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
2007年5月29日太湖供水危机以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太湖仍存在入湖污染负荷量大幅度超过水环境容量,芦苇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蓝藻水华现象频发等问题。总结太湖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太湖治理应创新三类技术集成思路:“双减双增”技术,即流域点源、面源及湖内底泥与蓝藻造成的内源的“双减”技术,增加环境容量与水体自净能力的“双增”技术;打捞蓝藻和抑藻杀藻的“双除藻”技术;恢复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双恢复”技术。同时,通过深入推进和全面建立湖长制,加大应用型科技支撑力度和资金投入等保障治理效果,最终达到蓝藻暴发消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双恢复”的目标。建议再次修编《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设置控制、消除蓝藻水华暴发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将消除蓝藻水华暴发目标列入其中。
关键词: 蓝藻水华暴发 ; 治理目标 ; 技术集成创新 ; 太湖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流域面积为2 340 km2,平均蓄水量为47.5亿m3,水深为2.03 m。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强烈人为活动的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太湖水体受到污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并出现严重的蓝藻水华暴发(简称蓝藻暴发)和“湖泛”等问题,致使发生2007年供水危机[1]。2007年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采取诸多治理措施,加大了太湖的治理力度,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太湖富营养化呈减轻趋势,供水安全得到较好保障。但每年夏季太湖依旧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水华最大暴发面积甚至超过2007年,可见,蓝藻暴发仍然是太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持续开展治理,彻底消除蓝藻暴发是当前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迫切愿望。笔者对太湖水体蓝藻暴发的历史过程和治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太湖蓝藻暴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消除蓝藻暴发的目标及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的思路,以期为太湖蓝藻暴发的控制、治理直至消除提供借鉴。
1 太湖治理历程与现存问题
1.1 太湖治理历程
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水质较好,之后水质逐渐下降,营养程度由贫营养逐渐上升为中营养;1987年太湖北部梅梁湖水域水质下降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出现了小规模蓝藻暴发,当时未采取治理措施;1990—2007年太湖水质快速下降,蓝藻暴发较为频繁,且程度较为严重。为改善水质和控制富营养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治理太湖污染,主要采取以工业污染控制为主的控源措施,如1998年12月31日实施了治理太湖的“零点行动”,短时间内有效减少了工业点源入湖污染负荷量,但并未减轻太湖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2002年起实施了望虞河“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太湖东半部水域水环境改善作用明显,同时在中游河道(直湖港、武进港、梁溪河等)实施建闸挡污,大幅度减少河道污染物入湖。这期间太湖已达中度至重度富营养水平,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大部分水域生境适合蓝藻生长,致使2007年蓝藻暴发,其最大面积达太湖水体总面积的40%,形成“湖泛”,并造成供水危机。
2007年之后,在党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加大太湖治理投入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1)控源截污。流域上中游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处理标准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治理规模集中的畜禽养殖废水;控制生活和工业点源,关停并转3 000余家重污染企业,提高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等。2)打捞蓝藻。根据历年打捞蓝藻的统计资料,估算至2017年共打捞藻水1 100万m3(以含藻率0.5%计),并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利用。3)生态调水。2007—2017年望虞河“引江济太”调水入湖93亿m3,同时建设梅梁湖泵站及调水出湖89亿m3,带走大量总氮(TN)、总磷(TP)和蓝藻,“引江济太”和梅梁湖调水出湖的联合运行有效地化解了太湖供水危机。4)生态清淤。完成清淤3 000万m3,清除了底泥中大量TN、TP和蓝藻种源,去除了“湖泛”基础物质——有机质。5)生态修复。实施多个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工程,如东太湖修复以芦苇为主的湿地37 km2,苏州三山、宜兴太湖沿岸等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等。太湖经过10多年的治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6年起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消除了劣Ⅴ类水体(河道水质评价不含TN),其中氨氮浓度达到Ⅲ~Ⅳ类[2];太湖由中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年均水质达到Ⅳ~Ⅴ类;2017年入太湖TN、TP分别较2006年削减50.0%和19.4%;消除了贡湖水源地“湖泛”,保证了无锡市正常供水;局部水域蓝藻暴发的严重堆积程度有所减轻。2018年起,太湖全面实施湖长制,采用技术集成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1.2 太湖现存问题
1.2.1 入湖污染负荷量超过水环境容量
2017年太湖水质指标TN浓度年均值为1.60 mg∕L,TP浓度为0.083 mg∕L[2],与2013年太湖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中规定达到Ⅱ~Ⅲ类水质目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太湖西部12条入湖河流2016年主要水质指标TN为劣Ⅴ类(3.45~5.00 mg∕L)、TP为Ⅴ~劣Ⅴ类[2,3]。2016年太湖入湖TN和TP污染负荷量分别为7.44万和0.25万t∕a,分别是太湖水环境容量的2.65和1.56倍[3,4],入湖污染负荷明显超过水环境容量。
