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数据捕获率达100%。核电站周围大气、陆地、海洋和生物环境样品中放射性监测结果均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全省12家辐照中心、12家伴生矿开发利用企业辐射环境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江苏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周围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在本底水平范围;广播电视发射台、移动通信基站、高压输变电工程等电磁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九、固体废物
截止2018年底,全省共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70座,其中焚烧处置设施53座,焚烧处置能力121.4万吨/年,填埋处置设施17座,填埋处置能力41.9万吨/年,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63.3万吨/年,同比增长66.8%。2018年,我省办理危险废物移入审批751项、危险废物移出审批940项。
截止2018年底,我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共8家,分别位于南京、常州、苏州、南通、淮安和扬州6市,形成废电视机、废冰箱、废洗衣机、废空调和废电脑年处理能力1053.1万台。2018年共拆解处理514.6万台,其中废电视机占44.2%、废冰箱占14.1%、废洗衣机占12.1%、废空调占6.0%、废电脑占23.6%。
十、海洋环境
10.1 海水水质
2018年,江苏管辖海域共布设国控海水水质测点74个,符合优良(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为47.5%;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24.5%;符合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20.3%;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为7.7%。海水中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重金属(铜、锌、铅、镉、铬、汞)和砷总体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10.2 海水浴场
2018年7月~9月,对连岛大沙湾和苏马湾海水浴场开展了环境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连岛海水浴场健康指数为92,等级为“优”,适宜和较适宜游泳的天数比例为75.0%,造成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原因是天气不佳。
10.3 海洋垃圾
2018年,选择南通市如东洋口闸西海域、盐城市海水养殖示范园区外海域、连云港市连岛东海域、赣榆石桥镇大沙村沿海沙滩作为海洋垃圾监测区域。
监测结果表明,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主要为木制品、塑料、竹制品、钢制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浮球等,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制品。较2017年相比,海面漂浮垃圾密度略有上升,海滩垃圾密度有所下降,海底垃圾密度有所上升,海洋垃圾数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海洋垃圾密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江苏电网环保技术监督会,通报2024年电网环保技术监督情况以及环水保报告技术评审情况和典型问题案例,部署年度环保重点工作,镇江、徐州和扬州公司作了专题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电网环保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为电网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会议学习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漳州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滞后问题”整改销号公示,目前,漳州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分别为:蒲姜岭焚烧厂(处理规模1800吨/日)、漳浦圣元焚烧厂(处理规模925吨/日)、常山焚烧厂(处理规模1000吨/日)、华安焚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其中提到,2024年,新增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52万千瓦,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高标准推动“能耗双控”,完成绿证交割248万张,淘汰落后企业301家、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57个,累计腾出用能66万吨标准煤,单位GD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四川省小水电自供区供电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综合考虑小水电自供区经营、运行、资产和小水电自供区经营业主、供区用户意愿等情况,在确保安全、生态环保、民生底线、社会稳定前提下,市(州)人民政府指导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做好中央生态环境督察迎检工作,作为徐州市重点供热企业,徐州公司热力业务单元迅速响应,全面进入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的备战状态。徐州公司热力业务单元成立了以徐州公司副总经理张峰为组长的迎检工作策划调度组,并设立了多个专项组负责不同
2024年10月20日下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安徽省动员会在合肥召开。至此,第三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在进驻动员会上,各督察组组长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2024年9月26日,江苏武进区水利局局长周文彬、副局长庄代远一行来到滨湖污水处理厂进行国庆节前安全检查,同时共同见证了滨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顺利出水运行!大禹水务总经理魏占锋陪同检查。滨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作为中央环保督察重点项目、武进区2023年生态中轴重点项目,自2023年3月开工以来在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四川省发改委就《关于推进我省小水电自供区供电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推进小水电自供区供电体制改革,要严格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兼顾各方合法正当权益,充分协商,平稳推进,防止引发新的社
近年来,萍乡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力有效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切实增强企业守法意识,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现公布第三批典型案例。案例01芦溪县某建材有限
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长沙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提出以建筑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制度,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污染担责的原则,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减排与综合利用,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关于公开征求《长沙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经省委、省政府批准,2024年分两批对全省11个市(区)开展第三轮省生态环境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的通知沪环生〔2025〕47号各相关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为优化调整本市农村生
近日,海南水发琼中水务公司传来捷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腰子片区等14个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项目协议正式签订,并同步启动第一季度预付款申请工作,标志着该项目成功实现“开门红”,为推进琼中县水务一体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更将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次项目以特许
日前,由鄂州蓝工水务有限公司实施的红莲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工投用,增强红莲湖片区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区域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红莲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规模为每天15000立方米,总投资1063万余元,主要将改良型氧化沟改造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改造为磁混凝沉淀池等,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污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要求和监督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辖区内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9日,广西河池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河池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多举措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持续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大任产业园增量配电网改革,健全管道燃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加快实施换电重卡智慧物流工程
2025年2月16日,界首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一期)举行开工仪式。该工程项目包括界首市颍南污水处理厂扩建至1万吨/天;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城区范围内雨水管网改造工程;合流制区域的小街巷、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工程;海孜坑建设工程。工程最大管径2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青海西宁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电溯源、认证、交易体系,打造南川零碳产业园、综保区零碳智慧园和双碳大数据中心,完成南川、生物园区循环化改造。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推进公交车新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近日,江苏省副省长方伟走访天合光能,就稳外贸工作及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调研。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陪同调研并汇报有关情况。方伟详细了解天合光能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及国际市场拓展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当了解到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近日,北极星副总裁周静、北极星招聘总监李响一行到访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江项目”),深入调研这一长江经济带“无废城市”建设的标杆项目。此次走访旨在深入了解光大镇江在环保科技、生态教育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探索了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科技引领:打造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落实和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4月28日,江苏能源监管办赴镇江开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和电网规划发展情况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镇江上党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等现场,实地查看相关项目建设进展,在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2025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暨第四届鄂尔多斯能源化工环保技术装备展示对接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推动煤矿与煤化工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联合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定于2025年6月20-2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联合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点击大唐七台河发电3、4号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