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本篇内容为污染的土地如何做生态修复。
01
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
(一)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概念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在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相对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Zn,Cu,Co,Ni,Sn等以及类金属As,Se,还包括V,Be,Al等污染物。虽然Cu,Zn等重金属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当它们进入土地中的量超过土地的自净能力,而且对土地、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时,土地就产生重金属污染。土地中Fe和Mn含量通常较高,但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对生物的污染。如果在强还原条件下,Fe和Mn所引起的毒害也需要特别关注。
在一般意义上,土地重金属污染主要指Cr,Cd,As,Pb,Hg,Cu,Ni,Zn等8大元素,这些元素在过量情况下有较大的生物毒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二)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
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下述工程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等(员学锋等,2018;张凤荣等,2006;李天杰等,1995)。
1)工程修复技术。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工程技术主要有:①客土技术。是在被污染的土地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地。②换土技术。是部分或全部挖除污染土地而换上非污染土地。③水洗技术。是采用清水灌溉稀释或洗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排出地块以外或迁移至较深土层中。后两种方法都需要防止次生污染。
2)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物理化学技术主要有:①施用改良剂技术。指向土地中施加化学物质,以降低重金属的活性,控制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碳酸钙、磷酸盐、钢渣、膨润土、粉煤灰、沸石、胡敏酸、堆肥、鸡粪等改良剂。②玻璃化技术。该技术是应用高温熔融使重金属玻璃化,对于处理As,Pb,Cr污染有较好效果。③电动技术。在污染土地中插入阴阳电极并通以低强度电流,使重金属在电解、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在阳(或阴)极被移走。该技术适合于低渗透的黏土和淤泥土,但不适用于渗透性好、传导性差的沙性土。④热解吸技术。将污染土地加热,使土地中挥发性较高的重金属受热挥发,主要用于金属汞的处理。⑤固化/稳定化技术。应用化学改良剂或稳定剂和重金属间的吸附、离子交换、有机络合等相互作用,降低其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将其长期固定在土地中,是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地生态修复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的稳定剂包括石灰、赤泥、天然沸石、生物炭、土肥、泥炭、纳米吸附材料等。⑥化学淋洗技术。向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中加入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淋洗液,利用水利学或机械搅动土地颗粒洗脱污染物的方法。常用的淋洗溶剂有螯合剂、酸/碱溶液、络合剂、表面活性炭等。
3)生物修复技术。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生物技术主要有:①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对重金属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从而降低土地中重金属的毒性。②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超富集植物富集土地中的重金属并转移到植物的可收割部分,从而达到修复土地中重金属的目的。目前已发现的超富集植物有700种以上,如羽叶鬼针草、酸模、香根草等铅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芸苔、芜菁等锌超富集植物等。③动物修复技术。通过土地环境中的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鼠类等来吸收、降解或转移土地中的重金属,以达到修复目的。④菌根修复技术。通过菌根真菌改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移,降低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的有效性和毒害性。
4)联合修复技术。它是将若干单项技术相互组合,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高效修复的目的。如生物联合修复、物理化学联合修复、基因工程联合修复等。
(三)土地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措施
土地一旦遭到重金属污染,其修复是长期和困难的,成本也非常巨大。因此,土地污染的预防控制比治理修复更为重要。污染源的预防控制是避免土地污染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措施。目前主要的防控措施包括:①发展清洁工艺。主要是从原料到产品最终处理的全过程中减少“三废”的排放量,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②控制工业废弃排放。严格控制工业废弃的超标准排放,尽量减少废弃中重金属的含量。③控制污水灌溉农田。严格禁止污水超标排放,尽量减少污染中重金属的含量。④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部分垃圾、煤矸石和金属矿山尾矿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由于长期淋溶会进入土地,因此应加强含重金属废物如电池的回收和煤矸石山、尾矿山的绿化及整治。⑤隔离法。使用各种防渗材料,如水泥、黏土、石板等,把污染土地与未污染土地或水体分开,以减少或阻止污染物扩散到其他土地或水体的做法。常用的方法有泥浆墙、地下冷冻等。⑥加强土地水分管理。土地氧化还原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水田中重金属的行为,因而可以通过调节土地水分来控制农田中的重金属行为。如生长在氧化条件下的水稻,含镉量比生长在还原条件下的高得多,糙米中的含量可以相差6倍。这是由于不同氧化还原状态,某些重金属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尤其是易吸收态有较大差别所致(张凤荣等,2006;李天杰等,1995)。
(四)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利用调整