1.2.2 湖滨水域湿地生态破坏严重
20世纪60—70年代太湖湖滨水域和湖心湿地面积超过650 km2,植被覆盖率占太湖水面面积的25%~30%,由于长期破坏,湿地面积约缩减了200 km2。虽然经过10多年的修复,入湖河流和湖滨带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但太湖水域以芦苇为主的湿地恢复面积有限,仅恢复了约45 km2[3,4]。
1.2.3 蓝藻暴发形势依旧严峻
目前太湖蓝藻暴发形势依然严峻,表现为暴发面积加大、暴发时间延长。如2017年夏季全湖蓝藻暴发最大面积达1 403 km2,甚至在11月仍有1 200 km2,均超过2007年的最大暴发面积(979 km2);同期梅梁湖、竺山湖年均藻密度达到2亿个∕L左右[2],较2007年增加1倍多,所以仍存在发生蓝藻暴发的“湖泛”型供水危机的潜在危险。
1.2.4 技术支撑较为薄弱
在太湖蓝藻暴发治理方面,已有较多专家进行了关于蓝藻生长与增殖机理、蓝藻死亡对生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对蓝藻治理应用性集成技术的研究特别是降低湖体藻密度和消除蓝藻暴发,提高污水厂处理标准及湖体规模性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集成综合措施的研究较为薄弱,难以支撑太湖蓝藻暴发的治理。
1.3 太湖蓝藻暴发主要原因
1.3.1 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
太湖流域人口稠密、社会经济发达、入湖污染负荷量较大,加之近年来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利于蓝藻的增殖。
1.3.2 蓝藻暴发机理认识不清
长期以来,在太湖治理中认为控磷是蓝藻暴发控制的关键。太湖蓝藻主要是微囊藻,而非固氮型鱼腥藻和束丝藻,微囊藻生长不吸收空气中的氮,因此不能认为控磷是控制蓝藻暴发的关键;同时,由于蓝藻暴发死亡后残体大量沉降于底泥中,在水温较高的季节,藻残体等有机质在缺氧状态发生厌氧反应,使底泥中不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释放进入水体。因此,对太湖而言,治理蓝藻暴发必须同时控制氮和磷[3]。
1.3.3 治理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不够
太湖治理技术的创新包括单项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单项技术创新仅对太湖治理起局部的或某一方面的作用,如目前治理太湖已采用了控制外源、清除底泥、调水、打捞蓝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但没有对各单项治理技术进行科学的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难以达到有效消除蓝藻暴发的综合效果,所以宜将现有众多的单项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形成技术集成体系,并在分水域治理中应用。
2 太湖治理目标与思路
2.1 治理目标
太湖治理目标包括水质、蓝藻暴发治理、生态修复3个方面:1)水质目标。太湖东部、西部水域水质分别从目前的Ⅳ类、Ⅳ~劣Ⅴ类逐步提高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Ⅱ~Ⅲ类、Ⅲ类[5]。2)蓝藻暴发治理目标。2030—2049年分水域消除蓝藻暴发。其中梅梁湖计划在2030年消除蓝藻暴发,之后其他湖湾、沿岸水域逐步消除蓝藻暴发或保持蓝藻不暴发。3)生态修复目标。恢复太湖芦苇湿地面积至20世纪60—70年代的650 km2规模,也即恢复到太湖原来的水生植被覆盖率(25%~30%),所以至少要增加150 km2湿地,以恢复相应的生物多样性。
2.2 技术集成创新的思路
根据太湖治理的历程,结合太湖现状问题和特点,提出太湖治理的思路,包括消除富营养化的“双减双增”,打捞蓝藻和抑藻杀藻的“双除藻”,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双恢复”。
2.2.1 “双减双增”措施
“双减”是指减少以点源、面源为主的外源负荷入湖和减少底泥、蓝藻等内源污染释放,促使太湖水质达标[5]。太湖流域绝大部分生活污水和相当部分的工业废水均进入污水处理厂(设施)处理,但即使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时,也只能去除50%~70%的氮和磷,排放的尾水中仍有相当高的污染负荷,因此提高污水处理标准是太湖流域控源截污,减少入湖污染负荷的关键措施。太湖流域现有约2 000万t∕d的污水处理能力,太湖流域上中游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一般达到一级A标准,流域下游如上海一般达到一级B标准。估算2030年流域上中游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约为800万t∕d,若排放标准仍为一级A,其排入水体的TN和TP将分别相当于太湖Ⅲ类水质时水环境容量的1.57和1.05倍,再加上没有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面源和点源,则更将大幅度超过太湖水环境容量。考虑到污水处理厂(设施)排放的污染负荷在进入太湖前会有部分被削减,估算由污水处理厂(设施)排放的污染负荷量约占环太湖河道入太湖污染负荷总量的40%[3]。因此,在建设足量污水处理能力和全覆盖污水收集管网的同时,要考虑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提升。
此外,还需全力削减其他各类污染负荷。如削减未进入污水处理厂(设施)的城乡工业、生活和规模畜禽集中养殖等点源污染负荷,农田种植、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废物、水产养殖等面源负荷;大量削减化肥、农药用量,推广使用有机肥。
适度生态清淤是减少内源负荷的重要措施。建议清淤范围主要在蓝藻经常暴发死亡水域和河道入湖口,清淤深度一般为30~40 cm。通过清淤可减少内源氮、磷释放及清除底泥表层蓝藻种源,同时清出的淤泥可作为抬高修复芦苇湿地基底回填土。
通过打捞消除蓝藻和收获水草去除内源负荷。现阶段蓝藻是太湖主要内源之一,建议在太湖北部的梅梁湖、贡湖和宜兴沿岸水域用机械进行蓝藻打捞,并实行藻水分离、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议在梅梁湖、贡湖和蠡湖于4—6月用人工或机械收获以菹草为主的植物,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氮、磷和有机质等污染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头顶毒辣的日光,飞手张希恒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摇杆,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在轰鸣声中缓缓离开沙渚水源地,向着3公里以外的取水口飞去,60米高空鸟瞰的画面实时传送到后台。“情况正常,请开始巡飞!”信息采集员一声令下。巡查员曹志祥驾车载着飞手从沙渚沿着湖岸向贡湖湾驶去,无人机在太湖水域上空一路
从中国到以色列,从美国到南非,人们目睹着有害藻华正以不断激增的速度侵害着淡水湖泊和海洋,而且这些蓝藻一旦爆发,就将以指数级增长、失控,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用杀藻剂和其他一些方法治理有毒的蓝藻,但都效果甚微,藻毒素不断的释放到水中,产
