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为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2019年环保产业发展评述和2020年发展展望

2020-02-17 08:53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关键词:环保产业环保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2019年环保产业发展评述和2020年发展展望

刚刚过去的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成绩取得,得益于生态环保铁军攻坚克难、积极作为,也离不开环保产业的技术支撑。2019年,我国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生态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红利逐步显现,环保产业已经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

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参观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时指出,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既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需要,也将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产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法律法规出台催生新市场

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厉行法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2019年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为环保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污染防治无法可依的局面,为土壤修复行业注入了新的需求,有效带动了行业发展。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0亿元,比2018年增长42.90%,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公开招标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50个,项目金额约100亿;公开招标的农用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0个,金额约4.7亿;公开招标的矿山修复类工程项目约50个,金额约20.7亿。

此外,2019年公开招标5个山水林田湖及区域综合整治类工程项目,招标金额合计61.3亿,其中也涉及部分农用地和矿山的修复任务。工业类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仍占行业市场的主要部分。国家持续投入相关技术研发,2019年7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启动申报,国拨经费概算5.0亿元。2019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进入二审,“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顺利落实,以上海为代表的各省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陆续实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发布等,这表明我国固体废物行业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治理措施和力度不断加强,带动了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整体迅速发展。其中,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效果显著,全面启动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53.9%。《中国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28亿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随着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日趋严格,处置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018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增长265%,持证单位达到3091家,但龙头企业占有率低,仍呈现“小、散、弱”的特征,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危废跨省转移难。工业固体废物领域发展迅速,先进适用技术有所进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201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修正案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新《环评法》从法律层面取消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可事项。2019年,生态环境部制定《关于取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后续相关工作要求的公告(暂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信息公开管理规定(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文件。2019年11月,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简称:信用平台)正式运行,标志着环评进入信用管理的新时代。按照国家简政放权、放管服等工作要求,环评审批权限逐年下放,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减少,环评报告类别和内容简化,环评市场萎缩态势持续。但是,2019年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查,继续保持环境保护高压态势,地方政府部门、工业园区、企业等各方环保服务需求激增,以“环保管家”为代表的综合性环境服务受到欢迎,诸多环评机构根据市场需求纷纷转型,开展环境咨询服务。政策标准加严带动行业发展进步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各级政府不断出台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带动行业不断发展进步。

通过近10年的治理,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已达80%,全国8.1亿千瓦的燃煤机组基本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培养了一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烟气超低排放治理产业队伍。煤电之后,烟气治理市场重点转向非电行业。随着《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时间表敲定,2025年前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初步测算,一个国内先进环保水平的500万吨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一次性建设投资约20亿元,环保运行成本将达到250元/吨以上,甚至接近300元,环保水平低的钢铁企业相应投资将大幅增加。总体看来,冶金环保领域市场空间较大,超低排放的稳步推行还将继续拉动行业环保治理需求。在除尘领域,由于煤电行业大气治理业务增长乏力,电除尘行业在2019年度承压,但在海外市场开拓和适应于更严格排放要求和更复杂烟气条件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目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电除尘企业的共识,该行业也成为我国环保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细分领域。

非电行业实施超低排放和环保督查,为袋式除尘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2019年,袋式除尘行业总产值预计约200亿元/年,利润约20亿元。袋式除尘相关企业加班抢活成为常态,涉及主机、滤袋和配件等整个产业链,尤其纤维、滤料等骨干生产企业产值增长明显。随着生态环境部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涉及VOCs污染控制方面的标准规范制订工作持续推进,VOCs治理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行业规模与2018年相比有所扩大,预计总体行业规模增长率达到6%以上。其中,骨干治理企业继续发展壮大,企业总数预计在2000家以上。VOCs治理服务行业有了较快发展,治理设施的运营服务受到普遍重视。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及地方对移动源污染排放工作的逐步推进和深化。

一方面对源头排放管控更加严格,通过采取更加先进的发动机管理、燃油蒸发控制、电控装置、后处理等技术手段降低新车排放污染;

另一方面,新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在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升级,为后处理装置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2019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力促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污水提质增效已经成为近几年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以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提质增效为抓手,从最初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向管网、泵站、厂站等全系统的提质增效转变,从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水环境改善、实现水生态修复目标转变。为补齐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短板,2019年7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现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污水治理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全面推动农村地区启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促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2019年,水处理行业创新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成为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支撑。这一年,水污染处理行业在问题诊断、工艺设计、技术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地方综合性环保产业集团相继出现。多学科融合、产业和技术融合、系统思维促进了污水处理行业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优化传统处理技术、提升精细化运营、解决难点问题三方面。2019年环境监测领域政策频出,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主要监测设备市场趋于稳定,环境监测行业整体平稳增长。其中,空气质量监测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乡镇空气监测、扬尘监测、激光雷达、机动车尾气监测、微型站、大气溯源组分监测等方面。固定烟气污染源监测市场略有增长。

传统的监测设备(SO2、NOX、颗粒物)趋于饱和,包括钢铁在内的非电行业全面进入“超低”时代,带动超低排放监测市场和逃逸氨监测市场快速增长,引导监测技术创新迭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设备在政策刺激之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从事VOCs检测的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此外,机动车排放监管工作,带动排放监测装置(OBD车载通讯终端、OBD排放快速检测设备、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控设备等)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水环境监测在2019年增长较迅速,虽然省控水站项目的推进较慢,但市级监测项目增加,2019年大的采购项目皆来自水质监测领域。固定污染源水质监测市场规模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产品门槛较低,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大幅缩小,总磷、总氮两项参数监测设备市场呈现出了较大的增长。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综观2019年的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欣喜地看到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

