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印度染料及中间体企业正积极寻求与中国染料及中间体企业的技术合作,明确提出可以采取技术参股的形式到印度办厂发展。如果我国染料及中间体产业营商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那么,我们辛苦百年才形成的染料市场、技术等竞争优势将拱手让人,殊为可惜。未来我国将很有可能出现染料及中间体全部进口的局面,甚至连军需的原料都要依赖进口,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前不久中国化工报社长江经济带染料及中间体产业发展调研组调研时,企业相关负责人急切地反映了这一情况。
有这种担心的并不只是个别企业。“我国染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渐下降,正面临着来自印度产品的强大冲击。近3年来,我国活性染料只有内销,几乎不再出口。印度染料企业凭借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我国染料及中间体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正不断蚕食着中国染料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杭州福莱蒽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百春告诉调研组,在这种局面下,国内部分纺织印染企业正在考虑向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印度、东南亚地区转移。比如集织布、染整、印绣花、裁剪与缝制4个完整工序于一体的申洲集团已经在越南建厂,并尝到了产业转移带来的甜头。
“印度在染料生产过程中有很强的优势,并已经在加大分散染料及中间体的生产建设,2018年下半年分散染料产能也扩大了。”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杨说,中印染料行业的竞争天平正在向印度一方倾斜。这其中有几个原因:一是印度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二是印度染料产品有2.8%的出口退税,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将染料成品出口退税率从13%降为0。染料中间体方面,中国有9%~13%的出口退税,印度是1.5%的退税率。三是印度环保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四是当地的水、煤、电以及土地都有很多优惠。五是该国的气候因素有利于活性染料生产。
一些企业表示,德司达等跨国公司目前无论是分散染料、还原染料,还是其他种类的染料,采购途径仍然以中国为主,但印度当前政策、环保、用工成本均比我们有明显优势。目前印度正积极从中国寻求技术合作的机会,甚至可能不择手段从中国大肆挖人才、挖技术。假以时日,德司达等跨国公司的采购将更加偏向印度,而且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便难以逆转。
不过在浙江博澳染料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卫东看来,染料及中间体产业向东南亚及印度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就像当年欧美向中国转移产业链一样。不过产业转移都需要时间。最终国内能留下多少,是否能避免产业空心化的产生,要看行业政策和营商环境。
据了解,世界染料工业始于19世纪。上世纪50年代,世界染料工业进入发展壮大期。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在染料工业中逐步占有显著地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染料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国。早年,德国化工三巨头巴斯夫、拜耳、赫司特等公司都是依靠染料草创起家,而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化工的巨擘。最近20多年,世界染料工业由于环境制约、纺织行业转移、布局调整、技术更新、用途拓宽等因素影响,亚洲国家通过给国外公司OEM贴牌生产,逐步提高染料生产水平和配套能力,最终使得染料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变化,染料的生产和供应中心从欧美向亚洲转移,有力地促进了亚洲特别是中国染料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国内染料及中间体企业有意识地到孟加拉、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考察,寻找“走出去”的目的地和商机。从考察的结果来看,目前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
调研过程中,染料企业负责人针对这种情况纷纷呼吁:加强对染料及中间体产业的环境监察,坚决打击扰乱行业秩序的“低小散”企业,以创新驱动及绿色消费引导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恢复对染料的出口退税,以提升我国染料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严防产业空心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2019年过去的几个月里,染料及中间体行情可谓是“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让市场人士高至肝颤、低至崩溃。据七彩云资讯部部长隽芳介绍,以分散黑ECT300%为例,七彩云电商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平台实际成交价格约35元/千克,当时市场人士对染料及中间体价格走势预期并不乐观。但随着“3·21”
随着恢复长江生态攻坚战、化企入园以及搬迁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大量化工企业正在搬迁。从中国化工报社长江经济带染料及中间体产业发展调研组近一年内收集到的公示的环评报告来看,继宁夏、内蒙古之后,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甚至新疆已经成为染料及中间体企业新建项目的重