2007年暴发的太湖蓝藻危机,为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按下快进键。此后的12年,从水中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等举措,渐渐让太湖恢复本来面目。进入6月,细雨微蒙的江南初夏,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中,湖中一座不
太湖经过近10多年的治理,水质虽有改善,但湖水总磷、总氮指标仍然偏高,特别是近年来湖体总磷浓度有所反弹,蓝藻暴发“温床”还在,2017年暴发了近10年来规模最大的蓝藻水华,可见,水质恶化的隐患未从根本上消除。分析已有的太湖治理成效,发现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针对太湖梅梁湾滨湖城市水体存在梅梁湾高藻水输入影响,黑臭河道和断面水质不达标,闸控阻断、水系破碎,河口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以及河湖生态环境系统功能退化五方面的水环境问题,驻点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梅梁湾滨湖城市水体水环境深度改善和生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监控巢湖蓝藻水华情况,确保水质稳定改善和饮用水安全,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巢湖蓝藻水华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就加强巢湖蓝藻水华应急监测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指出,结合近几年巢湖蓝藻水华发生特点,从今年起,应急监测时间由每年的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中有害蓝藻水华的爆发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被报道。许多种类的蓝藻及其代谢产生的藻毒素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可靠、灵敏和快速早期预警系统,有利于更好的管理有毒蓝藻爆发的风险。微囊藻毒素(M
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黏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1】。当水中蓝藻含量较少时,其以个体分散在水中,若遇到水温、富营养化、有机磷等适宜条件【2】它们就会快速生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群体效应,聚集后呈
湖泊富营养化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当下中国已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水生态难题,蓝藻水华是其重要的体现形式。因此,蓝藻水华的防治已成当务之急!目前治理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中的蓝藻打捞被认为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防控手段,尽管其成本相对较高,但其作为一种应急措施仍
很多丝状蓝藻,如鱼腥藻(Anabaena)、浮丝藻(Planktothrix)等,在适宜条件下常可形成危害较大的水华。在蓝藻水华种类的调查与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淡水水体常出现一种具规则卷曲特征的丝状蓝藻,并可成为水华的优势类群。这种蓝藻在形态上与ArthrospiraStizenberger(SpirulinaTurpinexGomont)(即
近日,上海市政总院连续承接江都区玉带河西排干东排干周边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江都城区中部片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工程两个设计项目。项目承接为总院城市水环境治理再添新业绩,助力水韵扬州、美丽江都建设。江都中部片区地处江都老城区,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区域内河道总长约4.5公里。城区内
12月17日,洪城环境全资子公司洪城环保与江西洪城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乐平市主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厂网一体化一期工程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中标投资总金额为3.595503亿元。本项目为特许经营(BOT)模式,特许
112月16日,丹江口库区十堰市竹山县堵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期)评标结果公示。本标段采用“评定分离”方式进行招标,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中标候选人:湖北兴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华里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8137450元;中标候选人: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智诚建
12月13日,江苏淮安区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PC+O)中标候选人公示。定标候选人明细(排名不分先后):1、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1118256.76元;2、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4867817.02元;3、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1908301元;4、安徽环境科技
12月12日,南宫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南宫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南宫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南宫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公告(远程异地+双盲分散评审)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南宫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南宫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
12月12日,邯郸经开区滏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EOD项目-社会投资人招标公告。邯郸经开区滏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EOD项目,包含三个子项目,(1)滏阳河流域经开区内生态河生态修复及整体提升项目;(2)经开区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一期)项目;(3)沿河生态康养及
