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唐世荣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安徽和湖北境内的铜矿区富铜植物E lsholtz ia haichow ensis Sun (海州香薷)、Comm elina comm unis L inn (鸭跖草) 和R um exacetosa L inn (酸模) 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发现酸模、海州香薷和鸭跖草样本叶片含铜(干重) 平均596、157 和102Lgö g。野外这些植物生长的土壤上铜含量为5 000~ 20 000Lgö g, 因此调查结果未能显示这些植物特殊的超富集能力。应进一步开展这些植物在人工驯化干预下条件下的富集试验, 深入揭示这些植物作为超富集植物应用于植物修复的可行性。自1999 年开始对中国中南部一些炼砷区的植被和土地污染状况进行了考察、采样和室内盆栽试验和化学分析, 首次发现了一种A s 的超富集蕨类植物, 其叶片含A s 高达5 000Lgö g (干重, 未发表的数据)。同时, 调查还发现在砷污染严重区域生物种群极其单一, 这种超富集蕨类植物生长非常繁盛, 呈族群分布, 调查样方内几乎没有其他植物生长, 每平方米收割的植物地上部鲜种可达316kg, 显示其具有很大的植物修复潜力。
而离开污染区, 这种植物则很少能成群分布, 个体也小的多。这些表明所发现的超富集蕨类植物具有特殊的耐砷毒能力, 在砷污染区处于竞争优势。目前正在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
3 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
有关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仍不清楚。在重金属胁迫下, 植物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可与重金属结合, 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 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Shen发现超富集植物T h lasp i caeru lesences (遏蓝菜属) 和非超富集植物T h lasp i och roleucum 地上部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相近, 不同浓度的Zn 处理对两种植物的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影响也不显著, 因此并不能认为柠檬酸和苹果酸在超富集植物中扮演特殊的作用。Kramer发现超富集植物T. caeru lesences 与组氨酸具有特殊的关系, 营养液培养显示当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较高时, 其木质素中的组氨酸含量也高; 而在营养液中加入组氨酸也能显著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有关超富集植物的耐性与富集机理则研究较多, 结论普遍认为超富集植物的耐性与超富集由植物本身不同的生理机制所控制。超富集植物超量吸收富集重金属与其根部细胞具有与重金属较多的结合位点有关, 而耐性则是由于重金属在植物细胞中分布的区域化相关,即重金属存在与细胞壁和液泡中, 从而降低其毒性。
4 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特征
目前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均为在野外矿山开采或冶炼区发现的的品种, 一般土壤介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尽管植物地上部含量可以达到一定高的含量, 但其生物富集系数(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比值) 并不大, 大多数文献报道也都忽略了对生物富集系数的探讨。实际上, 通过一些野生植物品种的人工驯化栽培, 配合添加土壤改良剂, 可显著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 这些人工驯化成功的植物也可以称为超富集植物。因此, 应特别注意对野外发现的一些重金属耐性强、生长快、生物量大并有一定的重金属富集能力植物的筛选、引种培育和综合试验工作, 而不能仅仅把范围缩小在少数富集能力特别高, 但往往生物量都很小的一些植物上。
目前的植物修复试验基本上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 大规模的工程应用较少。试验研究主要分为营养液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
B row n 等以7 组系列Zn/Cd 浓度处理T. careu lesences (Zn 超富集植物)、S ilene vu lg aris (蝇子草, Zn指示植物) 和L y cop ersicon ly cop ersicum L. (番茄, 非耐Zn 植物) , 结果L. ly cop ersicum L 1 在3. 16Lmo löL Zn+ 0. 063Lmo löL Cd 处理时生长就受到严重影响, S. vu lg aris 在1000Lmo löL Zn+ 20Lmo löL Cd处理时出现枯萎, 而T. careu lesences 则分别在10 000Lmo löL Zn 和200Lmo löL Cd 时也未曾出现生长停止的现象, 表明T. careu lesences 对Zn 有较强的耐性。Shen 等发现溶液培养的T. careu lesences 地上部最大可吸收28 000Lgö g Zn (干重) , 溶液Zn 处理浓度达1 000Lmo löL 时未出现明显的受害症状, 而对照的同属植物T. och roleucum 在500Lmo löL 时即出现明显损伤。研究还发现, 超富集植物T. careu lesences 的生长需要富Zn 的土壤环境, 其生长的土壤溶液Zn2+ 浓度是非超富集植物的10 000 倍。
Mo rrsion 等发现A ly ssum (庭荠属) 中的11 种植物对N i 的吸收富集与泥炭培养基中N i 浓度相关性不大, 在30~ 10 000Lgö g N i 处理条件下, 6 周后有9 种植物叶片中N i 都达到了10 000Lgö g (干重) , 显示植物对N i 的主动吸收特征。Shen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即使是在1Lmo löL 处理时, T. caruelesences 地上部富集的Zn 比一般植物仍高达10 倍, 而一般植物在这种浓度下已出现明显的缺Zn 症状, 表明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T. caruelesences 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几个不同pH 处理条件下, 除pH 5106 处理的农田土壤之外,其他情况下污染土壤上T. caruelesences 吸收的Zn、Cd 均远高于轻污染的花园土壤和对照农田清洁土壤,最高分别达18455 Zn 和1 000Lgö g Cd (叶片干重) , 植物对重金属的浓缩指数也显示T. caruelesences 比S.vu lg aris 和L. ly cop ersicum L. 有更强的将重金属吸收运移到植物地上部的能力。
超富集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Reeves 和Baker研究了由蛇纹岩(富Zn) 和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不富Zn) 上生长的植物T. caruelesences, 不同土壤上T. caruelesences 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均为Zn> CdE Pb。植物将重金属从根部运移到地上部的能力对不同重金属也不相同。T. caruelesences 的S ö R值对于Co、M n、N i、ZnE 1, 对于A g、Cd、Mo 为012~ 015, 对于A l、Cr、Cu、Fe、Pb 则为01009~ 0108 , 显示T. caruelesences 对Co、M n、N i、Zn 具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