日前,2014-2015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北京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力与湖北楚源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聘用协议,协议中,李力将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全权负责公司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工作,推动公司环境合规深度整改,聘期3年,年薪酬仅为1元。此举,标志着环保NGO已经从向企业喊话
InfoLink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共出口16.5GW的光伏组件,相较9月19.8GW减少16.7%,去年同比则增加39.8%。2023年1-10月累积出口达174.1GW,相比去年同期的133.3GW提升30.6%,已超越去年全年154.8GW的拉货量。欧洲市场10月中国出口6.2GW光伏组件至欧洲市场,相较9月的7.6GW下跌18%,与去年同比则下降1
日期,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印度已安装太阳能发电容量72018MW。其中,地面光伏为55.71GW,并网太阳能屋顶阵列为11.08GW,太阳能混合项目为2.55GW,还有2.68GW为未并网太阳能。据悉,拉贾斯坦邦拥有全国25%(18089MW)的光伏装置,其次是古吉拉特邦(10418MW)和
CNBC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2070年前弃煤?印度对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不会影响未来20年对煤炭的依赖”。毫无疑问,印度在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方面取得了进展。印度领导人一直对其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持乐观态度,大胆宣称到2030年,该国50%的发电量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70年将达到100%。然而,印度煤炭产
日前,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和JMKResearchAnalytics的一份联合报告发现,印度对美国的光伏组件出口将继续增长,然后从2025年开始停滞不前,从2027年开始下降。报告显示,在《通胀削减法案》(IRA)和《绿色新政》(GreenDeal)实施后,美国和欧盟将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建立满足其需求
【据美国核学会网站2023年10月30日报道】印度核电公司(NPCIL)近日宣布,格格拉帕尔核电厂4号机组已开始装料。此前,格格拉帕尔3号机组已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成为首座投运的印度本土设计的70万千瓦加压重水堆。3号和4号机组是印度政府2007年4月批准建设的首批共计四台70万千瓦加压重水
印度所得税部门正在对中国主流40家光伏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理由为涉嫌逃税,调查范围涵盖公司及其印度经销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印度所得税部门正在对中国主流40家光伏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理由为涉嫌逃税,调查范围涵盖公司及其印度经销商。消息一出,市场哗然。是否确有此事?如果为真,此次事件所出
AdaniGreen公司总经理VneetJaain表示,AdaniGreen公司将在未来5-7年内投资30亿美元,通过位于印度Mundra的占地700英亩的电子制造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后向整合运营,以促进旗下光伏制造产能增加一倍以上。(来源:微信公众号“东亚能源产业观察”)目前,AdaniGreen公司的光伏组件产量为4GW,计划到2027
2023年9月,三一新能源顺利完成Pavagada50MW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施工图设计,这标志着我司风电业务“全球化”发展战略取得又一新突破。该风电项目由印度Sembcorp公司投资开发建设,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帕瓦加达,本期安装4台三一重能SI-16840-HH140风机。其中,风机基础设计由我司完成,印度当地设计机构
近日,仁洁智能携第二代干挂式智能光伏清扫机器人及其配套解决方案亮相2023年印度可再生能源博览会(REIEXPO2023),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摩,成为现场吸睛焦点。印度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与用水困难。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印度光伏电站年灰损率高达17%-25%。针对这一行业
印度的发电技术更新换代比较慢且不掌握最先进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如果不能突破火电技术壁垒,印度的制造业在电力供应上就难以获得成本优势印度原有的电网容量和市场框架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产生的电力由于缺少需求或传输基础设施而被浪费印度目前已将特高压输电技
据能源智库Ember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风能和太阳能是唯一两种显著增加其全球电力份额的电源,从去年同期的12.8%增长到14.3%。其中,风能增长了10%,而去年同期增长了16%。太阳能增长了16%,而去年同期增长了26%。在全球范围内,有50个国家在2023年上半年创下了新的月度太阳能发电记录。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