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促使研究者对脱氮除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瑞士人Wuhrmann提出在硝化系统之后紧接着一个反硝化系统的工艺构型,这种工艺构型是在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利用内部存储的碳源进行后置反硝化。为了获得较高的脱氮效率,需要在后置的缺氧区投加碳源。另外,在后置缺氧区中內源呼吸会导致氨氮的释放,从而影响出水水质。
也是在1962年,Ludzack和Egginger提出了“半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如下图所示,该工艺是一个集成的反应器,在反应器中有一个沉淀的部分,沉淀后的污泥回到好氧区,同时硝化后的混合液通过曝气的作用返回到前部的“半好氧区”,对于COD较低浓度的污水,脱氮的效果令人失望,主要原因是好氧区返回的大量DO影响了工艺的性能。
还是在1962年,年轻的Perry McCarty来到了斯坦福大学,7年之后他提出了在厌氧滤池中投加CH3OH进行反硝化的想法,并在加州圣华金谷地区排水系统中进行了实践,McCarty的研究实际上成为后来反硝化滤池的早期实践。
通过深入详细的试验,McCarty建立起了甲醇用于反硝化的投加量计算公式,这一公式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Cm=2.47N0+1.53N1+0.87D0
Cm:甲醇的投加量,mg/L
N0:起始的NO3-N浓度,mg/L
N1:起始NO2-N浓度,mg/L
D0:起始的DO浓度,mg/L
上世纪70年代初,一代大师Eckenfelder和Balakrishnan合作提出用接触稳定工艺储存的碳源来进行反硝化,首先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接触吸附,然后进入第一个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之后的污泥进入一个非曝气的完全混合接触区,利用吸附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沉淀之后的污水进入一个好氧硝化池。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85%的脱氮效果,但是由于第一个沉淀池中的一部分入流进入接触池会导致出水氨氮不能达到很低的浓度。
上述的这些研究,人们极力想找到一种可靠、廉价的脱氮方式,但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工艺。当时在Eckenfelder的门下有个来自南非的学生叫James Barnard,当时他正在美国读书,他目睹了Eckenfelder的研究。1971年,James Barnard告别了老师回到了故乡南非。
James Barnard接受了McCarty采用厌氧滤池去除N03-N的想法,与McCarty不同的是,Barnard尝试想尽量采用原污水中的碳源进行脱氮。他采用的试验工艺路线还是Balakrishnan-Eckenfelder的工艺,但做了一些改进,Barnard将硝化后的混合液回流到稳定池进行反硝化,这样就正好利用上了原污水中的碳源,由于从接触池之后的沉淀池的底流有一部分直接进入稳定池后会有一部分氨氮直接穿出系统,因此在后续的环节中又加入了硝化工艺和反硝化单元(“厌氧滤池”),投加CH3OH进行反硝化,同时也省掉了最后的沉淀池。该工艺后来发展成为A/O脱氮工艺。
上述的工艺构型看起来颇为复杂,由于上述工艺的核心思想是将硝化后的出水回流到前端进行反硝化,因此James Barnard又进行了一个更为简洁的工艺试验,这次试验是将厌氧在前、好氧在后,用较大的污泥回流比(200%~400%)进行回流,如图1所示。
上述试验获得了大概70%的脱氮率,但沉淀池出现的反硝化浮泥现象令James Barnard并不满意,结合之前的改良Balakrishnan-Eckenfelder工艺思路,他又在好氧区之后又加了一段“厌氧区”(现在实际上称为缺氧区),大比例的污泥回流被第一好氧区末端的混合液回流所替代,同时最后一个小的好氧区用于吹脱氮气和降解“厌氧区”释放的氨氮,保证水质。至此,经典的Bardenpho污水处理脱氮工艺就此形成。在Bardenpho工艺的基础上,A2/O、5段Bardenpho等各种工艺陆续出现。
可以看出,James Barnard是将Wuhrmann、Ludzark & Ettinger、McCarty的思想充分吸收,创造性地发展成实用的污水处理脱氮工艺。实际上,60年代Ludzark & Ettinger的实践已经有了利用原污水的碳源进行反硝化的思想,但是后面的人并没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James Barnard对这一现象也感到颇为不解。由于对生物脱氮除磷的杰出贡献,James Barnard被誉为“生物脱氮除磷之父”,并获得了2011年李光耀水奖。李光耀水奖提名委员会这样评价:“他孜孜不倦地为解决水环境问题奋斗,他所开创的技术有效地保护了日益珍贵的水资源,奠定了今日世界各地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石”。
1972年的春天,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决定将Goudkoppies污水厂(75万人口当量)的工艺由高负荷活性污泥法+氨氮吹脱改为4段Bardenpho工艺。由此,世界各地污水厂的脱氮实践陆续拉开序幕。
在70年代污水处理生物脱氮工艺基本定型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技术格局(图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水务下属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涌现一批科技创新
近日,由江苏交建公司承建的长泾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最大单体构筑物——“A/O池及鼓风机组”主体结构顺利完工。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总占地面积约69亩,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污水处理构筑物、设备安装及配套管网等。本次完工的“A/O池及鼓风机组”为厂区内最大单体构筑物,结构尺
各有关单位: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问题依然突出。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水需求持续增长。工业用水效率总体偏低,部分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高耗水和污染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如何在保证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消
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举措,科右中旗再生水项目由科右中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于2019年开工建设。目前,新建管网16.2千米,新建加压泵站1座,新建1000立方米的调节水池一座,其下辖的污水处理厂将再生水输送至内蒙古能源集团科右中发电有限公司和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主
【社区案例】我这边是颜料废水,SV30控制在60,经验是说泥量增长缓慢所以前期基本没排泥,现在SV30涨到80-90了,现在开始排泥了,但也是少量的。现在是氨氮有些上涨了,会是排泥造成的吗?(溶解氧控制在4左右)其他指标还可以COD和TN。(来源:污托邦社区)要保证硝化的正常进行,需要保证一定的硝化
2023年,环保产业迎来转折大年,很多环保企业开始出现增长困境。未来,新的增长方向在哪?大家非常迷茫。正如维尔利集团总裁李遥所说,如果把环保产业定义在狭义的“污染治理”领域,那环保市场确实越来越小了;但如果把环保放到广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以固体废物为例,它