5 影响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因素
5. 1 物理化学因素
不同土壤类型上的超富集植物吸收N i 能力不同, 以发育于砂岩、花岗岩土壤上的植物低, 而以发育于超基性岩土壤上的植物高。通常, 植物根系周围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其含量大小受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 解吸, 沉淀- 溶解和氧化- 还原平衡的控制。土壤pH 变化显著影响耐重金属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在不同pH 处理的受Zn、Cd 污染的花园和山地土壤盆栽试验中, T. careu lesences 吸收的Zn、Cd 量的大小随土壤pH 下降而增加。
5. 2 营养元素的影响
一般植物受重金属胁迫可导致对Ca、P 吸收的抑制 , 野外发现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或超富集植物具有耐重金属、耐贫瘠、耐干旱等多种特征。作者发现的超富集蕨类植物对A s 有异常强的吸收富集能力, 这是传统植物营养与植物生理学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从理论上开展这种植物对砷的吸收富集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A s 和P 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 研究表明A s 干扰植物对P 的代谢途径,A s 胁迫可导致植物对P 吸收通道的关闭。杨居荣发现耐Cd 的甜菜与胡萝卜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上呈现两种不同的特征, 即耐Cd 的甜菜往往对Ca、M g、Zn、Fe 元素的吸收量大, 而胡萝卜则相反。研究发现重金属Cd 能与植物蛋白质结合形成特殊的Cd 蛋白, 据此提出了基于肽重金属结合相的植物吸收运移与富集重金属的假说 , 但这种假说还有待于实验的验证; 同时,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其他重金属元素蛋白, 因此这种假说的普适性也有待于检验。
5. 3 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重金属的吸附2解吸、溶解2沉淀和氧化2还原平衡决定着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在一定条件下, 呈吸附态和沉淀态的重金属可以在土壤水溶液之间相互交换, 一般降低pH, 可使呈吸附态的重金属解吸释放进入土壤溶液中, 从而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但Harter指出, Pb、N i、Cu 在土壤中常以专性吸附态形式存在, 而Zn 则较多以非专性吸附态存在, 因此, 降低pH 并不能有效地增加植物对Pb、N i、Cu的吸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使部分呈沉淀状态的重金属与柠檬酸和苹果酸络合, 转化为有机吸附态被植物吸收利用。类金属A s 的情况则完全相反,A s 在土壤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增加pH 将使土壤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增多, 从而减弱A s 在土壤颗粒上的吸附作用, 增大土壤溶液中的A s 含量, 植物对A s 的吸收增加[34, 35 ]。对于不同重金属, 植物吸收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及可交换态含量有不同的相关关系。较高和较低浓度下, T. careu lesences 吸收Zn 与土壤总量及交换态Zn 量均不相关; 吸收Pb 的量与总Pb 量呈正相关, 与交换态Pb 量不相关; 而吸收Cd 的量与总量及可交换态均呈正相关。植物对Cd 的敏感性可能是由于Cd在土壤中主要以可交换态及有机质结合态形式存在, 其结合力较弱, 因而Cd 容易释放到土壤溶液中, 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态Cd 的含量。
6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广义上的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包括草、灌、乔) 去除污染土壤和废水中重金属的技术, 有时候又称生物修复或绿色修复。植物修复包括植物萃取、根际过滤、植物挥发和植物固定。其中最有前景的是植物萃取, 亦即通常所指的植物修复。Baker等在英国洛桑试验站首次以田间试验研究了在Zn 污染土壤(440Lgö g) 栽种不同超富集植物和非超富集植物对土壤Zn 的吸收清除效果。结果表明, 超富集植物T. caeulescens 富集Zn 是非超富集植物R ap hnus satinus (萝卜) 的150 倍, 富集Cd 相应则是10 倍。其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Zn 量为30kgö hm2, 是欧盟允许年输入量的2 倍, 而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则仅能清除其1% 的量。Baker 同时也发现, 尽管T. caeu lescens 吸收重金属能力很强, 但由于其生物量小, 需13~ 14a 的连续栽种才能将试验地的重金属含量修复到欧共体规定的临界标准(300Lgö g)。而B rassica juncea (印度芥菜) 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虽不如T. caeu lescens, 但其生物量至少是它的20 倍, 因而显示B. juncea 在植物修复上具有更大的潜力。Robinson 等在法国南部利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结合进一步研究了T. caeru lescens 修复污染土地的潜力, 通过施肥, T h lasp i caeru lescens 的生物量增加了两倍, 而其地上部Zn、Cd 含量没有下降,但修复< 500Lgö g Zn 污染土地仍需8113a, 因此, 继续寻找开发生物量大、富集重金属能力强的超富集植物是植物修复技术走向工程应用的首要任务。在中国, 已开展了利用耐重金属植物进行矿山尾矿地植被恢复的实验研究, 确定了一些矿山尾矿地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 并建立了植被重建技术。对污染农田的生物治理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尚未涉及到超富集植物应用与污染土地植物修复技术的系统性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邀报告成果分享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对接合作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
会议形式:特邀报告技术交流成果分享展览展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0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应用层强化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的应用,
