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江苏公示《江苏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发展指导规划(2019-2030)》。规划提出,近期(至2021年),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厂27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焚烧处理能力2.7万吨/日,总投入资金170.2亿元。到2021年,全省共有垃圾焚烧厂57座,焚烧处理设计能力7.9万吨/日。
远期(2022-2030年),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厂33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焚烧处理能力4.3万吨/日,总投入资金约249.9亿元。到2030年,全省共有垃圾焚烧厂62座,焚烧处理设计能力12.3万吨/日。
江苏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发展
指导规划(2019-2030年)
二〇二〇年一月
序 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要对垃圾焚烧厂提早布局,明确厂址,破解‘邻避’困局”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7〕2166号),特制订《江苏省生活垃圾发电中长期发展指导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用于指导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
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对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解决“垃圾围城”、“垃圾下乡”等突出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稳步增长态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不断增加,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形成了“苏南和苏中地区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苏北地区由填埋快速向焚烧发展”的生活垃圾处理格局。到2018年底,全省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44座,总焚烧处理能力5.22万吨/日,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74.0%。尽管目前全省县以上城市已经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但少数城市仍存在着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受“邻避效应”、土地指标等因素影响,垃圾处理设施普遍存在选址难、建设难、投运难等问题,部分地区遇到了“一建就闹、一闹就停”的“邻避”困境,建设周期较长也是普遍现象。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与选址,对推进焚烧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了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规划任务、重点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保障措施,全面指导2030年前我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基准年2018年,近期至2021年,远期至2030年。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把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撑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以资源化为发展目的,着力破解设施“邻避”难题,加快推进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以及飞灰处置、炉渣资源化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充分与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等做好衔接,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使其既要满足当前一段时间的需要,又能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2.合理布局、共建共享。倡导集约节约和共建共享理念,鼓励利用既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鼓励采取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统筹不同类型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形成一体化项目群,探索跨区域统筹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一定区域内共建共享,有效化解“邻避效应”,引导形成“邻利效应”。
3.建管结合、提质增效。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系统与局部、建设与管理、需求与时序、投资与融资等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提前规划及科学论证,选择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健全建设、管理、维护长效机制,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健康运行。
4.创新机制、多管齐下。针对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及管理制度。深化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的供给方式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焚烧发电及其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
(三)主要目标
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着力破解设施“邻避”难题,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布局等与实际需求相配套,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全面提档升级。
至2021年,苏南、苏中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苏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并逐步减少原生垃圾填埋,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达到80%以上。
至2030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达到85%以上。
二、规划任务
(一)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布局
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制镇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近纳入市、县(市)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原则上建制镇不得单独建设垃圾处理设施。近期内,建设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和宿迁等地的27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至2030年,进一步填补不足,实施33个生活垃圾焚烧厂新(扩、改)建设项目,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全覆盖。
围绕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按照区域统筹发展、设施共享的原则,科学选址,统筹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能力建设,减少“邻避”影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尽量远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环境防护距离满足国家及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相关规范要求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区域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飞灰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服务范围向相邻县(市)延伸,发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规模效应,推进集约化发展模式,实现相关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共管及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研究探索厨余垃圾、餐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
(二)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处置能力
1.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针对日益增长的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苏南、苏中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苏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目标,大力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大苏北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力度,加快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培育焚烧厂炉渣专业再生企业,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现有设施的改造升级,逐步缩小地区间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差距,加快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衔接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必须同步配套建设飞灰处理设施,或在现有填埋场中留有足够库容的飞灰处理库区,切实做好飞灰处理处置工作。统筹区域焚烧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鼓励相邻地区通过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垃圾焚烧炉渣和飞灰的综合利用设施。渗滤液处理设施要与垃圾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可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飞灰以及相关资源化利用项目。