对于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述生态修复措施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但可以通过调整利用结构和采用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式,来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在通常情况下,污染土地利用的目标是非食用之物,如作为林业用途、绿地、停车场、仓储用地或旅游用地等。通过辅助采用表土剥离法、客土覆盖法等工程方法,实现土地生态修复治理的目的。
湖南省的田间小区试验表明,Cd污染土壤(全Cd含量1.08毫克/千克)改制玉米(早稻改种春玉米、晚稻改种秋玉米)皆可避开当季农产品的Cd污染风险,稻-玉轮作配合钝化措施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玉-稻轮作则可采用春玉米食用与晚稻作为富集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生态循环减控模式,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修复Cd污染土壤的双重目的(谢运河等,2014)。湖北省大冶市重金属镉污染比较严重,局部地区超过正常标准80倍左右。通过镉污染稻田改种棉花,大大节约了修复成本,同时也阻断了镉向食物链转移(胡蓉等,2017)。湖北省另一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58%和91%;旱地改良区改种苎麻,其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315%和127%;水田和旱地苎麻总吸镉率为1.67%和2.21%。大田调查结果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08%和83%,总吸镉率为1.45%。试验表明苎麻实际对水田和旱地土壤镉的降低率分别为2.65%和3.17%。耕地改种采用苎麻后,既可以切断镉随食物链对人体的危害,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项雅玲等,1994)。
02
土地有机物污染的生态修复
(一)土地化学农药污染的生态修复
人类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使用农药除虫除草,每年挽回农业总产量15%左右的损失。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已达数百万吨,品种超过1000种,常用的有250种左右。最早使用的农药为无机化合物。在1940年前后开始使用DDT和六六六等有机氯化合物农药,由于它们价格便宜,并具有长效杀虫能力,因而很快推广,成为最主要的农药品种。有机氯农药有积累性,不易降解,从6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禁止或限制使用,逐渐为50年代出现的有机磷农药所取代。但有些学者认为有机氯农药的毒性尚不能定论,有机氯除草剂还有应用。有机农药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硫农药、有机金属农药,以及含硝基、酰胺、腈基、均三氮苯等基团的有机农药。在上述几大类有机农药中,论应用历史以有机氯农药为最长,论品种则以有机磷农药为最多。据统计,中国每年农药使用面积达1.8亿公顷,20世纪50年代以来使用的六六六达到400万吨、DDT达50多万吨,受污染的农田1330万公顷。农田耕作层中六六六、DDT的残留量分别为0.72×10-6和0.42×10-6;土壤中累积的DDT总量约为8万吨。粮食中有机氯的检出率为100%,小麦中六六六含量超标率为95%。20世纪8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后,代之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但其中一些品种比有机氯的毒性大10倍甚至100倍,农药对环境的排毒系数比1983年还高,而且,这些农药虽然低残留,但有一部分与土壤形成结合残留物,虽然可暂时避免分解或矿化,但一旦由于微生物或土壤动物活动而释放,仍将产生难以估计的危害(杜蕙,2010)。
土地的化学农药污染,其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温度、电动力或者其他物理因素将农药污染物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的修复技术,常用的有热脱附、蒸汽浸提、通风、固化和填埋等。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淋洗技术、还原脱氯修复技术、氧化还原修复技术以及溶剂浸提等技术(鞠晓璇等,2016)。虽然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其存在能耗大、环境不友好等问题。相对而言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费用低、效果良好、可以就地进行处理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动物修复技术,前二者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微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酶促反应,直接对农药产生降解作用;同时微生物还通过矿化作用、共代谢作用和种间协同代谢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而间接起到降解农药的作用。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植物积累、代谢、转化功能并与根际微生物协同作用,去除、转移或降解化学农药污染物。例如,顶孢霉菌和芽孢杆菌可降解有机磷农药,尖孢镰刀菌和白耙齿菌可降解有机氯农药,甘薯、芋头、豇豆、芦苇可修复被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土地,番茄、美人蕉、凤眼莲可修复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地(王新等,2016)。
(二)土地其他有机污染的生态修复
其他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烃类污染,以及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毒有机物。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纤维工业,如纸浆厂、造纸厂、木材加工厂、纺织印染厂等工业废水,以及制糖工业、淀粉加工工业、发酵工业(如酒精厂、啤酒厂、味精厂、发酵法制药厂)等工业废水、废醪;人工合成有毒有机物,除有机农药以外,主要是:酚类物质、氧化物、多氯联苯、稠环芳烃、有机合成洗涤剂,以及含增塑剂、添加剂的废塑料和废橡胶等。这些有机物主要来自有机化工厂、炼油、炼焦等工业废水、废气、污泥;而城市垃圾、污水、污泥中既含有天然有机物,又含有人工合成有机物,成分复杂多变。其他有机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化学-生物耦合修复技术等,以及最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降解基因等。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法、隔离法、换土法、焚烧法、空气吹脱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萃取法、土壤洗涤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法、CSP法等。物理和化学方法通常被认为修复效果有限,费用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相比较而言,生物修复方法依托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吸收以及降解能力,可以避免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的上述缺陷,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投加营养物质促进某些微生物大量繁殖,投加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膨胀剂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等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引入特异性微生物来吸收降解石油等有机污染物,去除其他土地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异位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预制床法、堆肥法、生物反应器法等,对土地中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在异地进行。