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湿地公园; 遗址公园; 治理模式; 江苏徐州
引 言 矿业曾经是徐州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之一,但在 城市化进程下城市区域迅速扩张,导致原本废弃在 城外的开山采石宕口和采煤塌陷地等矿业废弃地进 入市区,其恶劣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影响城市面貌 的重要因素。2000 年以来,徐州市十分重视矿业废弃地治理及土地利用工作,“十二五”期间,全社会 累计投入治理资金 27.9 亿元,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 理项目 46 个,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约 23. 3 km2, 形成潘安湖湿地公园、九里山湿地公园、珠山宕口遗 址公园等一批矿业废弃地治理示范工程。通过“显 山露水”,拓展了城市生态空间。 通过对已有矿业废弃地的治理,总结出矿业废 弃地治理的示范模式,为其他矿业城市的矿业废弃地治理提供参考。
1 矿业废弃地分布特征
矿业废弃地是指采矿活动所破坏、占用、非经整 治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裸露的采矿宕口、废土 ( 石、渣) 堆、煤矸石堆、尾矿库、废弃厂房等建筑物 用地、采空塌陷地及圈定存在采空塌陷隐患的荒废 地( 黄敬军等,2009) ,按矿业废弃地的形成条件,可 分为采空塌陷型和开山采石型。
1.1 采空塌陷型矿业废弃地特征
采空塌陷型矿业废弃地指地下开采矿山资源枯 竭或失去再开采的经济价值,闭坑后或存在采空塌陷隐患的荒废地。该类型矿业废弃地主要分布在徐州城市规划区的贾汪、九里、闸河、利国四大煤田的煤矿区和利国铁矿区,其中煤矿塌陷地占用与破坏土地面积 207. 57 km2 ( 图 1、表 1) ,铁矿塌陷地占用与破坏土地面积 8. 24 hm2。
徐州煤矿塌陷地具有塌陷率高、占用与破坏土 地面积大、地表积水严重和煤矸石堆放量大等特点, 煤矿平均塌陷率为 0. 43 hm2 /万 t,高于全国煤矿平 均塌陷率( 0. 2 hm2 /万 t) ( 吴刚等,2011) 。207. 57 km2的塌陷地中,下沉较深且地势低洼造成长年积 水或季节性积水( 塌陷深度 > 1. 5 m) 的塌陷地为 121. 54 km2,平均积水深3. 0 ~ 3. 5 m,使地表水系紊 乱,水稻之类的农作物无法耕作,耕地多成为低产田 或绝产田。下沉较小的坡地型塌陷地面积为 86. 03 km2,地形高低不平,房屋变形倒塌、路网遭到破坏, 迫使村庄迁移; 水利设施遭受破坏,使农田旱时不能 灌,涝时不能排,旱涝灾害频繁。据调查,20 世纪, 徐州煤矸石堆放量曾超过 40 座,占地面积超过 130 hm2,累计堆存量近 4 000 万 t,占用了大量土地( 黄 敬军等,2002) 。
1.2 开山采石型矿业废弃地特征
开山采石型矿业废弃地指在山地丘陵露天开采 石材、石料及其他矿产资源的矿山,后逐步关停闭坑 形成的废弃地。该类型矿业废弃地主要分布在徐州城市规划区内 104 和 310 国道、京福和徐连高速、京沪高铁和三环路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据 1∶ 5万遥感解译,徐州城市规划区开山采石形成的矿业废弃地破坏土地 25. 73 km2 ( 图 2、表 2) 。其中, 城市开发边界线内被破坏土地 5. 74 km2、吕梁山风 景区内 2. 72 km2、大洞山风景区内 1. 26 km2、京福 高速和京沪高铁沿线两侧可视区内 4. 35 km2。 该类型矿业废弃地多为陡立的裸露岩体( 坡度60° ~ 70°,坡高 60 ~ 70 m) ,岩面几乎寸草不生,不但破坏山川的原始地貌,而且表土层、风化和未风化 基岩被剥离,农田、耕地和植被破坏贻尽,短时期内难以恢复( 张洁等,2006) ,是风景区和交通干线的 主要视觉污染源。凹陷式开采形成的深坑废弃后均 积水成潭,残留采坑成为污水积聚、浓缩的深水塘, 其生态环境恶劣。因此,开山采石废弃地不仅是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来源,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严重威胁( 蒋正举等,2013) 。
2 采空塌陷型矿业废弃地治理模式
2.1 湿地公园建设模式
对于常年积水的采煤塌陷地,虽然经过挖深垫浅、疏排等措施复垦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但由于地势 低洼,常年积水使塌陷地不同程度地出现沼泽化,陆 生生态系统逐渐变成水 - 陆复合型生态系统———湿 地。因此,采取宜耕则耕、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宜生 态则生态等复垦措施,建设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控制目标相协调的新的水体( 湿地) ,使雨水资源集 蓄利用( 安守林等,2015) ,即建设湿地公园。 潘安湖作为全国首个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的湿 地公园,是集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 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矿业废弃地 治理项目,采用挖低垫高( 塌陷较深部分挖成渔塘, 土方垫在塌陷较浅处,形成耕地) 、土壤优选剥离回 覆( 低洼处土壤耕作层先剥离,回填煤矸石、粉煤 灰、砂礓等充填物后再铺垫剥离层,形 成 优 质 耕 地) ,共治理面积 1 160 hm2,新增耕地 20 余 hm2,不 仅使复垦区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 180 m2,实现农业 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建设成了风景优美的生态 湿地公园,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 的典范。成功实施采煤塌陷矿业废弃地土地利用的 还有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南湖公园和商湖公园。
2.2 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模式
