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黄河中—上游31个水文敏感树轮研究地点(红色圆点)图。浅蓝色三角形为水文观测站。右下角为三门峡水库。蓝色粗为黄河主河道,蓝色细线为黄河流域主要支流。
图2:黄河中游三门峡理论计算天然径流量序列(红色,公元1492~2013年)和实际径流观测序列(蓝色,公元1919~2013年)。
全长约5464公里的黄河既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含沙量最大、落差最大的大河。
尽管黄河水量仅占全国水资源的3%,在灌溉全国13%的农耕土地的同时,历史上黄河水患无穷,给沿河农业、城市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毁坏或毁灭。为此,如何有效治理黄河、防范黄河泛滥成为历代历朝政府的一项重大工作,均设置专门研究和治理黄河的机构。
自上世纪60年代进入人类世以来,整个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广泛而严重。人类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类在全球修建了无数拦水大坝。黄河也不例外,人们在黄河主河道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拦水大坝,永久性的、彻底的、不可逆的改变了黄河的自然地理属性。诸如因黄河上中—中游农业灌溉和生活需水量的剧增而导致黄河下游径流急剧减少,断流现象越来越严重;黄河载沙能力从70年代每年16亿吨下降到目前3亿吨左右,从而严重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地理形态。
黄河水量变化已成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问题。黄河天然径流到底是多少?泥沙为什么减少?当今黄河在历史长河中处于什么位置?人类活动消耗了多少水量?黄河水量变化固有周期是否还存在?等问题亟需科学回答、有效评估和管理。
现有黄河径流量观测记录始于1919年,而1960年以后由于人类活动的逐步加强,其相关记录已经完全偏离了天然流量的范畴。为了准确估算现代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定量评估人类活动的作用,就亟需通过高分辨率的代用指标重建过去数百年黄河天然径流变化历史。而树木年轮具有定年准确、分辨率高、复本量大及可重复检验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世界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重建研究。
这项研究发现,历史时期的高/低径流时段与文献记载的黄河泛滥/黄河流域大旱事件相一致;1928~1929年的黄河天然径流量(257亿立方)是过去500余年来的径流最低值,1781年是过去500余年来径流最高值(588亿立方),可作为未来水利工程设计和水资源管理的基准标尺。由于与亚洲季风关联的降水量减少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水量获取无节制增加特别是农业灌溉耗水量增加的双重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实际观测到的黄河极低的年径流量已经完全超出了天然径流的变化范围,90年代以后,黄河实际径流完全处于枯水区间,甚至比历史上天然径流最低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还要低,引起下游山东多地每年断流天数不断增加,无水可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20年后期华北大干旱之后,黄河固有的、已经存在了400多年的24年和10年的流量变化周期表现紊乱;1960年代之后,随着主河道9座宏大拦水大坝的建立,这二个周期彻底消失。与历史时期相比,目前黄河流量变化已无规律可循。
文章作者还定量计算了19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耗水量的逐年变化。其结果显示:急剧增加的人类活动耗水量与宁夏和内蒙古农灌区灌溉面积的逐渐扩大及农作物总产量大幅度提升显著正相关。与此同时,人类活动耗水量的急剧增加与头道拐和三门峡的泥沙含量剧烈减少显著负相关。据计算,耗水量的增加致使头道拐和三门峡的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58%和29%。
文章分析认为,对于黄河这条泥沙含量特别高的大河来讲,水量减少导致水动力减弱,径流冲刷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被搬运距离缩短,引发黄河泥沙含量减少,水质变清。当然,“退耕还林草”等政策的实施,也是入河泥沙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因大气气溶胶持续增加而致使亚洲季风降水持续减弱,主产流区降水将会持续减少,加之人类活动持续增强,将会使黄河水量日趋减少,将远远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不仅会断流,还会对下游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灾难性影响。
相关问题的研究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为黄河水文模型分析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对评估黄河水文长期变化趋势和黄河流域治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全球变化研究中如何区分自然变化和人类影响、量化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研究范例。
该研究受到了中科院前沿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B类和A类战略先导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4月6日,由水电四局承建的内蒙古重大新能源项目——乌兰布和沙漠一期光伏发电项目五标段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该标段发电系统正式接入国家电网。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西南侧的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一期五标段承担
2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晋中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政协介休市委员会陈志强发言表示: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晋中市委、市政府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扎实开展环境质量巩固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各有关会员向关单位:2025.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让我们一起相约美丽山西共赴水的盛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万物之母、文明之源。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全球众多人口居住在水资源短缺地区,甚至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及来陕考察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内容,在中省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西安)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安水博会)自2019
6月28日18时16分,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一期100万千瓦成功并网发电,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破亿再作贡献。目前,各系统参数正常,设备运行平稳。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作为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是宁夏灵绍直流“西电东送”的
日前,甘肃省总河长令第10号发布。根据文件,文件明确: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等项目不得在河道、湖泊、水库内建设。在湖泊周边、水库库汊建设光伏、风电项目的,要科学论证、严格管控,不得布设在具有防洪、供水功能和水生态、水环境保护需求的区域,不得妨碍行洪通畅,不得危害水库大坝和堤防等工程安全
3月19日,洛阳市发展改革委公布2024年洛阳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据统计,重点建设项目共494个,总投资602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35.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67个,续建项目101个,竣工项目116个,前期项目2个,打捆及跨境项目8个。涉及嵩县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宜阳县城市人居环境提质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河南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4年1月30日,二十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审议通过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24年2月27日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新能源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山东发展集团绿色能源公司聚焦央地协同,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全力提升绿电保供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锚定主业服务国家战略筑牢绿色能源产业基石绿色能源公
4月6日,由水电四局承建的内蒙古重大新能源项目——乌兰布和沙漠一期光伏发电项目五标段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该标段发电系统正式接入国家电网。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西南侧的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一期五标段承担
新能源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山东发展集团绿色能源公司聚焦央地协同,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全力提升绿电保供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锚定主业服务国家战略筑牢绿色能源产业基石绿色能源公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近日,由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攀钢集团工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的“电解及炭素系统脱硫改造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国家绿色制造战略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环保减排为核心,不仅标志着铝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的又一里程碑,也为区域经济高
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强化对水利、交通、能源、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在国土空间规
青海地广、水丰、光富、风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迅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集中并网,其波动性给电网调度和电力电量平衡带来挑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开展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探索与实践,不断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增强电力保供能力,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
据共青团中央消息,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7日至11日。其中,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等在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名单(3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1.王传英,男,汉族,198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王兴兴,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