植物修复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植物对于有机物的直接吸收;植物的分泌物,如硝酸盐还原酶可以还原TNT等成分;植物通过提高根系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去除有机污染物。其中,植物能够直接吸收的组分主要为二甲苯、含氯有机溶剂和短链脂肪族化合物(张树才等,2009)。在各类生态修复技术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通常应当结合使用,会大大提高修复功效。
03
土地固废物污染的生态修复
(一)土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所谓土地固废物,是土地固体废弃物的简称,主要是指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活动中被丢弃在土地上的固态和泥状赋存物质。按来源主要可以分为5大类:①工业固体废弃物。包括冶金废渣、采矿废渣、染料废渣、化工废渣、建材工业废渣等。②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农作物收割、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废弃物。③放射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核燃料生产加工、同位素应用、核电站、核研究机构、医疗单位、放射性废弃处理设施产生的废物。④城市垃圾。主要是居民生活及机关团队和其他公共设施如医院、商店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纸、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电池等。⑤有害固体废弃物。国际上称之为危险固体废弃物。这类废弃物除放射性物质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陈英旭,2001)。
(二)土地固体废弃物的修复
土地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生态修复,主要采用以下4个方面方法进行处置:
1)资源化法。通过各种方法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或制取物质和能源,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同时达到生态修复目的的方法。具体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做工业原料、做能源回收、做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做建筑材料、做包装材料直接利用等。
2)物化生处理法。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以加速废弃物在环境中的再循环,使其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和安全化的方法,称为物化生处理法:①物理处理。是通过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改变固化废弃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储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②化学处理。包括氧化、还原、综合、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方法,破坏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的一种方法。③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通过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兼性厌氧处理等,分解固体废弃物中的可降解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的目的。④热处理。是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弃物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的目的。热处理方法包括焚化、热解、湿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⑤微波处理。使用微波技术对放射性废物、工业原油、污泥等进行处置,已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3)安全终端处置法。它是指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主要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①海洋处置。主要分为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但随着海洋污染防治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海洋处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②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几种。土地填埋法因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的废物,目前已成为一种处置固体废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按法律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用卫生填埋来处置城市垃圾,不仅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费用低廉,还可同时回收甲烷气体,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在进行卫生填埋场地选择、设计、建造、操作和封场过程中,应着重考虑防止浸出液的渗漏、降解气体的释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场地的开发利用等几个主要问题。国内外土地填埋已由原始废物的直接填埋转向填埋处理前先进行预处理,例如先经过焚烧,对焚烧残渣再进行填埋,这样可使填埋容积减少80%左右(陈英旭,2001)。
4)土地复垦利用。对固体废弃物堆场及其附近污染的土地进行复垦利用,是生态修复的重要路径。其主要方式是直接恢复植被,避免污染物向食物链转移,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土地直接恢复植被一般包括5个阶段:可行性论证、复垦整地、植物品种选择、适地栽植和抚育管理。该生态修复措施关键是要把握好两大内容:①生境建设。包括地貌重塑工程、土体再造工程和土壤培肥工程,其核心是“造地”,即为生物群落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境。②群落建设。包括植物重建工程、微生物引入和发展、动物引入和发展。其核心是植被,即在建好的生境上建立人工植被,形成人工群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吃穿住用行,五者以吃为首,以食为天。然而我国耕地环境不容乐观,曾因土地重金属污染而产生的事件也触目惊心,毒shi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土壤修复各种政策中,都把耕地保护与污染修复列在了首位。笔者从农业重要区域华南和近邻华中各省份所出台的有关农田修复的政策作为参考对象,针对农田与重金属相