对于常年积水的采煤塌陷地,常用的复垦措施 是根据地表塌陷积水区的面积大小和积水深度,在 积水较深区域建设深水水产养殖基地,浅积水区种 植水产经济作物,在其周边建立禽畜饲养基地,发展 养猪、养鸡、养鸭,构建禽畜 - 鱼虾“立体养殖”模 式。但作为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省新能 源高科技特色产业基地的徐州,在不改变土地利用 现状的情况下,利用塌陷地建设地面光伏电站是徐 州采煤塌陷矿业废弃地土地利用的新模式。 2016 年,徐州第一个利用塌陷地进行鱼塘施工 建设的光伏电站———“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并 网发电。该发电站在 18. 8 hm2 塌陷地改造的鱼塘 中,用 4 000 余根预制管桩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将 光伏组件布置于水面上方,上层用于太阳能发电,下 层用于水产养殖,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年发电量 达5 000 万 kW·h,并带动了周边80 余 hm2采煤塌陷 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按规划,徐州还将在塌陷地建 成“农光互补”、“漂浮式”发电的光伏应用示范基 地,同时与大黄山森林公园连成一片,建成休闲、娱 乐、参观的重要基地。
2.3 土地复垦整治模式
对于采煤塌陷非积水区矿业废弃地,因大面积 耕地受到损害,生产力降低甚至无法耕种,土地复垦 整治模式采用疏排法、就地取土法、挖深垫浅法和固 体废物充填法等农业复垦形式,使塌陷地复垦成为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更趋合理的高产、稳产良田,实 现矿区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其中,无积水旱地塌 陷区,通常利用机械施工进行推高垫低,修复整平并 改进水利条件,恢复耕作条件进行种植,建造农业示 范区; 少量积水的塌陷区,利用机械施工进行挖深垫 浅、治理平整、连片开发,建成农业综合开发区。 截至 2011 年,徐州城市规划区采煤塌陷地复垦 面积达 9 827 hm2,塌陷地土地复垦率为 47. 37% 。 其中,2009—2011 年实施 41 个采煤塌陷地复垦项 目,复 垦 面 积 为 2 907 hm2,新增耕 地 面 积 1 940 hm2。通过塌陷地复垦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 塌陷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治理的统一。 以九里煤田为例,塌陷前耕地均为高产粮田,塌 陷后形成积水洼地 440. 19 hm2、矿业废弃地 428. 69 hm2,可耕种农用地仅 36. 56 hm2,土地多数不具备 耕种条件。经土地复垦整治,按复垦条件和功能区 划分为特色农业区、深水景观生态建设区、挖深垫浅 粮基鱼塘复垦区、人工湿地、粉煤灰造林区,并建设 了浅水种植园、蔬菜园 2 个精品工程园区,增加耕地 499. 71 hm2、养殖水面 80. 96 hm2、林地 62. 20 hm2, 减少采矿地 428. 69 hm2、住宅用地 56. 892 hm2 ( 渠 俊峰等,2008) ( 表 3) 。 土地复垦使塌陷地土地及水资源得到了合理配 置和调控,有效改善了长期积涝对农业生产的负面 影响。
2.4 富硒耕地开发模式
对于煤矸石堆放区废弃地,按照“减量化、再利 用、再循环”的原则,通常将煤矸石用作塌陷回填、 发电、制砖、筑路和生产复合肥料后再进行土地复 垦。但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徐州城市规划区煤 矿区土壤中 Se 含量( > 0. 44 mg / kg) 普遍较高,煤矸 石堆放区和煤矸石回填区土壤中 Se 含量最高达 6. 19 mg / kg。Se 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 一,其摄入不足存在潜在的健康危机,而富硒土壤是 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天然载体( 侯现慧等,2015) 。目 前,绿色富硒耕地已经成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v> 业新的增长点,因此,煤矸石堆放区废弃地必须优先 考虑富硒耕地开发模式。 据测算,徐州城市规划区富硒( > 0. 4 mg / kg) 土壤面积达 100 km2,圈出九里煤田夹河—垞城塌 陷区、大刘塌陷区、柳泉塌陷区、贾汪煤田韩桥—旗 山塌陷区、闸河煤田塌陷区、利国煤田塌陷区共 6 块 富硒耕地保护区,均为无重金属污染的清洁至尚清 洁土壤,为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了物质前提。富硒 区水稻籽实( 粳米) Se 含量为 0. 026 ~ 1. 33 mg / kg ( 富硒大米标准为 0. 040 mg / kg) ,小麦籽实( 面粉) Se 含量为 0. 016 ~ 3. 01 mg / kg,可见,富硒大米和小 麦与富硒土壤相关。因此,可依据铜山、贾汪国家现 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布局,连片综合规划开发富硒产 业,将铜山柳新—拾屯富硒耕地规划发展成沿湖优 质富硒稻麦生产区,将铜山茅村富硒耕地规划为富 硒葡萄生产聚集区,将贾汪青山泉—大吴富硒耕地 规划为富硒蔬菜产业区。
3 开山采石型矿业废弃地治理模式
3.1 遗址公园建设模式