12月10日,四川沱江流域釜溪河内江市威远县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标段-评标结果公示,该项目流标。该项目建设生态护岸44.26公里、生态步道8.06公里、生态沟渠32公里、生态隔离带3平方公里、河道垃圾清理3万吨、新建污水管总长2381米,清淤修复整治管道总长7629米,涉及污水管道合计10公里
12月6日,湖北丹江口库区神定河流域张湾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总承包(EPC)评标结果公示。本标段采用“评定分离”方式进行招标,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中标候选人:湖北迅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12311647元;中标候选人:湖北泽耀建设工程有限
12月2日,安徽当涂县城北片区城市更新(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EPC)中标结果公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当涂县振兴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中标该项目,投标价9017万元。涂县城北片区城市更新(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EPC),本项目涉及大陡门水系及坨塘河水系片区,实施水系整治工程、排水
11月22日,湖北丹江口库区十堰市竹山县堵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丹江口库区竹山县堵河流域,涉及霍河流域、文峪河流域、西河流域及对峙河流域等4个小流域。主要治理措施包括生态护岸、生态步道、生态沟渠、河道垃圾清理、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等。其中新建
11月21日,安徽当涂县城北片区城市更新(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EPC)定标候选人公示。定标候选人:安徽省于湖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报价:96140000元;定标候选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当涂县振兴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报价:90170000元;定标候选人:
10月11日,南太湖流域泗安片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非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投资金额人民币约29.7亿元(其中,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约5.28亿元;关联产业类项目:包括设施养鱼项目(总投资估算约7.96亿元)、文旅康养项目(总投资估算约9.74亿元)、预制菜及冷链物流项目(
7月31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上海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太湖局”)局长、党组书记朱威座谈,双方围绕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太湖局领导朱月明、戴甦、聂勇、徐洪出席座谈。刘伟平感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批准发布16项江苏省地方标准,16项地方标准中包含《江苏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规定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总则、基本要求、水量与水质、污水收集系统、模式选择与工艺流程、配套设施、施工验收、运行维护以及实施与监督,适用于处理规模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治理好太湖,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实施了《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
2024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印发《太湖流域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太湖流域重要河湖岸线保护、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0月18日,江苏省财政厅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本次共下达2022年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补助资金(第二批)40243万元,用于支持14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关于下达2022年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补助资金(
10月18日,江苏省财政厅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第三批)的通知,共下达2022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第三批)5855万元。关于下达2022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第三批)的通知各有关市财政局、省有关单位:根据《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指导太湖流域村落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江苏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太湖流域村落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2022年9月16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建设项目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规范建设项目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管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江苏省太湖流域建设项目重点水污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提出新时代推进太湖保护治理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治理太湖的行动纲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提出新时代推进太湖保护治理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治理太湖的行动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