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报道正文

首届永定河论坛北京召开 践行流域治理新模式

2019-11-04 09:30来源:中国日报关键词:生态修复项目流域治理模式永定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2日,首届永定河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主题,旨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永定河流域治理新模式,共享新理念,共创新平台,共绘新蓝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司长、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晓等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此次论坛采取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的“1+4”结构,围绕流域治理模式探索、投融资策略路径规划、产业资源链优化整合、流域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共商共议、互学互鉴、共谋发展,深入探讨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深化政企合作模式,推动流域协同治理,不断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保护、传承、弘扬永定河文化,努力实现永定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永定河是贯穿京津冀晋蒙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大动脉。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干涸断流、水质污染等问题突出。为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18年6月,京津冀晋四省(市)人民政府联合战略投资方中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模式开启新一轮永定河治理,拟逐步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治理目标,努力为全国流域治理贡献“永定河样本”。

弘扬生态治理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实践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分论坛,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以“弘扬生态治理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实践”为主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通过对国家政策解读、现有技术运用、实践成果剖析,全面分析当前流域生态修复的痛点和难点,为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流域生态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创新融资模式助力流域发展投融资分论坛,以“创新融资模式、助力流域发展”为主题,围绕“投资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模式,探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创新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按照“一地一策”资金平衡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深度开展政企、银企合作,有效拓宽投融资渠道,全面实现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点亮流域治理的绿色发展之路。

产业创新驱动共建流域繁荣产业发展分论坛以“产业创新驱动、共建流域繁荣”为主题,聚焦流域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科学布局、区域产业生态构建等领域,深入探讨永定河流域产业生态发展路径,探索创新商业模式。论坛围绕流域产业开发,整合金融机构、高端智库、产业实体、运营企业、服务机构等资源,由9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永定河产业发展联盟”,致力打造产业互补、资本联动的专业化、体系化服务平台,通过匹配优质资源,嫁接优质社会资本,聚合产业开发动能,反哺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让治理成效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传承永定河历史文化推动全流域协同发展永定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流域内文化遗产众多,有东方人类起源地之一的泥河湾、黄帝涿鹿古战场、云岗石窟、应县木塔、卢沟烽火,更孕育了灿烂的北京文化。历史文化分论坛以“传承永定河历史文化、推动全流域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弘扬永定河全流域独特的历史文化,寻本溯源、深入发掘流域内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红色革命、乡风民俗,进一步传承、弘扬永定河文化,着力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塑造永定河文化品牌,促进全流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走文化自信道路,将全流域打造成一个血脉畅通、生机勃勃的文化生命体。

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创新和完善永定河流域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传承弘扬永定河历史文化,推动流域经济繁荣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论坛由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天津、朔州、大同、张家口、廊坊、保定等地方政府,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相关企业共50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附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基本情况永定河属海河水系,距今有300万年历史,上游有桑干河、洋河两大支流,全长747公里,流域面积4.7万km2,是贯穿京津冀晋蒙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永定河治理投入了大量精力。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因素,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干涸断流,水质污染等问题愈加严重。系统治理修复永定河,让永定河恢复往日生机、实现清水长流,成为流域千百万人民的共同心声。现实的需要,发展的必然,时代的召唤。2015年4月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包括永定河在内的“六河五湖”进行全面治理修复。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指导思想、治理目标及重点措施。2017年3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在部省协调领导小组的推动下,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资公司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由京津冀晋四省(市)人民政府和战略投资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由国家顶层设计、以流域为单元、跨省级行政区的流域治理投资公司,也是我国流域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是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国家队、主力军,主要负责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总体实施和投融资运作,统筹管理国家和沿线各地方政府用于永定河治理与修复的资金,受托统一管理运营流域内相关工程和资产。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全面对接河长制落实,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资为财政和市场相结合,中央和地方投入40%财政性资金,剩余60%投资通过银企合作和产业开发,匹配流域各地优质资源,嫁接优质社会资本,实现价值孵化和资金平衡,反哺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公司定位于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提供者、区域绿色发展推动者和流域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者,坚持政府与企业“两手发力”,坚持工程建设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两翼齐飞”,致力打造服务的平台、投融资的平台、开放的平台,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手段的“投、建、管、运”一体化新机制。永定河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加强永定河生态文明建设,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实施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的深入探索,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永定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从农业节水与种植结构调整、水量配置与用水保障、河道综合整治、河道防护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了治理修复的主要任务,列出了78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70亿元。永定河综合治理将按照“治理、恢复、涵养、提升”相结合的思路,坚持“以流域为整体、区域为单元、山区保护、平原修复”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水”和“林”两个生态要素,把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节水力度,遏制地下水超采,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合理配置外调水,把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安全屏障、平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逐步恢复永定河生态系统。预计到2025年,永定河流域将基本建成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届时,上游山区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新增水源涵养林9.74万hm2,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森林公园建设逐步完善,河流生态水量得到有效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改善,重要水源地水质达到Ⅲ~Ⅳ类,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随着自然修复步入良性循环、流域节水水平提高以及地下水位回升,永定河将逐步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治理目标,再现河道清水长流、湖泊荡漾涟漪、沿岸绿树连绵、城乡山川相融的自然山水风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全国流域治理贡献“永定河样本”。

原标题: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开创我国流域治理新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项目查看更多>流域治理模式查看更多>永定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