随着城市扩张或旅游开发,许多开山采石废弃 地进入城区或旅游风景区,废弃地恶劣的生态环境 成为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的颈瓶。对此类矿业废弃 地的利用,应结合周边自然、人文特点以及新城建设 规划,根据开山采石矿山采掘面和废弃地的地形地 貌特征,进行山景、水景、人文景观的再造,建设以休 闲为主的全开敞式主题公园,为城市居民创造新的 旅游观光和休憩娱乐场所。 珠山宕口位于徐州东郊,为历史采矿遗留的废 弃矿山,原本海拔 140 m 气势夺人的山体因开山采 石变成残缺不全的“城市伤疤”,随着城市扩展,纳 入徐州高铁站区的金桥国际商务区开发范围。2008 年启动的东珠山废弃矿山治理,本着“修复生态、覆v> 绿留景、凝练文化、拉动经济”的原则,构建了“两 潭、两岛、一瀑、一谷、一云梯”七大主体景观,利用 宕口地貌形态,结合两潭湖水的形状,设立半月、半 日状两岛,瀑布使裸露的宕面变成流动的水墙,成为 公园天然空调; 云梯依山而建,两潭中间用近水木栈 道实现景观上的沟通,木栈道穿行于峡谷之间,形成 “一谷”景观,打造为占地 10 hm2 的珠山宕口遗址公 园,不仅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破损的山体重新披上 绿装,而且改变了投资环境,周边土地的出让价由 ( 4 ~ 5) 万元/ hm2提升至( 16 ~ 20) 万元/ hm2。 可见,遗址公园建设模式妥善处理了废弃矿山 采壁和矿业废弃地甚至矿渣等资源,不但可以改善 矿业城市的面貌,使其重获生机,而且能够获得生 态、社会和经济等多重效益( 张禾裕等,2007) 。
3.2 地质公园建设模式
露采矿山揭露的典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化石 或古生物活动等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可结 合其地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意义,建立地质公园或矿 山公园,成为地质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的基地。如 南京六合瓜埠山、桂子山古火山因采矿挖掉覆盖层, 展现出古火山的立体模型,是罕见的火山地貌的再 现,堪比美国黄石国家地质公园,矿业废弃地治理完 全融入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之中,已成为该 公园的 2 个景区( 黄敬军等,2011) 。 叠层石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沉积构造,其中记录 了大量微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 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最佳“指示器”,也 是世界同一地质时期的“标准层型剖面”( 曹瑞骥 等,2009) 。距今 7 亿年的新元古代南华纪叠层石是 江苏唯一、全国罕见的一处具有观赏价值及典型地 质学意义的地质遗迹分布区,对研究徐州地区地质 演化史、构造运动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 年 获批的贾汪叠层石地质公园,2. 24 km2的地质遗迹 保护区的矿业废弃地治理已融入地质公园建设之v> 中,保留了形态各异的古生物景观叠层石、地质构造 芦山断层、典型剖面芦山南华纪剖面、龟形石、芦山 洞穴等,并将地质公园纳入生态保护区,裸露岩石构 成地质遗迹景观的,经地学专家确认后予以保留并 保护,否则进行复绿。
3.3 文化遗迹开发模式
徐州理应将其引以为傲的汉文化充分反映在矿 业废弃地治理中,以矿业废弃地及周边的历史和文 化资源等为载体,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 融合的境界。如利用古匠人采石不经意残留的柯岩 绝胜“云骨”为主题的绍兴柯岩景区,体现了绍兴石 文化、水文化、酒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地域特色,是文 化遗迹开发最典型的范例( 黄敬军,2006) 。 由于地层陡倾,徐州开山采石宕口多形成陡崖 石壁,矿业废弃地治理多结合徐州汉文化底蕴的挖 掘,根据崖壁上岩石的特性与现状,勾画历史文化主 题岩壁画。如雕刻在徐州两山口山崖上的“汉代车 马出行图”和“大风歌”,正逐渐成为徐州鲜明的文 化标志符号之一; 云龙山汉代大型采石场遗址是目 前发现的唯一一处汉代采石遗址,也是我国古代 ( 汉唐之前) 唯一一处采石遗址,对研究汉代采石工 艺、石料开采及大型墓葬的修建等意义重大,其保护 也将为世人瞩目( 黄敬军等,2018) 。因此,对于这 种历史文物的矿业废弃地进行保护,也是对城市历 史文脉以及地域景观特色的保护。 徐州荆山村是乾隆皇帝登基后 5 次南巡驾临的 地方,留下《茶亭》《逍遥亭》《万世津梁》《荆山桥 歌》等墨宝,周边因开山采石形成的悬崖峭壁,完全 可引用传说来加深文化内涵,挖掘当地的深厚文化, 艺术加工后雕刻壁画于石壁上,使荆山村成为与广 东番禺莲花山古采石场一样的旅游胜地。
3.4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区的开山采石矿业废 弃地,平整复垦耕地获得的土地资源量极为有限,可 供经济开发的场地不大,无法拓宽新的资源,但裸露 的采石宕口直接影响来往人流对徐州的直观印象。 宜恢复( 重建) 自然生态环境,即建立生态环境保护 区,在裸露的山体和采坑岩壁上,通过条带式或穴植 式覆土进行垂直绿化,以恢复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景 观,尊重自然、显露自然成为矿业废弃地土地利用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京沪高铁沿线两侧可视区 26 个开山采石宕口v> 的土地利用,都是通过清理山体危岩,选用适应性 强、短期见效迅速的垂吊植物品种种植于采坑上部, 或爬藤植物品种种植于采坑底部或台阶,使裸露宕 口迅速复绿,愈合采矿残留的伤疤,减少视觉污染, 恢复植被 60 余 hm2,将京沪高铁江苏段建成一流的 绿色铁路走廊。
4 结 论
( 1) 随着徐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矿业废弃地治理的力度将逐渐加大。 应按照《徐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和《徐州 市地质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全面推进矿业废弃地 治理工作。依据矿业废弃地分布特征和所处的区位 条件及徐州城市发展规划,选取合适的矿业废弃地 治理模式至关重要,不仅可改善矿业废弃地的生态 环境,而且可充分显现矿业废弃地土地再利用价值, 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2) 城市开发边界内的开山采石矿业废弃地治理,建议采用遗址公园建设模式; 临近城市主干线两 侧的开山采石矿业废弃地,建议结合生态环境保护 模式进行治理; 大洞山、吕梁山风景区的开山采石矿业废弃地治理,建议采用地质公园建设和文化遗迹 开发模式,保护地质遗迹并挖掘当地文化底蕴; 京福 高速和京沪高铁沿线两侧可视区的开山采石矿业废弃地治理,建议以生态环境保护模式为主。