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垃圾分类为环卫设施、静脉园区带来新机遇

2020-02-26 13:28来源:E20水网固废网作者:李艳茹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静脉产业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生态链条中一些新机遇开始展现。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安淼从顶层规划层面,分析了垃圾分类为环卫设施、静脉园区带来的发展契机。

垃圾分类新形势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垃圾分类相关政策,贯彻实施分类工作,做到了垃圾分类有法可依。目前,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都有了地方立法,从法律层面为当地垃圾分类提供了支撑。

在上海垃圾分类一个月后,我们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数据显示,相比于此前的月度数据,7月份上海的干垃圾量清运量明显降低,湿垃圾清运量显著上升,可回收物的日均清运量也有了较大的增长。

分类前和分类后,上海的垃圾处理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类前,是生活垃圾混合收运,送去卫生填埋或焚烧;分类后,从前端分类、收运到后面的处理处置,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体系。在收运方面,以前是线状结构,现在是网状结构;在处置方面,以前是无害化,现在是资源化;在管理方面,之前是人工化,现在是往智能化发展。

设施布局新趋势

1、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成为必然。垃圾分类所需整套设施的类型和性质,与之前存在的大不相同。包括智能环卫、智慧物流等理念都需要添加进去。

2、湿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成为重点。随着垃圾分类的践行,湿垃圾的收运量超出预期,但目前国内的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存在滞后现象,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垃圾分类后的处理需求。此外,不同城市规模产生的湿垃圾量不同,分类混合程度性质也不同,需要因地制宜。

3、可回收物分类体系建设模式。武汉的做法是供销社主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长春的做法是管理部门通过市场化招标,用特许经营手段推进;上海则是通过两网融合点、站、场体系+传统模式统筹推进,目前也在规划建设集散场,完善可回收物的收集利用机制。

4、有害垃圾强制分类推动无害化体系建设。原来的模式中,有害垃圾是直接混在里面一起处理。现在单独分类之后,有害垃圾是细分后最危险的一种垃圾,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组织定时定点的预约收运、定点存放、统一处理。

5、大件垃圾资源化体系建设。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密集,大件垃圾的运输处理资源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厦门等城市已有专门的大件垃圾资源化体系,进行拆解、破碎、再分选,能够实现70-80%的减量。将来更多城市也需要在规划方面,对大件垃圾进行综合考虑。

6、建筑垃圾资源化体系建设。建筑垃圾可大概分为建筑施工垃圾、拆迁废料、装横垃圾、工程渣土几类。地方政府需要统一布局、纳入规划。目前,上海市的做法是“中心城区统筹消纳,郊区自行处理”,并建成12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

7、垃圾填埋功能场转型。未来,垃圾整个填埋场的功能将从常规处置转变为填埋资源利用后的残渣,以及承担应急保障功能。周边用地也将发展成为固废资源化设施建设用地,进行小园区式的综合处理。

静脉园区新思路

静脉产业园区是目前公认的垃圾资源化重要途径,是破解“邻避”难题的有效方式。能够实现科学选址,合理设计处置规模,妥善处理与居住区的分布关系。通过园区物流管理、设备实时监管、信息公开透明的方式建设运营,改善垃圾处置设施环境,获得周边居民认可,变“邻避”为“邻利”。

此外,静脉产业园区能够把一些分散环境集成在一起,解决集中处理的问题,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构建各种产业园,能够打通能源流、物质流,实现一个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管理,最后实现利用水平的提高。

静脉产业园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综合型,适合大型城市,集固废综合处置、资源循环利用、环卫科技研发推广、环保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甚至将生态、旅游也纳入其中。另一种是适合中小城市的功能型园区,以实现一些主要功能为目的,集固废循环利用、环保科普教育为一体。

上海的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就是大城市综合型静脉产业园的典型案例。在规划之初,便对基地提出四点功能定位,包括:上海市生活固废处理处置百年保障基地;国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国际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上海环保科创中心。因此,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不仅要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占用的土地,还要实现上述各种目标。

为此,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做了四大块的布局——固废处理、资源利用、环保科创、科普教育。规划还预留出了一些发展区域,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要求做储备。目前,基地还是以焚烧为主,将来随着新品类垃圾的分出,还会继续建设湿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工业固废、飞灰等细分垃圾处理设施,最终达到32600的处理能力。

整体来看,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打通了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和水循环。物质方面,实现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包括建材、肥料、飞灰资源、生物柴油等;能源方面,通过电力、热力、沼气实现循环;水方面,渗滤液经过处理实现中水回用。

目前,环保科创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包括老港科研中心、老港市政基地、环保展示中心三部分,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未来或将成为环境领域新技术的孵化基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查看更多>静脉产业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