2.提高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水平
倡导“绿色焚烧”、“清洁焚烧”理念,因地制宜地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优化技术工艺,有效解决焚烧烟气和飞灰、渗滤液等处理问题,提高污染控制水平。立足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完善污染控制及监管设施,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技术和环保标准进行设施建设,鼓励地方以严于国家烟气排放等标准要求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开展相关处理技术研究,规范渗滤液排放,对垃圾渗滤液处理不能达标的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对焚烧飞灰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的管理,鼓励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3.倡导建立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积极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城市污泥等城市废弃物进行分类利用和集中协同处置,解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难的问题,减缓“邻避效应”。新建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逐步向大型化、高标准、园区化发展,提髙集约化处理和管理程度,引领行业产业化发展。把基地建设作为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区纳入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保障土地供应,规划期末各设区市都要建设一个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开展基地建设,培育推广一批高效适用的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模式。近期重点推进无锡市惠山、江阴市秦望山产业园、徐州市、新沂市、常州市新北、连云港市东海县、扬州市等7个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
(三)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体系
1.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积极推进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四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临时堆放场地单独设置,农村实行“二次四分法”(易腐烂垃圾、不易腐烂垃圾,其中不易腐烂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时定点投放有毒有害垃圾)。各地按照确定的分类种类统一配置设计美观、标识易懂、规格适宜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设置垃圾分类引导指示牌;新改扩建的住宅工程应当按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步配套建设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
鼓励居民和社区对生活垃圾深入分类,将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收运和处置。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采取定时定点分类收运方式,引导居民将分类后的垃圾直接投入收运车辆,逐步减少固定垃圾桶。
2.实现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
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原则,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提高收集率和收运效率,扩大分类收集覆盖面。加快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布点建设和机械化收运设备配置工作,实现垃圾收运体系城乡全覆盖;加快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前端收集装备升级改造,提升垃圾收运效率,减轻环卫工作劳动强度。重点加快苏北地区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缩小地区间差距。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实施城乡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收运。完善垃圾分类收运方案,按照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标准,按需增加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备。
3.提升收运设施建设及运行水平
推进垃圾转运设施向系统化、大型化发展,合理组织生活垃圾物流,科学确定收运模式,优化转运方式的组合形态,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组织,实现规范运输,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加快推动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大型化和垃圾前端收集装备转型升级,单座压缩式转运站的规模不宜小于50吨/日,加快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布点建设。关停一批大中型转运站服务范围内环境影响较大的小型垃圾转运站,转换成环卫驿站等服务功能。持续改造一批技术落后的垃圾转运站,增加除臭和渗滤液收集系统,提高技术水平、弥补转运能力、提升转运效能。提升运输车辆规范化水平,增配符合密闭运输要求并有统一标识的机械化分类运输车辆,推广使用机械化、密闭型、新能源垃圾收运车辆,实现垃圾收运车辆“全密闭、压缩化”。
(四)提高设施运营管护水平
强化设施运行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和运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执行,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开展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监测,并向社会公示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实施污染全过程控制。严格落实“装树联”相关要求,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数据信息公开。发展智慧环卫,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数字化环卫系统(互联网+)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排放监管体系,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厂信息化监管试点工作,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信息统计分析,重点对焚烧厂主要设施运营状况、烟气排放和渗滤液处理等进行实时监控,逐步实现运行问题的智能化预警。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施适当的供热、供电等补偿措施,严格防范环境风险,有效化解“邻避效应”,努力构建“邻利型”服务设施。
三、重点工程
(一)规划项目及投资匡算
1.总体情况
近期(至2021年),按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撑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厂27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焚烧处理能力2.7万吨/日,总投入资金170.2亿元。到2021年,全省共有垃圾焚烧厂57座,焚烧处理设计能力7.9万吨/日。
远期(2022-2030年),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厂33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焚烧处理能力4.3万吨/日,总投入资金约249.9亿元。到2030年,全省共有垃圾焚烧厂62座,焚烧处理设计能力12.3万吨/日。
2.分地区情况
待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成后,至2021年无锡基本可以满足2030年远期需求,其余各市在2030年前还需增加部分垃圾焚烧能力,具体详见表3-1。
(二)效益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实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从社会效益上看,垃圾焚烧处理可较好的解决生活垃圾不断增长的问题,改善城镇卫生环境,减少垃圾处理的土地使用面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就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生产生活提供电力,节约能源。从环境效益上看,生活垃圾通过高温焚烧,能够有效消灭病原菌,替代卫生填埋,减少对地下水污染的威胁;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体积可减少90%,重量减少80%,减量化效果明显,环境效益非常突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迎来重大突破——继3号炉焚烧线成功并网发电后,4号炉焚烧线也成功并网发电,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万kW·h,达到100.11kW·h,标志着该项目已进入“两炉一机”高效运行阶段。发电效率行业领跑,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
7月14日,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项目总投资约为4771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4487.62万元。拟对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600吨/日)进行设施设备更新,其中更新烟气处理设施1套,更换除尘器布袋设施1套。投标文件递
7月15日,四川巴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设备提标升级改造项目(第三次)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对一期工程二号线配置的1条300t/d垃圾焚烧线+1台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进行提标改造,其中改造部分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汽轮机、发电机及相关公辅设备维修利旧;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包含