吃穿住用行,五者以吃为首,以食为天。然而我国耕地环境不容乐观,曾因土地重金属污染而产生的事件也触目惊心,毒shi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土壤修复各种政策中,都把耕地保护与污染修复列在了首位。笔者从农业重要区域东北和近邻华北的六省所出台的有关农田修复的政策作为参考对象,针对农田与重金属相
近日,2016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在北京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大会以共享蓝天为主题,汇集了环境研究、大气污染治理、新能源领域的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国务院能源研究会理事姜克隽,就我国能源转型方向、发展现状以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等相关问题,接受了专访。姜克隽指出,2015年巴黎气候
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国家农产品特定农产品禁产区划定办法即将出台。为了做好特定农产品禁产区的划定工作,江苏从2012年就开始进行耕地质量普查,普查的资料正在上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省将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所谓特定农产品禁产区,指的是划定的耕地上不能种植用于食用的农产品。我省乃
不同农作物的重金属超标有何不同?数据很重要,有没有一个数据来说明?现在修复植物蜈蚣草的育苗成本是多少?7月14日,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南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与修复技术研发示范项目群验收的修复现场考察中,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边查看边询问。感觉这个
近日,笔者从湖北竹溪县环保局了解到,日前,竹溪县财政、环保、国土资源部门整合捆绑项目资金4800多万元,用于支持土地重金属污染、茶园果园和贡米基地土壤污染等专项治理。近年来,该县争取南水北调中线汉江沿线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重金属污染防治、低丘岗地改造等项目资金5.8亿元,持续进行相关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制订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将集中对土地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对一些重金属污染源加大治理和处罚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拥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被称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但由于土地大面积受到重金属污染,环保问题日益严峻,农作物也因此受到影响,“镉大米”事件更是让人闻之色变。相比“客土法”、“化学药剂”法等其他方式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施用石灰粉是目前最便宜、也最容易推广的方式。据湖南媒体报道,长株潭3市的19个县(市、区)一共纳入试点的土地面积为170万亩。显然,正在进行的湖南土壤治理试点意义非凡。编 者 按
昔日负“重”地,今日粮谷仓。东大沟是白银市东郊的一条排污泄洪沟,因常年排放含有重金属污水,导致东大沟及周边土地重金属污染累积了几十年。针对东大沟及周边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沉疴,我市利用3年时间,投入大量资金,探索出一条用化学淋洗、化学固定等高科技技术修复被污染土地的路子。目前,已有65亩土地不再“负重”重现生机,开创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的先河。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这也使白银成为工业污染较重的城市。1995年以前,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22家工业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含重金属废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等特点,治理和修复难度大。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土壤重金属成本较高,并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因此,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成为热点。结合江西省江铜贵冶周边区域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的实施情况,笔者对如何做好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取得的成效贵溪市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江铜贵溪冶炼厂周边。这一污染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铜、镉复合型土地重金属污染。区域污染呈现一个以冶炼厂污染源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点源污染趋势。随着污染灌溉水的使用,耕地又呈现非点源污染的趋势。所以,整个区域呈现点源污染与
2024年12月16日,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公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在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间,公司董事长董向阳与环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海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公司总经理陈炜、副总经理姚宛艳,环科院纪委书记梁恒、总工程师张孟衡、首席科学家丁焰出席签约仪式。公司副总经理
近年来,央企在环境产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备受瞩目的力量。在98家央企中,超过半数企业都设立了环保企业,并在多个重大环保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有些企业尚未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也积极参与到环保业务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众多投身环保产业的央企中,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简称“中国
时间:2025年8月8-10日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主办单位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展览范围】1、污水/废水处理:水务、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气浮、拦污设备、过滤沉淀设备、蒸发器、结晶器、消毒杀菌、过滤器材、曝气