远离主 城区的马坡、柳泉、张集、大刘、义安、利国等采空塌 陷矿业废弃地治理,建议采用土地复垦整治模式; 深 积水区采空塌陷矿业废弃地治理,建议采用光伏发 电基地建设模式。临近主城区的大黄山、夹河—垞 城、韩桥—旗山、董庄、闸河的采空塌陷矿业废弃地, 建议采用湿地公园建设和土地复垦整治模式; 富硒 土壤的采空塌陷矿业废弃地,建议采用富硒耕地开 发模式。 总之,不管采取何种矿业废弃地治理模式,均可 改善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其复垦土地 可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并将带动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业转换,实现土地利用效益 最大化和地质遗迹保护的双赢局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4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信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屋顶光伏整县推进,鼓励利用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探索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有序推进信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潢川县零碳园区屋顶分布式+BIPV
3月5日,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峰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利用双峰县气候资源,强化清洁能源生产消费激励措施,落实绿色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建设整县光伏开发试点项目,结合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矿山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信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信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积极推进风电开发,打造沿淮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重点推进以平桥、息县、淮滨、潢川、商城为主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低风速风电场。推进“
近日,河南、河北、广东等17个地方陆续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光伏被多地政府重点提及,结合国家层面释放多重利好,双碳战略下光伏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主角,光伏行业发展愈发值得期待。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梳理了各地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对光伏相关重点内容梳理如下:广东:2030年风电+光伏
2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以沿黄浅山丘陵(含黄河故道)和中东部平原地区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到2025年,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2700万千瓦以上。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鼓励利用大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
2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开展西华经开区、焦作矿区等增量配电网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推进濮阳、商丘、信阳等“风光火储一体化”“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推动新能源场站合理配置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鼓励利用大中型城市屋顶资源和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屋顶等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登封、商
6月21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有力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目标如期实现,河南省优选一批条件成熟、能够尽快开工、按期建成的项目,全力推动,能并尽并。
4月30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持续推动河南省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争取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力争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奋力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迈进。