【社区案例】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出水接近临界值(但总磷很低)请教一下有没有老师知道怎么处理?从描述上看,大概率是营养比失衡导致的,进水CNP比的失衡会导致污水系统的诸多问题,例如污泥膨胀、出水超标等问题,而且是无法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来弥补的,需要将CNP比调整相应的比例,才能解决,本文将从
近日,金凤污水处理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建转运奠定了基础。竣工验收会现场金凤污水处理工程位于重庆高新区新凤大道,污水厂总用地面积35071平方米,项目设计总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本项目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采用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改良型A2/O生物池工艺,深度处理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提出要“建设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23〕171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此有更细致的说明,
碳源投加的计算公式的介绍有很多,但是有些小伙伴反映利用公式算出来的值是负数。其实碳源的计算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很多文章照搬前人留下的公式,没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讲解,让很多人看不懂,碳源投加核心其实就是思路的正确!1、碳源投加计算为什么是负数?1、计算公式选择错误计算碳源的投加量,选对计
【社区案例】现场检测条件有限,两级处理,生化末端水温34.8°,末端溶氧仪损坏,平时都是2.3mg/L左右上浮的泥块颜色发黄不是老泥最近这两天上浮厉害能看到水中气泡一般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排泥上浮的也排不出去通过楼主的描述和照片,该浮泥应该为典型的反硝化浮泥,二沉池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
二沉池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夏季气温回升之后,浮泥情况令人发指!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形象,导致出水SS升高,严重会导致出水超标。一、二沉池浮泥产生的原因1、污泥厌氧腐败夏季温度高,细菌代谢旺盛,在二沉池很容易产生厌氧环境,尤其是排泥设备故障或者设
AAO工艺,进水COD300左右,氨氮75,总磷1.5,前几天曝气异常没有及时发现,DO达到7左右(周末持续两天),周一SV30还是250,今天就成了450,昨天开始二沉池出现块状浮泥(黄色居多,少量黑色,伴有明显气泡),现在几乎是表面全是,求教大家这是反硝化上浮还是污泥死亡解体,怎么快速调整?
在夏季,二沉池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中普遍存在,其尤其是夏季,浮泥情况令人发指!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形象,导致出水SS升高,严重会导致出水超标。一、二沉池浮泥产生的原因1、污泥厌氧腐败夏季温度高,细菌代谢旺盛,在二沉池很容易产生厌氧环境,尤其是排泥设备故障或者设计
二沉池内由反硝化引起的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中普遍存在,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同时BOD、COD、TN、TP等指标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严重时还会造成污泥流失而使系统运行不稳定。一、反硝化浮泥产生的因素沉淀池底部的高固体浓度以及废(污)水需在池内停留一定时间(缺
一、什么是MBBR?MBBR工艺是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
脱氮除磷工艺汇总
A2O法又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传统A/O工艺的单泥系统中高效地完成脱氮和除磷两个过程,就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比如泥龄的矛盾、碳源竞争、硝酸盐及溶解氧(DO)残余干扰等。
根据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脱氮途径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需要在两个隔离的反应器中进行,或者在时间或空间上造成交替缺氧和好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器中;实际上,较早的时期,在一些没有明显的缺氧及厌氧段的活性污泥工艺中,人们就层多次观察到氮的非同化损失现象,在曝气系
污水处理厂提标面临脱磷除氮问题,怎么改造?这三种方法帮助你!一、基于SRT矛盾的复合式A2/O工艺在传统A2/O工艺的好氧区投加浮动载体填料,使载体表面附着生长自养硝化菌,而PAOs和反硝化菌则处于悬浮生长状态,这样附着态的自养硝化菌的SRT相对独立,其硝化速率受短SRT排泥的影响较小,甚至在一定程
【摘要】A2O法又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传统A2/O工艺的单泥系统中高效地完成脱氮和除磷两个过程,就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比如泥龄的矛盾
1、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机理1)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SND)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SND)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同时产生硝化、反硝化和除碳反应。它突破了传统观点认为硝化和反硝化不能同时发生的认识,尤其是好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反硝化反应,使得同步硝化和反硝化成为可能。硝化过程消耗碱度,反硝化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基本原理是在二级生物处理过程中,先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再通过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最终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完成脱氮。因为硝化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有机物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自养硝化菌对氧气和营养物的竞争力
A2O法又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传统A2/O工艺的单泥系统中高效地完成脱氮和除磷两个过程,就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比如泥龄的矛盾、碳源竞
传统A/O工艺是一项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典型污水处理技术,这个工艺结构简单、水力停留时间(HRT)短且易于控制,多数污水厂都是采用传统A/O工艺进行污水处理。然而,生物脱氮除磷的过程中涉及硝化、反硝化、摄磷和释磷等多个生化过程,而每个过程对微生物组成、基质类型及环境条件的要求存在许多差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