因地制宜,把握规律,对于所有参与方来说,都需要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和多途径选择加以思考,并通过规划设计、技术升级、过程管理等工作进行细化落实。本文对2024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所分享的创新实践,以案例形式进行梳理,供业界读者借鉴。国网冀北电力:探索省级电网向新型电力系
10月28日,云南红河州政府印发《红河州林业碳汇试点建设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方案要求,到2026年,完成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营造林60万亩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3亿立方米,森林碳储量7400万吨;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9‰,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8.2‰以下;策划培
特邀报告成果分享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对接合作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
各相关单位: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可
2020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气候目标。双碳战略是我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做出的坚定承诺,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正日益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双碳”实践第四
2024第五届新疆国际节能环保博览会;第三届新疆城镇供排水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博览会;新疆国际新工业博览会于7月11日开幕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战略规划,2024第五届新疆国际节能环保博览会;第三届新疆城镇供排
2024.12.11-13嘉兴国际会展中心20000+平米展出面积600+家参展商20000+人次专业观众20+场供需对接会深耕嘉兴服务长三角链接海外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支持单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主办单位: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嘉兴市进出口商会协办单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光伏协同
3月6日—8日,“2024华南水环境大会”在佛山南海召开。会议由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运营商联合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会议旨在围绕华南地区水资源、水生态、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聚焦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近年来,江西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
在广袤的陕西大地,榆阳孟家湾犹如一颗镶嵌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处的璀璨明珠,在风沙草滩区与河川区交织的神奇地域,展现着广阔无垠的沙海风情。延伸至孟家湾金黄的沙漠深处,有一片“湛蓝海洋”,一道新能柔性支架与沙共舞,书写着沙漠绿洲的绚丽篇章。柔性支架助力改善荒漠化中国是荒漠化最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完善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安全有序推动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开展柳城北页岩气区块开
2025年4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19届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暨中欧绿色低碳博览会(ECOMONDOCHINA-CDEPE2025)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由意大利展览集团(IEG)及其在蓉合资公司成都华意中联展览展览有限公司(ECEE),联合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SCEPI)主办,再次彰显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技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山川占三分。浙江省湖州市紧靠太湖南岸,西部多为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曾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建材基地。在上世纪末,湖州矿山企业数量高达612家,最高年开采量达1.64亿吨。随着矿藏资源的逐渐枯竭,大量废弃矿坑被闲置,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2022年,国家电投长
4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晶澳科技主办的沙戈荒专场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启幕。继漠河“极寒攻坚”后,本次活动直接跨越至中国排名第四的沙漠#x2014;#x2014;浩瀚壮丽的腾格里,开展“大漠平沙”。政企领导、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沙漠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近日,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20万元成立浙江菲达澜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天眼查资料显示,浙江菲达澜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3日,法定代表人为汪艺威,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杭州市。经营范围为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内蒙古全面加速推进“沙戈荒”光伏基地建设,通过光伏与治沙的协同发展,有效改善土地荒漠化问题。清源科技积极投身内蒙古光伏治沙项目,为阿拉善盟200MW及乌兰布和100MW地面光伏电站提供易捷大力神SolarTerraceMAC光伏支架解决方案及产品。清源科技以卓越品质和专业服务,助力
当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数智化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管理,可以实现垃圾焚烧的精准预测、智能控制、稳定运行和高效燃烧。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与数智化结合越来越紧密,以上海环境为代表的垃圾焚烧发电龙头企业肩负起助力行业高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