从千疮百孔的矿山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城市绿肺,一抹抹绿色见证着老工矿区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从废弃厂矿到林田,一块块复垦复耕的土地为百姓增添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收入。近年来,峰峰矿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修复生态伤疤,用绿色拓展城市发展空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4月27日,华润电力在青口盐场举办华润电力青口盐场225MW“渔光互补”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开工仪式。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董事长丁锐、副总经理陈如军,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殷元,华润电力华东大区总经理彭峰、副总经理兼徐州公司总经理李桂芳、徐州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高大平,工投集团、开发区
“截至2024年底,江苏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由全国第三跃居至第二,当年新增装机量断崖式领先,以179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4月22日,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举办的“2025分布式光伏创新论坛(江苏站)”上,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部副主任刘进介绍了江苏省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现状及
吉林公司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智慧管理IMS一体化信息平台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吉林公司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智慧管理IMS一体化信息平台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303491,招标人为国能吉林热电
近日,徐矿新能源公司丰县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这是继垞城储能电站项目、睢宁储能电站项目后徐矿集团建设的第三个新型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丰县丰邑大道东侧,装机规模为50MW/1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项目共包含12套储能系统,并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每套储能系统作为一个运行单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1日,官林凌霞工业污水厂工程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信息发布。第一中标候选人:宜兴市公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与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组成的联合体,投标价格:212692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宜兴市永浩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与苏州规划设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江苏电网环保技术监督会,通报2024年电网环保技术监督情况以及环水保报告技术评审情况和典型问题案例,部署年度环保重点工作,镇江、徐州和扬州公司作了专题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电网环保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为电网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会议学习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4月8日,安徽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宿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有序规划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加快“乡村振兴风电”、皖能褚兰风电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达到570万千瓦。大力引育新能源产业“链主”企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江苏泰州俞垛镇、江苏徐州沙集镇两个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的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作为江苏省新型能源体系示范的重点实践,沙集项目深度契合《徐州市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能源布局,有力推动了新能源与渔业养殖绿色环保等产业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公司“两会”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安全文化百千万星火工程落地实施,提升班组本质安全水平,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召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推进研讨会,与会人员共同学习相关方案和已有的建设成果,共绘电力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