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企业正文

规划投资长江大保护项目将达千亿 三峡集团: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

2020-01-10 09:27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王璐关键词:长江大保护污水处理三峡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东起上海,西至西藏,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5%,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然而多年来,由于污水排放、过度采砂和捕捞,导致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过去两年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峡集团”)通过组建长江环保集团,发起设立中国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筹建长江生态环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设立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成立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搭建起五大业务协同平台,有效推动了长江大保护工作,创新探索“资本+”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形成长江大保护“共抓”工作格局。

据悉,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开工建设子项目95个,落地投资总额达589.4亿元,污水处理能力总计已达436万吨/日。到2020年,三峡集团规划投入长江大保护项目投资总金额累计将达到1000亿元。

多方协同聚焦城镇污水治理

“骨干主力。”这是日前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媒体通气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罗国三对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积极评价。

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发展于长江。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三峡集团肩负“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历史使命,成功建设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随后,在金沙江下游滚动开发四座大型梯级水电工程,综合利用开发长江流域水资源,建成一个又一个国之重器。

“我们提出了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的发展思路。”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好应有作用’是三峡集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拓展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实现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一张蓝图绘到底”。三峡集团和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政府签订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又与市区县地方政府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同编制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推动项目建设落地、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创新模式机制。

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开放基础数据,建立当地城市水环境数据库……全面摸清水环境和管网基础设施“家底”,才能“对症治污”。

调查发现,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存在“4+1”污染源,即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以及尾矿库污染。据此,当地城市政府统筹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组织编制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并结合财政承受能力确定新增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总体规模,提出分批次项目清单。

作为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业务的实施主体——长江环保集团聚焦城镇污水处理,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在项目储备清单中合理选择合作项目,以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普查、新建、改造、升级、运维的工程投资为主,兼顾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

以首批芜湖、九江、宜昌、岳阳四个试点城市为开端,逐步扩大企地合作范围,由城市拓展至县乡镇,由长江中游拓展至上游重庆、下游江苏、上海等。“我们与地方政府持续做好项目储备,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董事长赵峰介绍说。

多方协同并不止于此。三峡集团还牵头汇集规划设计、投资运维、建设、金融、研究、咨询等全产业链优质企业,组建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优选联盟成员组建联合体,共同合作开发城市项目。

抓好管网治理这个关键点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问题症结在于:城镇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欠账严重;城镇污水收集率很低,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低效运行;河湖水倒灌、溢流,雨污错接混接,地下水入渗;厂网分离,产业链片段化、碎片化……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尤其是中游四省的调研发现,“黑臭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雷鸣山强调,“管网不治理,一切都白搭”。

针对这些问题,三峡集团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即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以摸清本底为基础,以现状问题为导向,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依据,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遵循“一城一策”,通过“厂网河湖岸一体”“泥水并重”及资源能源回收、建设养护全周期等模式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促进城镇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以及综合利用等,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整体根本改善。

这是一项千头万绪的复杂工程,长江环保集团安徽芜湖项目负责人黄荣敏深有体会。整治管网像做针线活一样精细,特别是在老旧城区,管网年代久远,图纸缺失,地下又遍布燃气、强弱电、自来水等其它管网,一不小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记得有一个点,我们光摸排就花了一个月。”

芜湖长江大保护项目对地下管网一段段排查,错接、渗漏一个都不放过。一年多的时间,一期工程效果已立竿见影,多年的黑臭水体不见踪影。除了芜湖,长江大保护项目正向长江沿岸城市全面铺开。截至目前,长江环保集团一共摸排管网4500多公里,发现各类管道缺陷约18万个。

这其中,智慧治理模式引人关注。“过去治污,是一根管网简单搭建下去,不够精准。新的治理模式要向精准化发展,仅靠人工很难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包含水质监测、预测预报、智慧调度等在内的智慧平台,通过机器、程序、软件等来实现精准化、智慧化治理。”长江环保集团九江项目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俊表示。

创新探索“资本+”模式

长江大保护离不开资金支持。三峡集团通过股权合资、项目合作、企业并购等多种方式,探索“资本+”模式,投入增量资金接手相关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等水务平台存量资产,不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规模和厂站运行效率。

而城市政府通过股权受让、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向三峡集团转让存量污水处理相关资产获得资金,在不增加政府债务规模的情况下,盘活资产存量,带动新增投资,加大对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新的有效投资,实现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份,打造资产、资本和项目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三峡集团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污水治理行业全国性龙头企业,全面开展资本、业务、平台、项目合作,实现资金、管理优势与龙头企业技术、经验、项目资源优势互补。

“立足项目共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与长江大保护具有协同效应的企业广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资本合作为纽带,以项目合作为重点,以理顺污水处理价格机制为突破,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为导向,开展‘资本+’合作,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雷鸣山反复强调。

当地城市政府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覆盖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和合理利润,并且建立成本跟踪和污水处理服务费动态调整机制。三峡集团则与地方企业积极开展流域区域污水治理开发一体化经营,探索生态效益价值化的实现路径,以综合开发、土地增值反哺环境治理。

“共抓长江大保护体制机制创新是根本,是关键。没有体制机制创新,治污难以为继。”赵峰表示。

雷鸣山说,三峡集团已经梳理提出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就是聚焦“厂网一体”的治理模式、聚焦价格机制的商业模式、聚焦政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聚焦产业联盟的共建模式等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目前初见成效,全面发力未来可期。


原标题:规划投资长江大保护项目将达千亿 三峡集团: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江大保护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三峡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