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海水淡化国际正文

领导带头喝下水道水 新加坡为何被逼至此?

2019-10-30 09:29来源:地球知识局作者:图南关键词:再生水水厂海水淡化新加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丽的街道繁花簇锦,鱼尾狮每天都会喷出水柱,很多人在享受新加坡音乐喷泉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喷泉有水 不代表不缺水

热带雨林气候主宰着赤道附近的东南亚地区,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地区。但新加坡就是这里不一样的烟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新加坡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要靠进口,自来水的来源是国际谈判。

在这弹丸之地上,保证水管不被人掐断可以说关乎国运了。

都怪领土太小

马六甲海峡附近被热带雨林气候区支配,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高达2350mm。

赤道就在旁边,降水和高温是永远不缺的

但对于新加坡来说,这么多降水却只是个过客。国土面积仅有697平方千米的新加坡,境内没有主权完整的独流大河,也缺乏体量足够的湖泊,每年雨季从天而降的淡水只能变成积水白白流走,无法收集和利用。

新加坡与马来以柔佛海峡为界,新加坡海峡以南的岛屿则属于印度尼西亚,可以说是个非常小的无所谓腹地的岛国。

更糟糕的是,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密度过高,地质条件也脆弱,全国都有沉降问题,海水经常倒灌。好不容易存下来点淡水,也经常被海侵污染,难以利用。

其实还是有河流的,不过都是规模很小的城市河流(比如加冷河)。

天上下的留不住,地上流的喝不了,外表光鲜亮丽的新加坡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全世界倒数第二,远低于已经算是缺水的中国的2100立方米,更别提和隔壁马来西亚2万多立方米相比了。

以前新加坡人还能勉强靠打井来获取淡水,但是随着战后人口的增加,打井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喝水问题。新加坡人实在没办法,还是找隔壁老大哥马来西亚买水吧。

相比岛内的小河流,北面马来的柔佛河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的水源。

1961年和1962年,新加坡自治政府和马来西亚分别签订两份供水协议,约定柔佛州每天向新加坡输送3.5亿加仑的生水,价格是每1000加仑3分钱,解决了一半左右的水资源缺口。第二年,新加坡干脆加入了马来西亚,水就可以免费畅饮了。

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联邦由马来亚,新加坡,北婆罗洲和沙捞越组成

可是好景不长。1965年,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关系破裂,从联邦国家里剔除了这个小兄弟,新加坡正式独立。供水问题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国际关系问题。

新加坡被从马来西亚中“剔出”,砂劳越和沙巴则留在了联邦内,无论在安全方面还是资源方面,此时的新加坡可以说是危如累卵。

一开始,马来西亚还是很大方的,即使联姻关系没有了,但英殖民时代以来的交情还在,保障供水不成问题,全当接济一个一穷二白的邻居。可谁知道独立之后没多久,新加坡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一夜暴富。两岸的心里不平衡开始出现了。

从人均GDP来看,两者的差距迅速拉大

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两者的差距又再次拉大

马来西亚指责两份协议都是在英国殖民者影响下签署的,太过于偏袒新加坡。比如在签订协议时,柔佛州没有水厂,无法处理生水,只能出口原料,待新加坡把这些生水处理完了之后,再回购引用。

而柔佛州生水的售价是每1000加仑3分钱,从新加坡买水的回购价是每1000加仑50分。有媒体爆料,每年这自来水来回之间,新加坡净赚6亿美元,工业附加值全让新加坡占了,越发挑动了马来西亚人的神经。

就这么经新加坡加工一番   水就变得值钱起来了?

但新加坡不为所动,一口咬定协议就是协议,而且柔佛州缺乏净水技术是马来西亚自己的责任,新加坡出了人力电力帮忙净水赚点辛苦钱,不存在欺诈马来西亚的问题。

两边相持不下,口水仗漫天,一直打到了80年代末,修约的时机才终于出现了。

自己的水才是最好喝的

80年代新加坡GDP以7.7%的速度增长,到了80年代末已经聚集了500万左右人口,并持续以1.9%速度增长。人要喝水,工厂也要喝水,新加坡买水的需求愈发膨胀。而两份供水协议将分别在2011年和2061年到期,并给双方留了最后20多年的议价期。

狮城要争当发达国家,水的供给一定要保障好

马来西亚人找到了狮子大开口的机会,依然拿净水差价的问题说事,要求新加坡多花钱少赚钱。新加坡方面则辩解,随着岛内工业成本上升,当年定下每1000加仑50分钱早就已经是倒贴了,不接受马来西亚的提案。供水续约问题就暂时被搁置了。