7月14日,兰州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烟气排放深度治理项目废标公示。因本项目预算资金发生变更,招标文件已无法满足现行需求,经公司研究决定,现对本项目进行废标。据悉,该项目于7月4日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浙江伊布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报价:3339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
7月14日,怀远县光大生物能源(怀远)有限公司(第一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飞灰处置项目终止公告发布。本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夏江(乌兰察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放弃中标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58号)第四十九条规定,本项目重新开展采购活动。7月2日,怀远县光大生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垃圾发电作为一种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有效方式,逐渐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上半年,垃圾发电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北极星统计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从中标单价、中标企业、项目分布等
战鼓催征,大干正酣。日前,泸州市国资国企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呈现火热态势,抢工期、赶进度、抓质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以实干实绩实效冲刺三季度,跑好下半程。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扩能工程是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泸州市重点工程,由兴泸投资集团旗下泸州市兴泸
7月11日,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合肥市肥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25年飞灰原灰处置服务公开招标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生活垃圾处理总规模为2000吨/日,年处理能力73万吨。配置4×500吨/日焚烧炉,2×22MW凝汽式汽轮机及2×25MW的发电机。本次招标范围为飞灰原灰(转运联单危废名
7月7日,四川雅安市(汉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中标价:322859087元。该项目新建日处理一般固废及生活垃圾500吨/天的焚烧发电厂一座。配置垃圾焚烧系统1x12MW汽轮机、1x12MW发电机、除灰渣系统、余热锅
7月4日,兰州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烟气排放深度治理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浙江伊布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报价:3339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江苏琥珀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报价:3387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三名: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报价:2968万元。本项目原址改建,无需新增
据鄂尔多斯市城投集团消息,6月30日,鄂尔多斯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利用项目第一榀锅炉钢架立柱以“零偏差”的精准度吊装就位。该项目由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人民政府共同合资建设,占地约115亩,总投资约1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总投资7.48亿元,日处
7月17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发布《小金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改工程(项目名称)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技改工程拟更新小金县生活垃圾焚烧厂设备,2x30t/d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产线进行更换,采用炉排炉处理方式,提升改造焚烧烟气净化设备,完善配套相关设施。项目招标单位为小金县住房和
日前,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项目意向投资单位的公告。为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区绿化市容局”)计划在崇明区港沿镇北端固废园区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7月16日,天津雍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超低技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SCR)成套设备采购、安装、土建施工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工程已建设一座垃圾处理规模为1000t/d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配置2条500t/d焚烧线+1台18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发电机1*20MW),年焚烧垃圾36.5万吨,利用余热发电。余热锅
近日,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迎来重大突破——继3号炉焚烧线成功并网发电后,4号炉焚烧线也成功并网发电,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万kW·h,达到100.11kW·h,标志着该项目已进入“两炉一机”高效运行阶段。发电效率行业领跑,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垃圾发电作为一种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有效方式,逐渐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上半年,垃圾发电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北极星统计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从中标单价、中标企业、项目分布等
7月1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47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上海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编制“一厂一策”方案,明确飞灰回炉工艺监管要求,制定固体废物“填埋白名单”,强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推动协同利用处置。全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
日前,中环环保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整体产能利用率约92%。针对部分项目垃圾量不足的问题,公司一方面拓宽垃圾焚烧来源,包括督促地方政府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做到应收尽收;拓展周边县市生活垃圾;开挖填埋场陈腐垃圾;拓展一般工业固废;开展餐厨、污泥等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置等。另一
7月9日,上海嘉定区垃圾焚烧处置服务的公开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嘉定区垃圾焚烧处置服务的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嘉定区垃圾焚烧处置服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上海市政府采购网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7月30日09: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3101140002504151023
日前,四川新龙县垃圾焚烧厂运行服务终止公告发布。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项目终止。预算金额:11983800.00元,新龙县垃圾焚烧厂运行服务终止公告一、项目基本情况采购项目编号:N5133292025000064采购项目名称:新龙县垃圾焚烧厂运行服务二、项目终止的原因终止合同包:合同包1终止原因:因重大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7月2日,山东济宁市金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综合治理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为金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综合治理项目,本工程对现状库区的垃圾堆体进行开挖后筛分,轻质筛上物运至周边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腐殖土运至周边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机骨料运至周边建筑渣场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7月16日,江苏银宝新农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本项目采购需求发生变化,终止采购452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固定支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目从前期精心规划的蓝图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华电国际公告称,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惠”)(已于2025年7月16日更名为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有意向参与认购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认购金额不超过2亿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