资金问题依然是困扰环保产业发展的拦路虎。一方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旧存在,另一方面,企业面临大量的应收账款和货款回笼问题。以VOCs治理行业为例,由于治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融资困难,而且存在工程回款困难、回款周期长、需要企业垫付资金比例高等问题,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在除尘领域,企业资金紧张,货款回笼困难问题同样严重。再如,矿山修复行业资金来源单一,多依靠政府投入和专项资金补贴,资金总量小,地方配套困难,修复后的盈利模式不清晰,制约了矿山修复行业发展。技术创新有待加强。技术是环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经过前期的不断努力,容易解决的问题已经解决,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对技术要求更加严苛。以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为例,与电力行业相比,非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更加复杂,排放源众多,包括钢铁、水泥、焦化、有色、玻璃等众多行业;各个工业行业的工艺过程不同,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复杂、流量及浓度差异较大;不同行业烟气的温度、湿度及流量、流速等参数波动较大,要用一种技术或一套技术满足非电各个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可想而知。

市场期待规范。低价中标、恶性竞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环保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业内企业不断呼吁,市场规范、行业自律不断加强,但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在除尘领域,低质量的设备给行业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较低的产品附加值、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水平始终不高。再如,信用平台注册环评单位数量与原来具有资质的环评单位数量相比,增加了260%以上,其中拥有10名以上环评工程师的仅占10%;拥有1-2名环评工程师的约占50%,报告编写质量令人担忧。政策、标准、法规等有待继续完善。例如,目前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管理政策很多,但场地修复环境监管政策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应牢牢抓住“污染者是修复的第一责任人”这一核心,引导修复行业逐步向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污染场地修复资金需求量大,已实施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中,大部分是由地产驱动,少数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盈利模式不明确、商业模式不清晰一直困扰我国污染场地的修复行业的发展,急需政策进行支持引导。决胜污染防治攻坚带来发展机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治理领域重任在肩。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重点由电力行业转向非电行业,而非电行业中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又首当其冲。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钢铁企业改造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在烧结机头有组织排放治理方面,但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的面貌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与全面超低排放,且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除尘脱硫脱硝行业继续向非电发展,市场上纷繁的技术将通过实践考验优胜劣汰,非电行业烟气治理逐步走上更加规范、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伴随着我国VOCs相关政策标准管理体系逐渐完善,VOCs的减排与控制行业将延续精细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2020年将继续以重点行业为主要着力点,继续实施重点行业VOCs治理和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污染源监管及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削减VOCs排放总量。在移动源污染控制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将继续探索采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全面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提升移动源远程在线监管手段,形成在用车全链条环境监管;机动车环保监管手段也将持续升级,针对国六阶段车辆的OBD篡改、故障屏蔽、故障模拟等问题的检查设备将被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各地还将持续开展在用高排放机械及船舶的排放治理工作,降低高排放移动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环境。

放眼2020,在城镇污水治理领域,将从点源控制到面源控制、从被动防治到主动修复等方面的转变,合流制溢流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也将成为行业重点,为参与水环境治理的企业从领域、技术和工艺等方面都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围绕典型行业废水治理,将促进细分领域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设备、高端材料及药剂的生产制造。在伴生污染问题方面,在污水治理过程中,污泥、蒸发后的废盐以及废催化剂的资源化利用与处置将有可观的市场需求。在流域性、区域性污染问题控制方面,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特别在水环境质量监测和监管方面,5G、AI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将促进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集群监控预警维护系统及管理平台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土壤修复方面,随着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修复项目有望加速释放。短期来看,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之后,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开展的化工园区整治将促进相关修复市场快速发展;长期来看,随着华东、西南等地详查和治理方案制定的完成,修复需求逐步明确,有望支撑2020年以后的市场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完成风险评估并确认需要采取风险管控或者修复的地块有550多块,其中已完成风险管控或者修复的地块460多块。(来源《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修复行业的主要从业单位包括环保科研院所及高校、国内修复企业、国际环保领域跨国公司及中外合资修复企业。目前,市场呈现龙头企业全国布局大项目、地方企业合作完成中小项目的局面。由于技术约束相对较少,现阶段市场拓展能力至关重要,而企业的经验、资质、综合技术能力、资金是市场能力的重要支撑。未来随着土壤环境监管要求进一步加严,龙头企业凭借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具备专有技术或设备提供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也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20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加快“无废城市”的建设进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固体废物环保产业的集中度,形成有利于骨干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机制。各地将继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形成与生活垃圾分类相适应的收运处理系统。企业将加大固体废物治理投资与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综合利用率。行业将大力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标准体系建设,科学合理界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定位,以满足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健康发展需要。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和企业面临环境治理成效考核压力,环境监测需求相应增加,市场增长空间较大。环境监测任务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领域拓展;从常规理化指标监测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态指标监测拓展,将促进细分技术领域专业化发展。空气站设备更换市场将逐步启动;钢铁行业为代表的超低排放监测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水环境监测市场空间巨大,小型/微型水质监测站的市场占比将大幅增长。在噪声与振动控制方面,未来一年的市场热点仍将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业领域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需求减少,预计行业总产值将比2019年有所下降。在室内环境控制行业,空气净化器领域仍然处于深度转型阶段,除颗粒物、除甲醛、加湿、除臭等多功能净化产品将逐渐兴起。厨电产品将围绕整体化、美观化,智能化、人性化、多样化和健康化进行升级。新风产品向空气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将实现舒适家居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平台的深度融合。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取消、环评市场整体萎缩的背景下,环评单位数量爆发式增长,这一供需反向增长的现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环评行业大浪淘沙的一年,信用好、质量优、经营能力强的单位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行业信用管理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管理成效还有待观察。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这必将给环保产业带来更多机会。


原标题:为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2019年环保产业发展评述和2020年发展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政策查看更多>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