眼看着新加坡经济蓬勃发展

他们可能会缺水,但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十年后,亚洲金融风暴来临,马来西亚深陷危机,急需用钱。货币被做空,国家信用破产的马来西亚找不到国际市场的钱,能在眼前帮上忙的也只有新加坡了。1998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跟新加坡吴作栋总理会谈之后,曾经对媒体坦言,希望新加坡提供资金援助,而马来西亚可以考虑满足新加坡淡水需求。

柔佛-伍德兰兹堤道  供应新加坡40%的供水

这就是拿水龙头威胁新加坡了,给钱一切好说,不给钱就渴死你。

李光耀对此简直忍无可忍,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曾经设想过派新加坡军队强行登陆马来,攻占淡水供应设施,保障新加坡安全。

李光耀表示希望能够减轻对马来西亚的依赖

战争很遥远,但是小国无外交的现状很现实。90年代末跟马来西亚在供水协议上面屡次发生争执,让新加坡不得不重新重视非常规水资源获取。李国父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新加坡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实现供水自给。

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可能就是海水淡化了。

1998年,新加坡建立第一座淡水淡化厂,开始探索海水淡化。同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和环境部门开始探索利用二级污水进行水回收处理,并且决定在勿洛建厂,探索如何把每天排出去的水再循环回来。

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正式启动再生水计划,并将这些经过二级污水处理而来的水命名为再生水NEWater。没想到的是,在断水危机的逼迫下,新加坡科学家真的让再生水的水质达到了欧洲和美国的饮用水标准。

2002年,新加坡37周年国庆,吴作栋总理第一个饮用再生水,并宣布以后新加坡人的饮用水都是新生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水,轰动世界。而在此前,把废弃过的水循环改造成饮用水,都是只有宇宙空间站的宇航员才干的事。如今在地上,新加坡人要全民享受“太空级待遇”了。

新加坡国内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已经不错了,分布全岛的处理厂和循环系统减少了水的浪费

此后新加坡人持续加码,接连盖再生水水厂。2004年,新加坡又有两座再生水水厂Bedok和Krani运营,2007年之前第三座新生水厂Seletar也正式运营, NEWater的供水量提升到新加坡总供水量的10%左右。

2010年开始,第五座新生水水厂“樟宜”也逐渐投入使用。到2060年也就是跟马来签订供水合同结束前一年,再生水将占新加坡全国用水量的50%-55%。

还有一半怎么办?

为了改变人们对这种再生水的恐惧,新加坡政府抛弃了污水、废水和回收水这种名称,而选用再生水NEWater来命名经过处理之后的饮用水。但是并不是谁都敢克服心理阴影来喝下这种水的。所以新加坡就利用多次国际会议,让世界各国领导人当着电视机的面,喝下这种水,充分发挥领导带头的作用。

但领导人们喝得再多,再生水也只能满足一半的供水量。所以跟再生水计划同步,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提出“四大国家水龙头(Four National Taps)”计划,决定灵活利用本地雨水、马来西亚外购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来作为新加坡未来的四大水源。

2006,新加坡也提出“ABC”全民共享共享水源计划,这个计划的一期工程就是要开发全新加坡17座蓄水池,32条主要河道,同时兴建湿地公园等设施来涵养水源。除了制造再生水,新加坡大力发展淡化海水,预计2060年淡化海水和再生水加起来将达到新加坡供水量的80%。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在不断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号召居民每天节水10升。为了降低居民用水,新加坡还特地开发出一套高效的自来水传输和计算系统,不断压低居民用水量,并且计划到2030年新加坡人均用水量降低到每人每天140升。

多管齐下,新加坡打算在2060年前逐步实现供水基本自给自足。

在新加坡人如火如荼在解决自己喝水问题时,新加坡淡水主要“供应商”——马来西亚也没“闲着”。

马来西亚之前因为没有淡水处理能力只能向新加坡购买处理后的水。到了2002年,柔佛政府宣布建立自己的淡水处理厂,并将停止从新加坡买水。原本一来一回的生意关系变成了新加坡对马来西亚完全依附的关系,马来西亚更是肆无忌惮,动辄威胁涨水价,一旦新加坡有个什么不满,马来西亚立刻威胁断水。

马来西亚掌管了水龙头  新加坡可敢不从?

面对这么坑的供应商,新加坡两手准备,一边跟马来西亚谈判尽量安抚好马来西亚;另一边新加坡与印尼多有接触,时刻准备转而从印尼买水。

随着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水资源依赖关系有所降低,两国在水资源问题上的猜疑和摩擦减少,这反而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马来西亚也不再敢随便轻视新加坡。

无论对于大国还是小国,当关键资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时候,要想抛开依赖关系空谈国际平等友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去寄希望于他国的慷慨,在关键领域自给自足,才能更有利于维护自身地位和国际和平。

原标题:领导带头喝下水道水,新加坡为何被逼至此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再生水水厂查看更多>海水淡化查看更多>新加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