盛夏午后,阳光不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红旗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个经过启动修复的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几场细雨的滋润,已经宛若生机盎然的“热带丛林”。无独有偶,在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通过以微生物为中心所建的生态稳定塘,水中水草摇曳、藻荇交横。近年来,看似不起
国家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合成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是带动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来源:环球零碳作者:维小尼中国100亿吨的碳总排放量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两者占84%,所以,要实现碳中和,关键在于抓住能源替
8月8日,河南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规范发展生物环保产业。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
日前,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LYT-ZBZX-2022-FW-053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招标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招标项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5月5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打造清洁能源及储能产业特色优势。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切入打造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发挥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和氢能检测优势,积极引进培育氢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技术装备取得突破,高效低碳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充分满足重大环境治理需求。行业综合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在“双碳”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行业标准细化,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也将越发严格,行业壁垒也将明显提
2022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SRS2022)将于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为业界同仁搭建一个了解最新政策标准、交流新技术新产品、分享实战项目管理经验、拓展新业务的平台。
本文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并针对各种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情况和研究实例进行详细阐述。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可用于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方法措施,指出了当前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修复周期及修复效果的局限性。最后,在现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为今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工作提
O引言铬是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铬盐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电镀、鞣革、印染、医药、颜料、催化剂、氧化剂、金属缓蚀剂、合成橡胶、合成香料、油脂精制等工业部门具有广泛应用,涉及国民经济约15%的商品品种,具有不可替代性。铬化工是涉铬行业源头,铬化工产品是下游行业的原料,其中电镀和制革消耗铬
01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原理:通过一定的机械力在原位向污染介质中添加固化剂/稳定化剂,在充分混合的基础上,使其与污染介质、污染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将污染土壤固封为结构完整的具有低渗透系数的固化体,或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形态,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扩散。适用性:适用于污染
本篇内容为污染的土地如何做生态修复。01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一)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概念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在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相对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Zn,Cu,Co,Ni,Sn等以及类金属As,Se,还包括V,Be,Al等污染物
多环芳烃是一类微致癌污染物,且由于其疏水的特性,阻断土壤对水分的运输及自身不能在环境中降解,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多环芳烃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不良影响,使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日益受到关注。各国的环境政策,包括荷兰、丹麦、加拿大,都颁布了相关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要求的政策。治理多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命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通常,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可通过污水灌溉、固体废物处理、交通运输以及工业活动等途径进入到土壤中,通过积累而形成复合污染。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并且可在土壤中持久留存。近几十年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工业、矿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土壤污染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