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服务疏浚装备发展 船舶工业大有可为

2020-02-21 15:48来源:中国船舶报作者:叔弓关键词:疏浚装备航道疏浚疏浚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引发业界强烈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在给予中国疏浚产业发展及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积极建言中国船舶工业,应借助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信息技术发展等带来的有利条件,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提升疏浚装备研发、制造的竞争力和国际品牌效应,为我国建设疏浚强国和海洋强国提供更多“国之重器”。

从国内来看,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我国船舶工业提供更多优质、可靠的疏浚船舶,来满足相关工程建设的需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流域经济布局的推进,都将带动沿江沿海的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桥梁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更重要的是,生态环保标准的提升,还对施工后环境补救性疏浚、海岸岸线护滩保护等环境修复工作提出了诸多要求。这就使得我国相关建设单位需要拥有更多、更新、更先进的疏浚装备来加以满足。但是,目前我国疏浚队伍的船龄普遍较老,还存在不小的更新空间,特别是考虑到疏浚船舶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设备损耗快,故障概率更高,施工作业效率更低,可能会产生更高的运营成本,因此,对广大院所和船企来说,主动对接客户,分析潜在需求,研制出更多更新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疏浚装备就变得极为关键。

从国际来看,“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为我国疏浚建设队伍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舞台,同时,也要求船舶工业进一步缩小我国疏浚装备与国外的差距,提升国际竞争力。虽然“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建造的挖泥船已经应用到 “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的工程建设,但也应该看到,在耙吸式挖泥船最大舱容量以及绞吸式挖泥船最大绞吸功率等方面,我国与世界疏浚强国相比总体上还存在差距;在大型泥泵、船舶主机、特殊材料、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单船施工效率不高也是我国挖泥船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相关疏浚装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应用等单位联合起来,抓紧推动疏浚装备技术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设计、建造和管理水平,尽快弥补短板,以国际化的标准提供优质产品,才能让我国疏浚队伍在国际工程竞标中具备更强的“话语权”。

从未来发展看,节能环保、数字智能是大势所趋,这为船舶工业不断提升疏浚装备的环保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指明了方向,为推动疏浚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就生态环境保护而言,疏浚行业必须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排放限制做到未雨绸缪,早日展开绿色动力疏浚船舶的研制,尽快将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疏浚船、电动疏浚船,甚至核动力疏浚船等船型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就智能化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应用,实现疏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了条件。通过相关技术应用,实现疏浚船舶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作业等,进而实现疏浚设备智能化、疏浚控制智能化、疏浚工程智能化,将是我国船舶工业在疏浚装备产业不断探索前行的重要方向。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对我国疏浚装备产业发展的肯定,但这已经成为了过去。面对疏浚行业未来更加繁重的国内任务,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船舶工业的相关院所、船企唯有继续与高校、建设部门、应用单位一道,通力协作、共谋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才能为我国疏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装备保障。


原标题:船报观点|服务疏浚装备发展,船舶工业大有可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疏浚装备查看更多>航道疏浚查看更多>疏浚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